专栏名称: 临床药师网
国内最大的临床药师学习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海南药闻  ·  海南省药监局批准一款数字疗法产品上市 ·  10 小时前  
广东药监  ·  广东140个药品列入第四批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 ... ·  16 小时前  
广东药监  ·  广东140个药品列入第四批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 ... ·  16 小时前  
宜春市场监管  ·  宜阳新区分局召开2025年药械质量安全工作推进会 ·  昨天  
药明康德  ·  首款!FDA批准“老药”上市 ·  3 天前  
医药经济报  ·  拓宽基层儿科服务与健康需求衔接路径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临床药师网

术前与术后,镇痛药物如何选用?

临床药师网  · 公众号  · 药品  · 2020-01-21 10:48

正文


术后疼痛的产生包括组织创伤导致的炎症反应或直接的神经损伤,若控制不充分可增加耗氧量、影响缺血脏器、触发有害脊髓反射弧、降低肺功能、减少胃肠蠕动及延迟胃肠功能恢复等,并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

围手术期镇痛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阿片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氯胺酮等。

一、

术前镇痛药物的选用

预防性镇痛可减轻围术期有害刺激造成的外周和中枢敏化,降低术中、术后的疼痛强度,并减少镇痛药物的需求。预防和抑制中枢敏化是预防性镇痛的核心,推荐在伤害性刺激(手术刺激)发生前使用快速通过血脑屏障、抑制中枢敏化的药物。术前镇痛药物可选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等。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可分为非选择性NSAIDs(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氯诺昔康、氟比洛芬酯、酮咯酸等)和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帕瑞昔布等),其镇痛有天花板效应,即镇痛疗效达一定程度后效果不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增加,故不建议超剂量使用。不良反应有肾功能损伤、增加心血管风险等,与剂量、时间及是否有使用COX抑制剂的危险因素等相关。

钙通道阻滞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通过调节电压门控通道的α2δ亚基,减少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和P物质释放而发挥镇痛作用;右美托咪定是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有镇静、镇痛、抗炎、抗交感、抗焦虑和器官保护等作用;氯胺酮是NMDA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NMDA受体活性,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而镇痛。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在术前的选用

分类

药物

非选择性NSAIDs

氟比洛芬酯

选择性COX-2抑制剂

塞来昔布、帕瑞昔布

术前使用建议

⑴《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处理专家共识》(2015年)中指出:
①有研究显示,非选择性NSAIDs在脑脊液中浓度低,术前使用非选择性NSAIDs不能降低术后疼痛VAS评分。由于临床研究尚存在不同的结论,非选择性NSAIDs的预防性镇痛效果尚存争议。
②选择性COX-2抑制剂可透过血脑屏障,同时有效抑制外周和中枢痛觉敏化,提高痛阈,适于预防性镇痛。选择性COX-2抑制剂优于非选择性NSAIDs,可能与选择性COX-2抑制剂可快速透过血脑屏障,而非选择性NSAIDs药物在脑脊液中浓度不足血浆浓度的1-5%,难以直接抑制痛觉中枢敏化有关。
⑵《美国术后疼痛管理指南》(2016年)中指出: 术前可口服塞来昔布以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不推荐术前给予阿片类药物或非选择性NSAIDs,因不能从中获益。
⑶《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术期疼痛与睡眠管理专家共识》(2016年)中指出: 术前预防性镇痛应选择对乙酰氨基酚、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帕瑞昔布)或普瑞巴林,避免影响血小板功能。
⑷《成人日间手术后镇痛专家共识(2017)》中指出: 已证明,术前口服长效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有减少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抑制中枢敏化的作用。有报道,术前使用帕瑞昔布或术前、术中、术后持续静注氟比洛芬酯也有类似作用。是否其他NSAIDs药物有同样作用仍待证明。
⑸《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2017年)中指出:
①术前使用COX-2抑制剂可能减轻手术后疼痛,并有节省阿片类药物和抑制中枢或外周疼痛敏化作用。有研究证明,手术前使用氟比洛芬酯也有抑制中枢敏化作用,是否其他NSAIDs药物术前使用可制止中枢敏化仍有待进一步证明。
②术前使用COX-2抑制剂(如口服塞来昔布或静注帕瑞昔布)可发挥抗炎、抑制中枢和外周敏化作用。有报告术前、术中、术后持续性输注氟比洛芬酯也可发挥抑制中枢敏化作用,而其他非选择性NSAIDs药物术前用药的作用尚未确定。
⑹《中国胸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专家共识(2018版)》中指出:
①研究发现,非选择性NSAIDs氟比洛芬酯可透过血脑屏障,发挥中枢镇痛作用,可用于预防性镇痛。其他NSAIDs预防性镇痛的疗效尚需更多研究来证实。
②研究发现,术前预防性使用氟比洛芬酯,可有效降低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阿片类药物消耗量及减少炎症反应,同时有助于术后恢复呼吸功能。因此建议术前1d使用NSAIDs进行预防性镇痛,选择可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如氟比洛芬酯,能发挥抑制中枢及外周痛觉敏化的作用,达到更好的镇痛疗效。
⑺《成年人非阿片类镇痛药围手术期应用专家共识》(2019年)中指出:
①对乙酰氨基酚可单独用于术前轻中度疼痛的短期治疗。
②氟比洛芬酯为COX抑制剂,主要用于术后轻、中度疼痛的治疗,推荐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推注,单次剂量50mg,3-4次/d,日剂量不超过200mg;也可作为多模式镇痛的组合成分,与阿片类药物合用于治疗术后急性疼痛。
③帕瑞昔布为选择性COX-2抑制剂,主要用于术后轻、中度疼痛的短期治疗,推荐剂量为40mg静脉注射,间隔12h可重复给药,日剂量不超过80mg,也可作为多模式镇痛的组合成分用于术后疼痛的预防与治疗,于手术开始前15min静脉注射40mg。
④塞来昔布为选择性COX-2抑制剂,主要用于围手术期轻、中度疼痛的短期治疗。治疗急性疼痛,第1天首剂400mg口服,必要时可再服200mg;随后根据需要,200mg/次,2次/d,也可作为多模式镇痛的组合成分用于术后疼痛的预防,术前30min-1h口服200-400mg(塞来昔布20170727版说明书)。
⑻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药物治疗管理医药专家共识(广东省药学会2019年12月31日)中指出: 非选择性NSAIDs预防性镇痛效果尚存争议,使用时需注意评估危险因素。选择性COX-2抑制剂半衰期较长,可透过血脑屏障,直接抑制痛觉中枢敏化、提高痛觉阈值,可用于预防性镇痛。

