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作《间奏曲》(
Intermezzo
)出版前夕,爱尔兰作家萨莉·鲁尼在接受《卫报》专访时谈到了新小说、对于爱情和性的书写,以及前作《正常人》所掀起的狂热。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鲁尼都被视作千禧一代焦虑的代言人,随着《聊天记录》和《正常人》的出版和走红,尤其是后者在2020年被BBC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后,她几乎成为了“图书界的泰勒·斯威夫特”。但她感觉这样的关注“太多了”。实际上,早在上一部作品《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出版前,鲁尼就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达了对外界关注的不满,她说:“你的名字变成了一种悬浮的符号,人们可以将它与一些跟你毫无关系的东西联系起来,然后你会说,等等,不,那是我的!我要拿回来!”
《间奏曲》
在鲁尼看来,媒体对她作为作家的刻画与她的年轻密切相关,她无意中成为了“悲伤女孩文学”(sad girl lit)的代表,“作为一个年轻女性被置于公众视野中,这种经验并不总是完全愉快、轻松的。关于年轻女性在我们文化中的角色,有很多值得言说、思考和争论的地方,但我有时并不希望成为这种讨论的焦点,我希望那不是我。”如今鲁尼已年满33岁,她迫不及待地想要甩掉这些标签,“当我说我非常想把这些都抛在身后时,我真没有觉得自己在说谎,我其实并不想成为‘青年小说家’,我只是想写得好。”
这也体现在她的新作品中。与过往对女性友谊的描摹不同,《间奏曲》讲述的是一对兄弟在父亲去世后的故事。鲁尼承认,她从未见过两个男人在没有女性在场时的对话,“所以我非常清楚,我正在走出我自己的社会现实。”不过,她也照例做了保留声明——这并不意味着她之前的小说都是基于她自己的经历,或者说所有女性角色都是她本人。
另一方面,她仍然延续了自己写作的核心主题:现代爱情——尤其是浪漫和情欲。在故事里,兄弟二人都与不同女性发生着爱情关系。她惊讶于性这个话题在讨论她的作品时总是很少被提及,“在我写的所有故事里,情欲都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这并不意味着角色们总是想立即上床,但在很多关系中,驱动力都来自情欲的紧张或渴望。”
《正常人》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鲁尼认为,如果一个人足够敏锐、批判,那么无论站在社会游戏的哪个位置,都能够对性别的运作有所理解。在此前接受《纽约客》(The New Yorker)采访时,她更具体地谈论了对此的观察。在《间奏曲》中,年仅22岁的国际象棋天才伊万遇见了比他大14岁的玛格丽特,二人的生活迅速紧密交织。鲁尼指出,这里的年龄差距是一个问题,如果两人的性别对调,双方的感受可能会非常不同,两人之间可能什么都不会发生,因为衰老的社会现实显然与性别紧密相关,如果一个年轻女性像故事里的伊万那样表现出智力才能,可能会被认为相当奇怪和令人不快的,而非令人喜爱或渴望,“我倾向于认为,男性在社会和性方面获得了比女性更多的包容,每个年龄段都是如此。”
萨莉·鲁尼的新作《间奏曲》将在今年9月24日正式出版。据《书商》(The Bookseller)报道,出版商费伯(Faber)将为此发起“有史以来最大的销售活动”。在出版日当天,英国和爱尔兰的多家书店将提前开门,为读者提供定制版封面,并举办读书会、签售会等各种发布活动。一本书能引起如此多的关注和热情,这在当下实属罕见。都柏林知名书店Chapters的所有者迈克尔·菲纽肯(Michael Finucane)在采访中表示:“提前营业不仅是为了抢先销售这本书——更是为了培养一种共同的体验,一种对文学的庆祝、对文字书写的热爱,我们知道,顾客也会与我们分享这种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