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平讲平说
勿叹古韵今不再,何代无人振素风;诗酒文章千古事,都付平讲平说中。 关键词:中国国学、传统文化、现代管理学、传道解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古典文献学微刊  ·  會議丨轉型與選擇:“劉師培學術與文學”國際高 ... ·  2 天前  
古典文献学微刊  ·  新书 | 牛新房著《战国竹书复原综论》出版 ·  1 周前  
古典文献学微刊  ·  新书 |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平讲平说

是推还是敲?聊聊唐诗背后的故事~

平讲平说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2-10 07:11

正文

点上方绿标收听贾岛推敲的佳话

  

文 | 趙玉平



今天我们也来聊聊唐诗宋词。优美的诗词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不过呢,这些优美的作品,它的创作过程往往却是非常艰辛的。


唐代有一个著名的诗人叫贾岛,他就是这种苦吟型诗人的代表,经常因为构思佳句废寝忘食。贾岛这个人,写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喜欢结交隐士,不爱与俗人打交道,他经常去寻访那些世外高人。


他最著名的一篇诗作是《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纯粹用问答的形式,一问三答,而且用的字都是普通的字,把高远的意境隐藏在寻常的文字当中,写得特别妙。


贾岛之所以能写成这样的优美作品,完全是因为他自己在创作过程中非常下功夫。他自己曾经描述自己写诗,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诗吟得满脸都是眼泪。


关于贾岛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有一次,他去长安城外拜访好友李凝。当时正是深夜,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在月下敲门,这个声音惊动了树上栖息的小鸟,这幅场景一下就触动了贾岛的诗心,他就吟出了一首诗: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不过转念他又想,应该是“僧敲月下门”,到底是“推”好呢,还是“敲”好呢?他一宿在床上辗转反侧,以至于第二天返回长安的路上,骑在驴上的贾岛还是在琢磨到底哪个字比较好。估计贾岛是个处女座,太完美主义了。


在路上,由于他太投入这个推敲的过程,一不小心就惹祸了。当时的长安地方官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这贾岛一边想着“推”“敲”的诗句,一边就骑着驴闯进了仪仗队。在那个时代,这是要治罪的。


韩愈很大度,不但没有治贾岛的罪,而且还坐下来跟他专门研究研究,到底是“推”好还是“敲”好。最后韩愈得了一个结论,首先,出于礼貌,你不能直接推人家门,你得敲一下。另外呢,用这个“敲”字呀,静中有动,更有情趣。所以最后就确定了这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后人干脆就用“推敲”这两个字来形容,为了某一个修改方案反复斟酌的这种情况。


后来,韩愈非常欣赏贾岛的才华,建议他不要当和尚了,还俗考进士吧。虽然贾岛写诗是个高手,不过考进士,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连续考都没有考上,最后做了几任小官就病逝了。但他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推敲”这个典故和很多优美的诗作。

诗是时代、人物和语境的产物。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语境会产生不同的诗作。比如说贾岛写这首“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是唐诗里的写法。


如果在《水浒传》里,那肯定是,“鸟宿池边树,僧月下门”。如果在《西游记》里,那就是,“僧穿月下门”。如果在《三国演义》里,那明明是,“僧月下门”。那你说,要在《红楼梦》里呢,那应该是,“僧月下门”。


如果换了一部《西厢记》——“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那也许是,“鸟宿池边树,僧月下门”。如果换了现今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应该是,“鸟宿池边树,僧月下门”。如果是现在这些微信族,正在看我们平讲平说公众号的各位,我估计那应该是,“鸟宿池边树,僧月下门”。


因此关于上好的诗作,我特别推崇一句话,“古拙为基,神采为上,笔墨当随时代”。

本微信公众账号发布的内容均为原创,如果您喜欢,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媒体及公众号转载,请回复“转载”获得“转载需知”

趙玉平博士

北京邮电大学教师,北京九思书院创始人

CCTV百家讲坛主讲人

微信ID:pingjiangpingshuo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