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思教育
微思​教育是由欧美名校面试官和海归、国内重点大学研究生组成的专业团队,帮助上千名申请人拿到了名校offer,包括哈佛、斯坦福、牛津、加州理工、多伦多等顶级牛校。公众号提供欧美留学相关的情报、经验、案例和周边,帮你认清自己的留学之路!
51好读  ›  专栏  ›  微思教育

微讲座记录 | 左持IC和UCL,右握NTU!北邮学长复盘英国顶级G5和新加坡硕士申请(上篇)

微思教育  · 公众号  ·  · 2024-08-21 18:40

正文



嘉宾背景

吴学长 ,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大四在读,GPA90+, 雅思7(6), 一段中科院CV相关的科研经历,一段牛津AI相关的为期2周的暑研经历,一段python后端开发实习经历。24F申请季中收获IC CSP; UCL Telecom; NTU Siganl Processing等院校和项目经历,目前打算前往IC.



文章内容较长,特意分为上下篇,此为上篇。



1
我的软硬件背景及相关解读



首先是GPA


考虑到我当时的申请目标锁定在英国G5以及新加坡的学校,这些学校相对比较看重学生的三维成绩,因此我当时的想法是尽可能提高自己的GPA成绩。

关于GPA,我们学校提供了两种成绩单:一种是保研成绩,主要涵盖大部分专业课程的分数;另一种则包括了各类选修课、其他课程以及网络课程的成绩。许多同学在申请时倾向于选择包含网络课程的成绩单,因为这样的成绩单上面的分数看起来会更加漂亮一些。

要注意的是,选择包含大量网络课程的成绩单可能存在一个潜在问题,即其中部分课程可能与你的申请方向或经历没有关系。因此,我建议大家根据目标院校的分数要求和个人成绩情况做出合理选择。

英语语言成绩


从我个人的申请经验出发,我认为 语言成绩够用就行 。在申请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的学校时,他们不会因为你语言成绩非常高而录取你,但可能会因为你语言成绩比较低或者没有语言成绩而拒绝你。因此,我建议大家在合适的时间段内,将语言成绩准备到满足申请要求即可。

在准备雅思或其他语言考试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 雅思成绩的有效期为两年,那么你需要合理安排好考试时间,尽可能在你申请的两年内去考出可以使用的语言成绩。 其次,有些学校是不需要语言成绩就可以深情的,也就是说你可以在申请获得它的条件录取之后,再去考这个成绩,考完成绩之后,再去换他的无条件录取,然后再去办签证。当然,如果能在申请前就取得优异的语言成绩,肯定是比较理想的。但即便没有,也可以根据所申请学校的要求和个人情况灵活调整策略。

大家可以看到我没有准备GRE和GMAT考试。实际上我当时考语言时,时间比较紧张,所以GRE对我来说就变成了可选项,并且我所申请的大部分院校对GRE和GMAT没有强制要求。不过当初选校时,确实选择了一些需要GRE才能申请的学校,但是我考虑到我可能没办法在这之前把GRE考出来,所以就放弃了。这点挺可惜的~所以 我建议同学们,如果你有一些非常想要申请的学校和专业对GRE有强制性要求,可以早点考出来。

软实力背景


我是电信工程专业,我申请的方向主要是信号与处理方向,还有通信方向,所以我的这些经历全部都是尽可能的往这些方面贴合的。

第一段,计算机视觉相关的项目经历。

首先是因为我对这个方向比较感兴趣。其次计算机视觉的方向,和信号处理比较有关系,那我在撰写的时候可以把它写成说我是做图像信号处理的。所以我觉得它的适用面是比较广的。

第二段,牛津的AI相关暑研经历。

牛津暑研其实是学校的一个合作项目,这个没有什么好讲的。如果自己的学校有一些出国或者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大家可以积极参与一下。因为校内的这些国际项目确实比一些学校官网申请要简单容易得多。所以大家可以多多利用学校的这些资源。

其实,每位申请者要准备的东西,首先是自己的三维,标化成绩越高越好。从历史的记录来看,只要能达到你这个学校往年的标化成绩的平均水平,其实录取就是比较稳的。比如,可以参考你自己的直系学长学姐的录取案例,那么只要你能达到这些申请案例的标化的平均水平,基本上对这个学校录取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第二个要准备的是简 历及个人的Personal Statement,这些材料比较“吃”个人经历。

