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天桥底下说书时间。
A股弱,港股猛,是当前现状。
今天,走着走着,跳水了。虽然,A股有一些资金想着“高切低”,资金从涨得多的地方切换到涨得少的地方。从盘面观察出来,确实有部分资金这样做了。但是,更多的资金并没有这样做。所以,轮动补涨,今天没有成功。
谈一下,当前市场讲故事,讲信仰的逻辑。
A股、港股统称中国资产吧。
但是,目前这个中国资产出现分化。
我认为,倒是可以和去年9月底至10月初那一波上涨的逻辑进行比较,可能更好理解当下的行情。
去年那一波行情,更多的是对政策预期的全面扭转,所以全市场普涨,提升估值。
而当前这一波,
最典型的是科技方向的上涨
。但是,你观察一下,除了科技之外,其它的基本没涨。
典型的,你可以看一下港股指数涨得很欢乐。但是,除了头部的一些科技企业,其它个股并没有过好的表现。
从港股这个市场来看,相对比A股,最典型的是有一些特别的科技股。我之前在投资港股科技相关指数基金时,也常强调,这一块是A股的互补,其具有A股所没有的科技企业。典型的,如互联网企业这一块。
所以,这一波上涨,新的故事就来了。
市场的故事是这样讲的,也是给了这波上涨带来源源不断资金。
之前两三年,一直认为中国AI的技术水平是远落后于美国。Deepseek火爆之后,让全球更多的资金重新认识到中国科技的竞争力。
从而,引发了一些资金又重新开始关注到中国的科技资产。
国际上买入港股的资金,咱没办法直接统计。但是,咱们南下资金,开始疯狂买入港股。
从下图南下资金每日净买入的情况看,可以得出,除了2020年至2021年那一波茅指数之外。当前,则是另一个密集买入时刻。
随着上涨,最近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在对比美股,
给中国资产
(主要是港股科技)
注入信仰。
比如,美国纳指有七姐妹,英伟达、苹果、微软、脸书、谷歌、亚马逊、特斯拉,美股的上涨,核心就是靠这七家企业。
而当下,市场开始要讲一个宏大叙事,信仰的故事。对应的,港股有腾讯、小米、中芯国际、阿里等等,也开始要去对标美股的“七姐妹”。
过去这些年,分析师们对标着美股,去映射投资的事情,是一直持续的。
典型的,前些年也有漂亮50,但这漂亮50讲的是上个世纪70-80年代,美股行情的演绎。
但是,放在A股2016年之后,有一段行情,也是机构讲的漂亮50的行情。当时,还持续了1-2年的时间,逆势走强。
所以,这一次,关于港股类似“七姐妹”信仰的故事,能走多远,我们观察吧。
我个人,其实是不吃这一套。
哪一次,不是吹得天花乱缀,最终一地鸡毛。
所以,当估值过度离谱的时候,该撒丫子跑,就得跑。
别听什么机构吹宏大叙事,最终,那命就是接盘侠。
当然,若是要去对标估值水平。当前,这故事,还可以适当听一下。
当下,恒生科技指数估值水平,处于历史的中位值之下,但这个时间维度应该是不够长,所以参照性有限。
若是参照鹅厂的情况来看,
当前估值水平达到20.5倍。我自己这两年是给腾讯15-25倍的估值水平,所以,当前恰好是在这个合理的位置。
从这一点看,似乎还有空间。
以上看法,供参考。
……
当然,从短期市场看,资金是有分歧的。毕竟,涨多了,有资金要出逃,也是正常的。
港股,实在是太强势了,从技术面上的走势其实不明显。很多本来应该调整的信号,被强势的资金又跃过去了。
但是,从A股的情况看,则出现了比较明显的60分钟顶背离信号。
上周,与港股节奏比较一致的是A股的
计算机指数,该指数则是典型的60分钟级别的顶背离信号
,目前处于调整的过程中。
而A股的中证A500指数,则对应的也出现了60分钟级别顶背离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