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真实故事计划  ·  许多人都在期待一场酣畅淋漓的挣脱 ·  1 周前  
新周刊  ·  北京国贸“老破小”只卖190万了 ·  1 周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太惊艳!这400+幅图,带你看遍祖国之美 ·  1 周前  
单读  ·  2025 全球真实故事奖开启报名!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过了三十,为什么我们会开始喜欢批判年轻人?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4-22 19:55

正文

“小鲜肉”为什么成了一种贬大于褒的定位?

这是一段由电视剧引发的争吵……


家里买了新的电视,电视机前坐着小我八岁、正在读大学的表妹,我和我爸。通常这种情况下,电视节目的选择权握在最小的孩子手里,我是陪看,而我爸则是陪看的陪看,其他的七大姑八大姨则在厨房里家长里短。

表妹一边玩手机一边沉浸在电视剧那些古风的白衣少年和青衣少女中,我在有一眼没一眼地当陪看,放的是鹿晗的《择天记》,但没过多久,我爸就开始了电视剧“点评”:“又是这帮‘小鲜肉’,演的什么呀?胡闹一样……”

这句话成功地引起了表妹的不满:“您都没认真看,就说这不好那不好?有根据吗!”

“不用看都知道不好!”

……

……

以上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五一前,我拿到几天的短假,盯着地图看了几个来回后,我决定还是在家待着放空自己——于是便有了电视机前拌嘴的一幕。后来和同学聚会,我还跟他们讲了这段电视剧小插曲。几个同学都表示,这样的标准家庭段子几乎每天都会上演:家里老一辈永远看不上小的。

一个同学又问我,你当时怎么说的?

我说帮我妹怼了老人家一句:我记得你年轻的时候也喜欢武侠剧啊,现在还喜欢手撕鬼子呢!

20年前,也很仙儿

我倒是过了沉迷看《择天记》的年纪,听表妹的认真讲解,大概是说“逆天改命”,想来是湖南台的套路,一个架空的世界里,少年通过奋斗最终逆袭成功,同时收获友情爱情。身为平凡的路人甲,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在最接近自己设定的主角身上寻找理想的投射,代入自己。“逆天改命”,但听起来确实有些中二,因为在真实生活中,无数莘莘学子只能在现实面前任梦想消失,真正能像主角一样打通关的,十之一二。可转念一想,谁在美好的少年时代,没做过几回人生巅峰的大梦,没发过几次改变世界的宏愿?

俗话说得好:人不中二枉少年。


难道年轻意味着缺点就两样:这也不对,那也不对?

说回我爸的“批评”上来,剧中角色都如此卖力地学习了,还有什么不对?我爸的批评到底是批评还是偏见?显然他老人家的批评既不是针对剧本也不是针对演技,而是“小鲜肉”本身。

很多人说“小鲜肉”代表了一种流行文化、一种年轻的价值观,那么显然,评价这种价值观的,是已经从“年轻人”毕业了的“成年人”。不能否认这几年来国内影视业井喷式的发展让“小鲜肉”成了敏感话题,网络上的“键盘侠”和一些老戏骨更是喜欢站出来公开表示自己的批判,当然批评都不是无中生有的,的确一部分年轻演员的不敬业、不专业表现,因此大众很容易建立这样的等式关系:青春题材/架空题材+“小鲜肉”+大IP=烂片,衡量一部剧好不好,直接看有没有启用年轻演员——但是演员年轻哪里不好?年轻也是错吗?还是说,每一代人的价值观都应该是相同的?


在很多长辈眼中,年轻人的“流行”接近于这种群魔乱舞

其实影视作品也好文学作品也罢,都是在不同侧面反映各个时代人群的内心和价值观,将“老戏骨”与“小鲜肉”一味放在对立面也有失公允,某种题材不能被一棒子打死,“小鲜肉”也不能被全盘否定,当我们的视野中出现一批“小鲜肉”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又有一批“不像话”的年轻人出现了,而应该是新的价值观正在酝酿。

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批评年轻一代都似乎是一种“政治正确”的舆论风潮。70后,80后,90后,现在轮到了00后,都被舆论悲叹过是“垮掉的一代”,不管是因为穿了牛仔裤,还是因为沉迷智能手机,“鄙视链”永远顺着代际往下传递。可是,就是这一批批“垮掉的一代”,并没有像舆论哀叹的那样垮掉,80年代初被视为落后文化的牛仔裤如今已稀疏平常,智能手机更堪称近10年最伟大的发明,年轻人带来了新的时尚,新的思维,新的变革,以及,新的世界。像杰克·凯鲁亚克描述的那样,年轻人永远大笑着在路上。

我觉得应该说一句“莫欺少年”——大叔曾经年轻过,老戏骨也曾经年轻过,成长的时代不同,依托时代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必然不同,我们可以批评一部影视剧剧本还需打磨、演员演技还需提高,但不应该只是因为“年轻”。我们看多了反腐剧、谍战剧、宫斗剧,但真正拍给少年人的“热血剧”又在哪里?虽然小鲜肉确实道阻且长,但身为年轻人,小鲜肉们显然比老干部更懂年轻需要什么,好的影视作品需要植根于供养它地一代人,就像火车和铁路之于20世纪。无论如何,年轻本身不应该成为被指责的理由。那么比起偏见与诘难,我们更需要放下自己的年龄身价,去相信“小鲜肉”会和那一代年轻人共同成长。

我们并不能预知今天的小鲜肉明天会朝哪个方向发展,除了拭目以待

毕竟,每个人都年轻过——年轻时候我们都傻里傻气地信仰过自己的时代文化,然后步入中年,又无可避免地开始伤春悲秋,开始批评别人的青春。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