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千帆育儿网
上海地区的育儿探讨(包括园托择校,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DeepSeek来了,这些兴趣班第一批倒闭! ·  21 小时前  
丁香妈妈  ·  警惕我们的这种「关心」,正在消耗孩子 ·  2 天前  
丁香妈妈  ·  孩子身高达标吗?多高算正常?2025 ... ·  3 天前  
掌上铜山  ·  一地明确:生三孩奖3万! ·  2 天前  
掌上铜山  ·  一地明确:生三孩奖3万!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千帆育儿网

『教育杂谈』从“正义论”角度谈招考制度

千帆育儿网  · 公众号  · 育儿  · 2018-05-03 10:59

正文

(本文系千帆育儿网原创,欢迎大家转载到朋友圈,以及其他公众号用微信里的转载功能原样转载,但是不免费开放白名单。)

看标题像是一篇大文章,其实不是。看标题像是一篇书呆子文章,其实是的。我的这篇文章不能提出“什么是合理的招考制度”,但是能给出一个评判标准,说明“怎样的招考制度是公平正义的”。然而浓浓的书呆子气,让这个理论上存在的方案,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为嘛还要讨论?我觉得从根本上聊一聊并且认同我的观点的话,至少在吐槽现行制度或者某些观点的时候,也明白其实自己内心认为的“合理的制度”,其实也是屁股决定脑袋的。会让人面对现状的时候,能够比较容易想通一些事情吧。

这里的招考制度,针对高考吧,这样的话,才有全国通盘考虑的必要性。

其实,招考制度,在科举制度非常发达且完善的明代就已经有争论了——南北仕子录取比例之争(篇幅所限,自行度娘)。今天来聊这个问题,我想从几年前我在小破财攻读学位时候的《财政正义论》一节课上,朱、曾二位教授抛出的一个讨论题: 对于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如何制定高考的招录政策是公平正义的? 在此把同学们讨论中,对立的观点罗列在一起,大家先看一看。


A :应该全国统一标准量才录取,标准统一,才完全公平。

B :因为各地的教育资源不均衡,所以如果“全国一张卷”的话,对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不公平。所以应该根据各地考生人数来分配录取名额。

A :如果根据各地考生人数来分配名额的话,会导致进入高等学府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做到全国范围内“掐尖”选拔人才,教育落后地区那些通过人数按比例录取的人,浪费了国家投入在高等教育上的资源,没有达到资源最优配置。

B :如果享受不同质量的教育,在统考中取得了一样的成绩,不是说明落后地区的考生拥有更强的能力吗?同理,落后地区的二等考生,应该也能超过发达量地区的一部分一等考生。(翻译成人话:偏远地区的 90 分肯定强于发达地区的 90 分,偏远地区的 88 分也强于发达地区的 90 分——至于到低是不是 88 分,这个数字需要定量分析)

A :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同等级的考生进入高等学府以后,在接受基础教育时候的眼界不同、知识面不同,会大大影响高等教育阶段的发展。我认为同样的考生中,发达地区考生的“厚度”更大,根基更扎实,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

B :恰恰相反,同等级的考生中,落后地区的在不利环境下能够取得如此成绩,说明学习能力和专注能力更强,在高等学府占有优势资源以后,汲取知识的能力要强于已经饱和了的发达地区考生。

这里说明一下,各种互相对立的观点,并非仅仅二人在发言,而是互相驳斥、质疑的一个过程。也未必发言者内心认为的“公平正义”,而是从一个观点的反面去寻找反驳的理由,反复锤炼,希望最终能够找到解决所有能够想到的矛盾的“完美方案”。当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没有最终定论。

两位教授在总结的时候,肯定了大家提出的观点,认为都有一定道理,具体问题要看具体的考生个体情况。同时,对于一些需要定量分析的指标也要经过精算才能确定具体分配比例的合理性——我相信教授不是打圆场、和稀泥,因为他们是教授,不是官员。

当然,在肯定完大家的观点之后,惯例,要抛出教授的观点—— 当且仅当制订政策者在“无知之幕”之后,所制订出的政策,才是公平正义的。

无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 约翰·罗尔斯 (John Rawls)的《 正义论 》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具体可以度娘一下含义和举例。

然后老师用“人话”给我们做了解释:假设大家都是尚未投胎的孤魂野鬼,即将投胎到中国,但是投胎到哪个省份并不确定,为了确保自己在随机投胎之后,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能比较能够接受高考政策,在这样的前提下,一群孤魂野鬼一起来制订的政策,才是最公平正义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