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个国庆人少景好还便宜的地方被你找到了?!
听说你的假日规划早已经做好了?!
面对2017年最长也是最后的一次假期,你确定……要这样么?
在蚂蜂窝联合今日头条发布的
《2017国庆出游趋势报告》
中指出,中秋小长假并入国庆,长达8天的假期促使大量游客计划出行,旅游市场或将迎来全年最旺时节。今年国庆期间的热门城市比较常规,境内游旅客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和稳定的旅游偏好,
“到另一座城市体验另一种生活”
,放松身心的休闲度假成为主要目的。
同时
美食也成为最受游客关注的特色标签,67%的游客将美食视为挑选境内旅游目的地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成都和重庆的火锅,西安的羊肉泡馍,广州的早茶,厦门和青岛的海鲜为各自城市的旅游业助力,成为不少游客的旅行标的。
吃货眼里的地图又是时候重现江湖了!
价格方面,
今年国庆期间境内旅游产品的均价为3410元,同比2016年增长21%。
前十热门境内目的地中,
海南三亚的旅游产品均价以4665元达到最高
,同时它的涨幅也最快,达26.5%。
境外游价格上涨更快,
国庆期间境外旅游产品的均价为7906元,同比增长45%,
远高于境内产品均价涨幅。其中,新加坡的旅游产品均价为5767元,涨幅达45%,泰国旅游产品价格与去年国庆期间相比上涨了34%,而日本则相对维持平稳,仅增长了8%。
2017年国庆期间,境外热门目的地前十分别是:
其中日本最受欢迎的5大目的地分别是
大阪、东京、京都、冲绳和札幌
。泰国最受欢迎的5大目的地分别是
普吉岛、曼谷、清迈、苏梅岛和象岛
。
象岛成为今年当之无愧的黑马
,得益于当红综艺节目《中餐厅》的取景,象岛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观众和粉丝前往,
旅游热度高涨了607%。
今年中国游客对境内游的关注度大幅上涨,与去年相比,涨幅高达101%。相比之下,中国对出境游的关注虽然也增长,但相对更为理性,涨幅为55.7%。
与此同时,由于近期恐怖袭击与自然灾害频发,中国游客今年国庆期间最关注的出游问题是
“安全”
。同时, “爆买”虽已过去,但与消费相关的话题内容仍是中国游客关注的重点之一。排在第三位的旅游关键词是“
朋友圈
”,旅游的社交属性正在进一步放大,今年国庆期间又将迎来新一轮朋友圈摄影大赛。
数据显示,出游人数从9月30日才开始猛增,在10月1日国庆节当天达到峰值。
看到这,小伙伴们是不是默默拿出了自己的行程表?
一、节假日旅游市场特征
节假日旅游占国内旅游市场近4成比重。当前
全国七个节假日接待游客量达到14亿人次左右,约占全国国内旅游市场的32%,
仅春节、国庆和清明三大节日,
旅游收入就达到了8863亿元人民币,占了全年收入的22.5%
,可以推测出七大节日所占比例将达到40%左右。
假日旅游是当前我国旅游市场的一大热点,市场规模及旅游收入均保持着10%左右的增长率。
二、国内旅游市场继续维持12%的高速增长
面对如此火爆的旅游市场,根据《2017年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显示,在中央出台的41项促旅政策和国家旅游局发布的54项“治旅方略”的等红利政策推动下,
2016年国内旅游人数44.4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0%
。从国内旅游市场多年发展趋势来看,旅游收入从2011年的1.93万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9万亿元,游客接待量从2011年的26.41亿人次增长到2016年的44.4亿人次。总体来看,国内旅游市场规模长期保持在15%左右的增长速度,而旅游收入总体保持12%左右的增长速度。
三、区域旅游“东强西弱”格局未变,均衡化趋势显现
潜在出游力区域非均衡格局依然明显。
客源地潜在出游力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依然表现为“7:2:1”的三级阶梯状分布,
即我国的客源市场有近70%源自东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化速度高于东部。
我国各区域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东部地区旅游综合发展水平最高,旅游发展指数为0.56,其次是中部地区,旅游发展指数为0.47,西部地区的旅游发展指数相对最低,仅为0.23。
国内各省份的旅游产业发展指数:
三大区域之间及其内部旅游流依然是客流主力。
区域旅游流空间格局总体稳定,东部地区在旅游客流量和旅游交通便捷度方面均保持较强优势。其中客流量方面依然以东部三大经济区之间、三大经济区与成渝地区之间、长三角与中部地区之间旅游流为主。旅游通道便捷度方面,长三角内部的便捷度指数在区域尺度相对最高,达到15.69。北京流向天津的旅游流便捷度在省级尺度相对最高,达到20.63。
国内旅游流主要流向:
四、家庭休闲度假成为主要市场特征
根据Wind资讯行业数据显示,旅游人数近几年大幅增长,其中城镇居民旅游需求旺盛。
休闲度假和探亲访友成为居民出游主要动机。
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旅游动机主要以休闲度假及娱乐为主,占48.3%,其次是探亲访友占27.2%,再次是观光游览占13.9%,商务出差、健康疗养以及其他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比例均低于10%,分别为8.1%,1.4%,1.1%。而对于农村居民来说,休闲度假及娱乐也是最核心旅游动机,占到36.4%,其次是探亲访友,占到31.7%。再次是商务/出差占12.9%,观光游览占6.4%,健康疗养占4.5%,其他旅游目的占8.1%。
交通、餐饮及购物构成国内旅游花费主体。
我国
城镇居民
2016年人均花费约1130.7元
,城镇居民散客的花费构成情况是:交通费占比最高,为30.9%,住宿费占15.8%,餐饮费26%,购物费占18.9%,景区游览费占5.6%,其他费用占2.8%。
农村居民
相对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水平较弱,
2016年人均花费约691元
。农村居民散客出游的花费构成情况是:交通费占比最高,为29.5%,住宿费占11.2%,餐饮费26.8%,购物费占24.4%,景区游览费占4.8%,其他费用占3.3%:
五、2017年国内旅游业发展趋势展望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国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旅游业在创新发展中继续领跑经济增长。我国旅游已经发展到大众化旅游中高级阶段,向日常休闲回归,差异化游憩环境逐渐成为休闲的手段。休闲需求进入越来越多百姓的日常生活,国内旅游需求旺盛,旅游投资维持高位,旅游就业稳步增加。据推断,
预计2017年全年旅游总收入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国内旅游人数48.8亿人次,同比增长10%;国内旅游收入达4.4万亿元,同比增长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