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安信军工冯福章
安之若素,敬事而信。军强国强,巧匠能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作手贝贝  ·  暴利攻击 !!(2.19) ·  昨天  
作手贝贝  ·  暴利攻击 !!(2.19) ·  昨天  
孥孥的大树  ·  故事来了~ ·  2 天前  
淘股吧  ·  交易的核心是理解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安信军工冯福章

【安信军工-公司深度0523】ST船舶:迎油价上涨、中美贸易止战双重利好

安信军工冯福章  · 公众号  · 股市  · 2018-05-23 22:21

正文

报告摘要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或有望部分冲回已计提的海工资产减值损失。

1)2017年,中国船舶对在手4艘海工订单进行大额减值损失计提14.4亿元。

2)布伦特原油价格持续上涨至近80美元/桶,我们预计有可能实现对已计提的海工资产减值损失进行部分冲回。当原油价格高于75美元且维持3个月以上时间时,船东认为经营状况可改善,有利于海工产品交付。

我们认为,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有利于公司海工产品提价交付(相对于计提价格),有可能实现部分冲回。

■中美贸易止战,航运/造船周期复苏最大风险解除,利好新造船订单。

1) 中美贸易止战,航运/造船周期复苏最大风险解除。 此前市场担心中美贸易战影响航运造船市场复苏进程,此次止战提升贸易总量将解除此风险。

2) 有意义地增加美国能源进口,油船/LNG船订单迎利好。 中国从美进口石油、LNG,国货国运、国轮国造,或将提升我国新造船需求。

3) 民船海工业自2016年底部以来逐步复苏的趋势已确立。 结合BDI指数(底部上涨339%)、新船订单(我国18Q1同比增180%)、新造船价格(18年3月Clarksons新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9%)等几方面,可以明确民船海工业自2016年来正逐步复苏。

■重申观点:ST仅代表过去,2018年预计实现业绩反转。

1)公司给出2018年经营计划,将采取有效举措确保扭亏为盈。

2)2016/2017年连续计提大额减值损失,轻装上阵利于未来业绩反转。

3)2016年是民船海工双重周期底部,目前逐步复苏趋势确立。

4)原油价格上涨有望对已计提的海工资产减值损失进行部分冲回。

5)2018Q1公司预收款项已实现大幅增长。

中国船舶作为我国民船产业的龙头,将充分受益于民船业回暖,预计实现业绩反转。


■看点:中长期看造船业供给侧改革带来基本面改善,短期看南北船合并事件预期。

1)民船海工底部复苏带来基本面的改善。

2)中船工业集团是首批混改试点,2020年集团资产证券化率要由当前39%提升至70%,仍有较大空间。

3)正如中船重工集团董事长胡问鸣所说,造船业合并是大势所趋。

4)股价/市值/PB均处过去10年底部位置。

■预计公司2018年将实现业绩反转,当前市值、PB均仍处过去10年底部位置。 2016年是民船海工业的底部,预计公司在民船海工业逐步回暖趋势中实现业绩反转,当前市值或被低估。我们预计2018/2019年公司将扭亏为盈,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3.20亿元、4.09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59X、46X。我们维持中国船舶“买入-B”评级,给予目标价24.15元。

■风险提示: 1)造船市场继续低迷;2)人民币升值;3)船钢板等原材料价格高企;4)油价上涨低于预期;5)中美贸易存在不确定性走势。

内容目录





图表目录

报告正文

1.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或将对计提的海工资产减值损失进行冲回

油价影响海洋油气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其走势直接决定海工市场。 相对于传统的陆上油气资源来说,海上油气田开发成本较高,且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从全球海工装备成交额与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走势对比分析来看,油价的走势直接决定海工市场的景气度。


2009~2012年高油价下,造船企业从低迷造船市场迅速进军海工市场,获得大额海工订单。 造船企业在过去几年切入海工市场的背景:一方面,全球造船产能在经历2006~2007年造船牛市后迅速扩张,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船舶市场迅速萎靡,造船企业迫切谋求产业转型;另一方面,2009~2012年国际原油价格高企导致海工市场持续火爆。因此,全球海工装备成交额在2011~2013年达到高峰。公司自2011年后也陆续获得海工订单。

