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来自创见,不代表科技美学观点
按照索尼移动的产品研发周期,每年年初的 MWC 大会和九月的 iFA 展会,都是该公司发布手机新品的重要舞台。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索尼 Xperia 四箭齐发,颇有 2012 年收购爱立信之后,以「一个索尼」之名发布的灵睿透明带三剑客的风范,汹汹之势不可阻挡。
本次索尼超级旗舰 Xperia XZ Premium,仍然延续了 Z5 P 的 4K 屏幕,号称全球首款 4K HDR 屏,并首发索尼自家传感器 IMX 400,并搭载全新Motion Eye相机系统。
然而,了解索尼移动的粉丝们,或许认为它仅仅只是一支新的牙膏而已。
熟悉索尼手机的粉丝们肯定非常了解索尼移动的套路:每款产品总是小幅升级,然而总是留有遗憾。
这么多年来,索尼从来就没有真正出过一款各方面均衡、完美的手机产品。
(索尼Xperia Z2 来源:Sony)
早年的 TFT 材质屏幕,可视角度非常低,屏幕泛白;扬声器声音小;玻璃后盖容易脱胶;防水塞极易损坏;自动模式下相机无法调至最高像素,无法自动 HDR;镜头盖极易刮花,相机启动速度偏慢,成片速度和照片存储速度偏慢;挂着 Walkman 图标的手机音质非常一般;系统除相册应用体验优秀外,整体乏善可陈……我相信这是所有用过索尼手机的消费者普遍都有的印象。
在「一个索尼」的战略构想下,索尼手机慢慢改变了从前的固有顽疾,而这却花了 5 年的时间。然而,索尼集团的黑科技,比如粉丝翘首以盼多年的拍照技术和音频技术,从来没有真正在索尼手机上很好体现。什么全新传感器首发、4K 拍摄,G 镜头、五轴防抖、支持 Hi-Res,等等,看上去配置强悍,非常美好,而在真正体验过后则是「美好希望的幻灭」。
所以,
4K HDR屏、IMX 400、超慢速视频,看上去很美的参数,实际体验可能并不那么美好,
粉丝早已习惯了索尼的这个套路。
这些真的仅仅只是又一支新牙膏而已。
相信索粉们仍然记忆犹新,2012 年索尼 Xperia 全球销量约 4200 万部,市场份额保持在 4.5% 左右,全球排名第四,是仅次于三星、苹果的实力选手之一。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索尼 CEO 平井一夫提出重振移动业务的愿景,目标则是「成为安卓阵营的第一」。
(索尼2012年代表旗舰Xperia S 来源:Sony)
很显然,索尼将矛头直接对准了当时的智能手机新霸主:三星。对于彼时蒸蒸日上的三星 Galaxy 智能手机业务,索尼毫无惧色,重组之后的 Xperia,也的确给了粉丝相当多的期待。
然而,转眼儿 5 年过去了,当然的豪言壮语早已烟消云散,力争第一也成为了永远无法实现的泡沫。而索尼移动在亏损的泥潭里愈陷愈深,不能自拔。为了止损,索尼移动不得不减少产品线,提高售价,走所谓「精品路线」。
最后,索粉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残酷事实便是,
2016 年索尼移动仅卖出 1500 万部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不到 2%。虽然实现了小幅盈利,但市场排名早已跌出十名开外。
曾经那个怀揣着「成为安卓阵营老大」梦想的 Xperia,变成了只要不亏钱,在「Others」里也无所谓的安卓三流手机厂。
那个金光灿灿的「SONY」Logo,在 Xperia 上似乎也不再耀目。
在索尼移动的繁荣期,身边随处可见灵睿透明带、双玻璃镜面的索尼手机,Xperia S 和 Z 两部极具创新精神的手机,离街机也就一步之遥;然而到了现在,偶遇还在用着 Xperia 的机友,感觉就像失散许久的朋友一般亲切。
作为曾经的一个重度 Xperia 用户,在将其换下的刹那,我竟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我不用换个 SIM 卡都要重启了,也不用拍个照片要调半天,也不用听个音乐还另带个 Walkman 了……我觉得从前我之所以喜欢用 Xperia,只是出于对索尼品牌的信任;只是现在,我需要一部更可靠、更简便、用起来更省心的手机而已。在我看来,Xperia 并不是。
是的,我已不愿再为信仰充值。
今年是索尼移动问世后的第六年。
在竞争对手大幅进化的同时,索尼移动还在一点点挤牙膏。
回想这两年手机圈出现的热门词汇:Hi-Fi、双曲面屏、全面屏、双摄像头、闪充、虹膜识别……很明显,哪一个都与索尼无关。
曾经属于索尼独占的功能,比如防水和精美外观设计,都被竞争对手一个个学习过去。而友商的优点,却始终不曾出现在索尼手机上。在苹果、三星、华为变得越来越强大时,
索尼还是那个索尼,那个不紧不慢,硬件例行升级,每年开两次发布会的末流手机厂。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 3 年前被出售的索尼个人电脑业务品牌 VAIO。VAIO 被出售时的 2014 年 2 月,索尼公布了上一年个人电脑的销售业绩:580 万台,市场份额 1.8%。这和当今索尼移动在手机市场上的表现惊人的相似。
也许,再过两三年,等手机像电脑业务一样成为夕阳产业时,索尼就会将赚不到钱的 Xperia 卖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