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海通电子研究
海通电子研究成果发布、电子行业动态信息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  返程高峰,这份安全提示送给路上的您! ·  2 天前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  返程高峰,这份安全提示送给路上的您! ·  2 天前  
辽沈晚报  ·  有一种爱叫后备箱还能塞! ·  3 天前  
辽沈晚报  ·  有一种爱叫后备箱还能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海通电子研究

【海通电子】面板周观点:Micro LED, 次世代显示技术蓄势待发

海通电子研究  · 公众号  ·  · 2017-06-04 18:40

正文

陈平  谢磊  尹苓  张天闻



1 每周随笔:


Micro LED异军突起,应用潜力极大。 Micro LED是新一代的显示技术,即微型化的LED阵列,将LED结构设计进行薄膜化、微小化、阵列化,使其体积大约为常用LED大小的1%,其中每一个像素点定制,单独驱动发光,像素点的距离由原先的毫米级降低到微米级。Micro LED制备工艺结合了MOEMS技术和LED制备工艺,具有重复性好,一致性好等优点,可实现超高分辨率(1500ppi以上),且发光寿命长,材料稳定性好,可以避免OLED器件的残影现象,未来商用潜力极大。


效率更高,功耗更小,Micro LED有望大幅延长续航时间。 近年来OLED领域,发光材料的效率已获持续改进,但相比之下,LED发光效率依然是最高的,约为OLED的两倍左右,而Micro-LED的发光效率大约是LED的4倍左右。Micro LED只需消耗LCD和OLED10%-20%的能量,而通常屏幕耗能占智能手机总耗能50%-60%,使用Micro LED有望大幅降低手机耗能,提供更长的电池续航力。


各大巨头积极布局,Micro LED商业化曙光已现。 近期有消息指出,苹果今年将在台湾对搭载Micro LED的设备进行测试,并率先推出一批使用该技术的Apple Watch。随后不排除会在苹果手机上应用Micro LED显示屏。苹果早在2014年就收购研发Micro-LED的公司LuxVue,多年来技术储备不断增加,专利储备丰富。此外,近日鸿海对外公告,为了布局继OLED之后最有希望的新世代显示技术Micro LED,公司透过子公司CyberNet投资约资1,000万美元取得eLux部分股份,elux在Micro LED转移技术方面已有专利布局。同时,不同于苹果等大厂有意将Micro LED应用于穿戴式装置或手机产品,Sony率先展示采用Micro LED技术生产的110吋室内大型显示器CLEDIS(Crystal LED Integrated Structure),画质与对比度均令外界惊艳。此外,国外相关研究团队还有美国德州理工大学、美国伊利诺大学、英国史崔克莱大学等等。据LEDinside报道,如果按照全面取代现有液晶显示器的零组件的规模来估算,包括背光模块、液晶、偏光板等,未来Micro LED的潜在市场规模约可达300-400亿美元。


技术及成本是主要瓶颈,大规模应用尚需时日。 目前Micro LED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在于巨量转移技术(Mass Transfer)。与LED的制备方法类似,Micro LED可以在蓝宝石衬底上以蚀刻方式制作,但难点在于Micro LED制备需将传统LED阵列化、微缩化后定址巨量转移到电路基板上,形成超小间距LED,以实现超高像素、超高解析率。整个制程对转移过程要求极高,良率需达99.9999%,精度需控制在正负0.5μm内,难度极高。目前转移相关技术有范德华力、静电吸附、相变化转移、激光烧蚀四种,但相关工艺仍未成熟。此外,根据LEDinside估算,目前Micro LED显示技术上带来的制造成本仍高达现有显示产品的3~4倍,因而厂商正积极透过增加产品附加价值,以及改善芯片、转移技术良率以达到成本下降目标,估计若要取代现有LCD产品还需3~5年的时间。


建议关注: 三安光电、华灿光电等。


风险提示:Micro LED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2 境内外重点公司股价涨跌



上周OLED板块整体下跌。 上周A股OLED公司平均跌幅为2.41%,整体下跌。上周涨幅前三为欧菲光(3.37%)、大族激光(1.82%)、东山精密(1.62%),跌幅前三为锦富技术(-15.94%)、丹邦科技(-9.39%)、万润股份(-7.93%)。


据海外媒体报道,欧菲光的薄膜触控传感器,已获得苹果认证通过,有望使用在全系列的iPad平板。WitsView预测,苹果在2017年3月底推出低价版iPad,已经成功阻止iPAD平板出货量持续下滑,预期WWDC将推出的10.5寸新款iPad,将主攻美国教育市场,应该会有500万台以上的出货量,在新款与低价平板双轮驱动下,预估苹果2017年的平板出货量,将与2016年相当,不会持续下滑。