从我的角度来看, 首先你要有一些独特的个人经历,去把你的简历和个人陈述填满。 这些经历可以是科研,可以是实习,能跟你申请项目高度相关是最好的,比如你参与科研并发表了相关论文,将这样的经历写到你的个人陈述中,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不过我认为大家也不用特别刻意地去追求,因为本科生不管是做科研还是发论文,其实还是比较困难的。大部分同学都是跟着学校的老师或者跟着大创项目做一些研究,这些经历是完全够用的。如果你觉得还缺少一些的话,可以考虑学校里面像小学期、课程设计这些内容来做一个串联,然后把它在内容上做扩充,丰富成个人经历。实际上只要你这段经历是跟你申请的项目有关,跟你的本专业相关,可以体现出你对该领域的熟悉和热爱,在撰写时候就没有什么问题。

总结回顾我个人的申请策略 我比较倾向于提高自己的GPA,因为我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成绩还可以,所以我在大三大四阶段也一直在尽力保持。

英港新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比较“吃”三维成绩,所以我就想一定要保持一个高GPA,然后适当再补充一些实习等经历来完善我的PS和个人简历。


2
选校,定位和我的考量



选校和定位,最主要就是看你现在成绩怎么样,手里大概有什么牌可以拿出来,申请的时候能对应上什么样的学校和专业。

其实在这方面,我当时也就是了解了一下。我觉得微思这方面比较好,在选校过程中是比较遵从我自己的意愿的。因为当初同时了解了几家其他中介,他们可能对我们学校或者专业不是很熟悉。有的中介可能做清华北大或者做金融这些方向比较多,可能不是很了解我的这个方向。当时我去找机构的时候,他们就觉得我帝国理工这些学校肯定申不上,最多只能申请UCL和NTU这样的学校,他们还觉得港大这种学校会比较适合我。在了解了我之前的学长学姐们申请案例后,我感觉可能在选校定位阶段,非常容易出分歧,也容易被各种各样的信息迷惑。因为有的时候人确实不能够确定自己目前的成绩和背景情况,能达到什么样好的结果。

我这边给大家的建议,首先 最好的办法就是抄自己跟自己最相似的学长学姐的案例。 如果你有同专业的学长学姐,申请的是同一方向,跟你成绩也差不多,时间间隔没有很久,当时的申请情况没有变化很大,那么这样的案例是可以用来参考给自己选校和定位的。另外你可以上小红书看看别人的申请情况和结果,看看不同学校和专业在招收的时候有没有一些比较独特的欣赏或者录取的条件。比如在我申请的时候,有的学校会比较喜欢985的学生,211的学生就可能会放第二批去录取。有些学校不是特别看GPA,部分低GPA但有其他长处的同学会被录取;有些GPA很高,但是可能最后结果却不好......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一些录取特点。

在选校过程中,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也是我今年吃亏的地方。 我们需要密切关注不同学校每年政策上的变动。 举例来说,今年NUS推出了一个311项目,该项目通过与中国的合作院校及合作项目达成协议,在正常批次录取之前,已经预先录取了一部分中国学生。随后,在决定可能进一步招收的中国学生比例时,给人的感觉是后续开放的名额就不会很多。

根据我个人的了解以及周围同学的反馈,今年我们学校的这个专业在申请NUS相关专业的过程中遭遇了全军覆没的情况。然而,回顾往年的录取结果,按理说应该倾向于点击即送的状态。因此,我强烈建议大家要密切关注每年不同学校的招生情况及其政策变化。切勿因过往经验而掉以轻心,认为自己稳操胜券,结果却因未注意到某些突如其来的变化而错失良机,吃了大亏。

在选校的时候,其实除了申请的学校和专业要做了解之外,还有就是要注意申请的时间线 。因为有的学校是要交留位费,也是一笔不小的钱。大家要注意这个自己时间线的安排。像我自己的时间线安排就是我会把英国我想去的几所学校放在比较前面申请,这样他出offer时间可能会比较早,也会稍微快一点。哪怕他出了offer,我交留业费的时间也足够,我等其他的学校。我把香港放在最后一批申请,因为首先我不是很想去香港,第二香港相比于英国出offer比较快,他可能会要我交一大笔留位费。

我个人的策略是,将想要取得几所英国院校放到前面申请,这样它出offer的时间可能会比较早,哪怕它出了offer,也有足够的时间让我等待其他学校的录取消息。至于香港地区的学校,我则选择放在最后一批申请,原因有二:一是我并不是很想去香港;二是香港院校的录取通知相对英国比较快,他可能会要求我缴一大笔留位费。


注:(本文图片由微思学员本人提供,谢绝其他机构和个人任何形式的转载和使用。)
以上是微思学员的讲座分享
未经学生本人许可,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
获取更多学长学姐的录取信息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