其他药物在术前的选用

分类

药物

钙通道阻滞剂

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右美托咪定

NMDA受体拮抗剂

氯胺酮

术前使用建议

⑴《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2017年)中指出:
①术前使用普瑞巴林或加巴喷丁,及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氯胺酮等可能减轻手术后疼痛,并有节省阿片类药物和抑制中枢或外周疼痛敏化作用。
②术前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或口服普瑞巴林、加巴喷丁对手术后镇痛和预防中枢外周敏化形成有重要作用,同时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
⑵《成人日间手术后镇痛专家共识(2017)》中国指出:静滴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可增强镇痛作用,减轻阿片类药物用量,但要防止过度镇静和心血管不良反应。术前口服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有增强术后镇痛作用,防止中枢敏化作用。
⑶《中国胸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专家共识(2018版)》中指出:术前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0.2-0.5mg/kg)或口服普瑞巴林(150mg)、加巴喷丁(900-1200mg)对术后镇痛和抑制中枢敏化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
⑷《成年人非阿片类镇痛药围手术期应用专家共识》(2019年)中指出:
①加巴喷丁为钙通道阻滞剂,主要作为多模式镇痛的组合成分,推荐方案为术前1-2h口服600-1200mg,以600mg较为合适;术后口服300-600mg,3次/d,持续3d。
②普瑞巴林为钙通道阻滞剂,主要作为多模式镇痛的组合成分,推荐方案为:术前晚口服150mg;术前l-2h口服150-300mg;术日晚口服150mg,术后第2天口服150mg,2次/d,持续3d。
⑸临床药师术后疼痛管理指引(广东省药学会2019年1月31日)中指出:氯胺酮术前静脉注射对手术后镇痛和预防中枢、外周敏化形成有重要作用,同时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
注: 钙通道阻滞剂不良反应为剂量依赖的头晕和嗜睡。右美托咪定不良反应为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口干,心动过缓或心脏传导阻滞者慎用或禁用。氯胺酮易引起幻觉、梦魇、梦游等不良反应,有精神疾病史者慎用。

二、

术后镇痛药物的选用

术后镇痛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非选择性NSAIDs、选择性COX-2抑制剂、阿片类药物、曲马多、钙通道阻滞剂等。

分类

药物

注意事项

对乙酰氨基酚

⑴主要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COX-3活性,抑制PG合成而解热、镇痛,并能抑制下行5-羟色胺能通路和中枢L-精氨酸/一氧化氮合成发挥作用。在外周组织对COX-1、COX-2几乎无作用,可能与其无外周抗炎作用有关。可单独用于术后轻中度疼痛的短期治疗,也可与阿片类药物、曲马多或NSAIDs合用,作为多模式镇痛的组合成分用于术后疼痛的预防与治疗。

⑵与喹诺酮类药物联用可增加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风险;避免与抗病毒药物齐多夫定合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

双氯芬酸、氟比洛芬酯、酮咯酸、帕瑞昔布等

⑴术后选择起效快的NSAIDs可明显缓解疼痛。选择性COX-2抑制剂慎用于有心脑血管病者。有心脑血管病史者可选用非选择性NSAIDs,如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快作用类,如双氯芬酸。

⑵非选择性NSAIDs胃肠不良反应大,特别是在服用抗凝药物、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史或者消化道溃疡史者中,必要时加用PPI、H2受体阻断剂、等,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而使出血时间延长。选择性COX-2抑制剂胃肠道等不良反应轻,对血小板的活性影响较小,但可能致血栓栓塞事件危险增加。

阿片类药物

弱阿片类:可待因、双氢可待因等;强阿片类:吗啡、芬太尼、哌替啶、舒芬太尼、羟考酮、氢吗啡酮等;激动-拮抗剂:布托啡诺、地佐辛、喷他佐辛等;部分激动剂:丁丙诺啡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