东山精密5月31日发布公告,拟在盐城出资成立盐城东山精密有限公司(暂定名)或盐城维信电子有限公司(暂定名),占地约 500 亩,总建筑面积约 55 万平方米,项目投资约 30 亿元,投资柔性线路板(FPC)、LED 封装、盖板玻璃(CG)等项目。


锦富技术5月24日发布公告,为盘活公司资产,正在筹划重大。本次拟出售标的资产交易所产生的净利润预计可能会达到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50%以上。


6月1日部分媒体发布新闻,称3月29日,执法人员对深圳丹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线监测设备进行核查,发现由深圳市世纪明亮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维的在线监测设备存在造假行为。目前,市人居环境委已对上述两起涉嫌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立案查处,并移送公安部门处理。丹邦科技6月2日发布澄清公告,声明公司的环保在线监测设备由深圳市环保局备案的第三方环保监测公司负责安装、运营和维护。经公司自查,公司不存在指令环保监测公司篡改、伪造自动 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等违法行为,且公司从未有过违规排放的违法行为。


境外市场龙头标的上周涨跌幅情况: 境外OLED板块上周平均上涨,涨幅2.21%。具体个股而言,涨幅前三为:奇景光电上涨16.77%,LG Electronics上涨5.74%,Duksan Hi-metal上涨5.55%。



3 境内外重点公司股公告


锦富技术(300128)关于参股公司新产品研发进展的公告

公司参股公司美 国CLEARink Displays, Inc.于美国落杉矶时间2017 年5月23日在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ociety for Information Display)一年一度的 显示器周上,展示了其最新的彩色视频电子纸张显示技术样品。


彩虹股份(600707)关于签订合资合作备忘录的公告

公司近日与康宁公司签订了《合资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出资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建设和运营8代及以上LCD玻璃基板后段生产线。其中公司占有合资企业51%股权,康宁公司占有合资企业49%股权。


信利国际(00732)二零一七年一季度业绩公告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17年1季度未经审核营收55.25亿港币,同比增长17.7%;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6237.9万港币,同比减少72.0%;每股净利0.021港币。同比降低72.7%。



4 面板行业要闻


事件1: 京东方推出全球首款 OLED In-Cell 触控面板


一年一度的SID展会在美国洛杉矶会展中心举办,京东方携多款 OLED 产品惊艳亮相。其中,全球首款1.53 英寸内嵌式触控OLED显示屏采用了集创北方的OLED In-Cell 驱动技术,它创新性地采用了内嵌式触控结构,提升了触控产品的信噪比,使得触控更为灵敏、流畅。集创北方该技术属于全球首创,实现了In-Cell与OLED的完美结合。(来源:OFweek 显示网)


海通观点: 目前,OLED屏的touch功能主要采用on-cell结构及外挂式触控结构,on-cell结构即touch感应层做到模组玻璃的上表面,触控控制芯片和driver驱动芯片采用两颗不同的芯片。外挂式触控分为GF和GG两种,目前已经非常成熟。而In-Cell技术难度最高,需在显示屏内部同时嵌入触摸传感功能及配套的触控IC,但in-cell方案是三种方案中最薄的。目前有实力的面板厂商都倾向于推动in-cell及on-cell技术,以提升技术水平,同时争夺话语权。京东方成功推出全球首款AMOLED in-cell触控面板,标志公司技术水平取得突破,但in-cell触控面板的商业化对于良率的要求更高,因为in-cell一旦损坏,损失的不仅仅是触摸屏,显示屏也将同时报废。这项技术是否可以获得推广还有待验证。


事件2: 不让三星独美,LG投资35亿美元争夺苹果OLED屏幕订单


消息灵通的韩国ET News援引业内人士消息称,LG开始大力投资提升自家OLED屏幕的产能,其重心也从电视屏幕转向了智能手机屏幕,LG的目标是成为iPhone OLED屏幕的第二大供应商。

据悉,LG Display计划在韩国坡州新的P10工厂投入35.6亿美元,明年开建第六代柔性OLED屏幕生产线。(来源:集微网)


海通观点: 目前智能手机OLED屏市场几乎由三星垄断,且三星已获得iPhone 8 OLED屏的独家供货权,但根据苹果一贯作风,必然希望能够找到第二、第三供应商。LG此举有望抢夺今后的OLED订单,同时也对国内OLED厂商造成一定压力,可能抢占国产手机OLED屏的市场份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