但是,2012~2017 年,油价快速回落,导致海工产品新建价格大幅下滑,交付难的问题至今 深刻影响造船企业经营。 自 2012 年开始,海工市场受油价影响连续 5 年深度萎缩,海工装 备成交量下滑十分明显。同时海工装备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导致海工装备新建价格大幅下 滑。海工产品交付难成为困扰船企的一大难题。

受海工产品交付难的影响,*ST船舶连续大额计提海工产品资产减值损失。 2016年,预计海工产品不能按照合同原价交付,计提海工产品减值损失21.6009亿元。2017年,公司将手持的7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及4艘平台供应船转让给天津中船建信海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同金额总计74.836亿元。参照此转让价格,2017年,对手持4艘海工订单计提减值14.4283亿元。公司2016~2017年大幅亏损的原因正是进行了连续2年的大额资产减值计提。在将风险提前暴露的背景下,公司将轻装上阵有利于未来实现业绩反转。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有可能对公司已计提的海工产品资产减值损失进行部分冲回。 按照海工行业经验,当原油价格保持高于75美元且保持3个月以上时,船东认为海工产品经营状况可改善,有利于海工产品交付。 我们认为,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有利于海工产品相对于计提价格提价交付,有可能实现部分冲回。


2. 中美贸易止战,利好新造船订单

中美贸易战止战,航运/造船周期复苏最大风险解除。 此前市场一直担心中美贸易战影响航运造船市场复苏进程。2018年5月19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发表《中美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中美贸易战停火!止战!

中美贸易总量将上新台阶,有望利好航运/造船市场复苏。 联合声明中:双方同意,将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中国将大量增加自美购买商品和服务,增加自美进口。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7年中国对美国货物贸易出口金额4298亿美元,进口金额1539亿美元,对美进出口金额为5837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4.2%。

扩大能源进口,利好油船/LNG船新船订单。 联合声明中,双方同意有意义地增加美国能源出口。美国能源出口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此前并未大幅向中国出口。扩大自美能源进口首先利好油运和LNG航运需求,其次在国货国运,国轮国造的背景下,最终利好我国油船、LNG船舶订单。

2016年是民船海工双重周期底部,目前逐步复苏趋势确立。 根据Clarksons数据,民船业自2016年底部以来迎来5大积极变化:

1)BDI指数2016年底部至今上涨389%,航运业有回暖迹象。

2)2018Q1,我国承接新船订单1553万DWT,同比增长180%。

3)新船价格呈上涨趋势,2018年3月Clarksons新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9%。

4)造船业供给侧改革推进,落后造船产能正加速清出;新接船舶订单正向优势企业集中,2017年全国前10家企业新接订单占全国73.4%。

5)我国高端船舶连获订单,例如外高桥造船获得豪华邮轮2+2订单,发展势头迅猛。

此外,世界造船业重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未变。 根据Clarksons数据,2017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以及手持订单量”占全球总量比分别为41.9%,45.5%,44.6%。我国已超韩、日,成为全球最大造船国。

因此,我们认为,我国造船业底部逐渐回暖的发展趋势确立。 中国船舶是我国民船产业龙头单位,未来造船业回暖将给公司业绩提供较大弹性。

3. 预计2018年将实现业绩反转,维持“买入-B”评级

我们预计2018年公司将实现扭亏为盈,业绩反转。理由如下:

1)公司给出2018年经营计划,采取有效举措确保扭亏为盈。 公司于2018年计划完成营收145.01亿元(因海工和长兴重工转让致使营收减小)。其中:船舶造修业务营收85.19 亿元,动力装备业务营收46.58亿元(同比增长9%),机电设备业务营收18.56亿元(同比增长246%)。同时,正如公司2017年年报所述,公司将采取积极有效举措确保扭亏为盈。

2)2016、2017年连续2年计提大额减值损失,轻装上阵利于未来业绩反转。 2016、2017年公司分别对船舶海工产品计提大额资产减值损失37.2亿元、26.3亿元,造成2年大幅亏损分别为-26.1、-23.0亿元。此外,上市公司置出长兴重工和中船圣汇股权,止住亏损点。2018年公司轻装上阵,经营基础已得到大为改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