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局财经
大格局下的经济和商业创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新兴业态“LBE沉浸式大空间”案例探析,成为 ... ·  3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莎士比亚为什么没有过时——彼得·布鲁克谈莎士 ... ·  5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未来剧院场馆发展的需求变化:剧场数字化转型建 ... ·  6 天前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  返程高峰,这份安全提示送给路上的您! ·  4 天前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  返程高峰,这份安全提示送给路上的您! ·  4 天前  
平安北京朝阳  ·  归途 有我护航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解局财经

降息潮,开始了!

解局财经  · 公众号  ·  · 2024-06-11 16:00

正文

昨天晚上,全球 资本市场彻底沸腾。

欧洲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欧元区的三大关键利率,大幅下调。 这个信号非常关键,而且对接下来我们有非常大的影响,下面具体聊一下。

首先这是这是欧洲央行自2019年与来的首次降息,结束了近5年的加息周期,而且根据他们透露的信息,今年年底前还可能再降息两次。

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欧洲进入了新一轮QE周期,也就是量化宽松。

欧洲央行选择在这个节骨眼降息,其实压力很大。

因为美元目前依旧强势,这几年加息,全球热钱都往美国跑,毕竟存在美国银行里都能保证5%的收益。

这时候欧洲选择提前降息,可能会继续加剧资本逃离情绪,被割肉。但现在敢于这么做,其实我认为有两方面原因。

一来,欧洲对大哥的束缚力提出了沉默挑战,毕竟近一年美国在军事方面表现比较糟糕,帝国权威渐弱,这次降息,就是敢于试探资本市场新的反应和选择。

二来,欧洲实在扛不住了。

加息会导致货币收紧,利率成本太高,经济丧失竞争力,现在整个欧洲的经济都在放缓,尤其被视为欧元区经济火车头的德国,2024年第一季度GDP是0.2%,火车头都跑不动了,更何况其他国家,解决经济问题迫在眉睫,放水是必经之路。

至于欧洲这次降息,说已经提前控制住了通胀, 有降息的空间,其实是自圆其说。

根据数据,2023年4月,欧盟食品价格上涨了16.6%,远超8.1%的总通胀率。其中鸡蛋涨了22.7%,牛奶涨了25%,糖涨了54.9%,英国食品物价还出现了自1977年8月以来最大涨幅。

今年去欧洲玩的朋友都说,当地物价高的离谱,2000多人民币住10来平的小破酒店,还不如国内如家……

通胀没控制到预期,现在又开始了新一轮的QE,接下来欧洲各国的通胀压力非常大。今年还有红海航道危机的潜在风险。

怎么办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跟全球最大制造国要产能,中国把PDD这种企业多在欧洲搞几个,端对端定向输送,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当地物价卷下来。

这也就是欧洲上半年频繁来中国踩点,各国高层带着企业家过来旅游交好,纷纷提出要开启新贸易通道的原因。

不过欧洲还是有自己小算盘的,又想让中国帮助降通胀,又不能全进来,比如新能源汽车这种高端工业品,一旦在欧洲炸开花,对欧洲百年燃油汽车工业将是致命打击,毕竟迪子这种百公里2字头的油耗可不是闹的。

所以前几天还专门探讨,要禁止中国新能源汽车。欧洲列强基本全部赞同……

而对于我们来说,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也过剩,价格卷到通缩,日子不好过,都需要出口。但如果答应了欧洲,只出低端不出高端,某种意义上就落了下风,跟20年前刚买入WTO一样,还是那个被人冷落穷小子。

这很严重,关乎大国脸面,一带一路的小兄弟们都看着呢,所以我觉得大概率是要么全都要,要么忍痛都不出。

欧洲降息后,现在压力给到了美国。

美国这两年在加息降息方面,只能说非常鸡贼。很多人看不懂,为什么一会儿加息,一会儿降息,美国还分成两派,每隔一段时间就上台表演鹰鸽大战。

其实本质逻辑就是想让资本市场猜不透。

如果美国一切都按常理出牌,上半年说下半年要降息,那么资本可能就提前撤离寻找新的出路。

但如果现在我不告诉你具体消息,你就只能等着,热钱只能留在美国涌动,要么存银行要么去炒股。这也是近一年来,美国股市屡创新高的真实原因。

而且这种玩法对其他经济体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我们大A,听到那边降息就涨,听到那边加息就跌。反反复复。

中国资本市场对美国的各种反应,甚至比美股都灵敏,一碰就嗷嗷叫,所以美国啥都不用干,只用动嘴皮子就可以玩弄大A于股掌之中。

没办法,只怪自个太菜,怨不得别人。

现在就等美国什么时候降息了。

目前是一直憋着,可也不能一直憋着。

如果继续摆烂不降息,国债利息已经比军费都高了,未来当利息高于GDP,美债会直接拉爆信用,游戏直接结束,鹰鸽转烟花表演。。

其实现在最大问题还是解决不了通胀,如果现在美国降息,通胀继续高涨,民主党一点儿机会都没有,但共和党上台,可能会搞孤立主义,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

所以保守预期美国会等到大选之后,尘埃落定再推出降息,也就是今年年底。

总之,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重构的世界中,中美关系迷离,欧洲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只有一带一路的小兄弟在一路支持。

如果单靠小兄弟的购买力,短期内价格还是解决不了,价格起不来,经济就很难有大的进步,但如果拥抱西方,就要接受不平等条约,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只能靠自己,大规模发债刺激内部消费力,让内循环先撑一段时间。

接下来就是比谁更能熬了,最大的转折点就是今年年底,如果欧洲扛不住,就会接受中国全部产能,美国扛不住就会降息。

只要全球降息潮开启,全部进入正周期,那么中国的汇率压力就会减弱,也跟着进入QE,利率和货币操作空间也就更大一些。外需购买力也增加不少,有助于进出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