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六里投资报
专注基金投资20年,访过几乎所有顶级投资人,一起探索投资世界,研究真实的商业现象,提升你的商业洞察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西安头条  ·  不能吃!已接连抢救2人!平时很常见 ·  5 小时前  
逆行的狗  ·  碎片时间刷CIA题-Anki牌组 ·  7 小时前  
逆行的狗  ·  碎片时间刷CIA题-Anki牌组 ·  7 小时前  
半岛网官微  ·  “1个月后才有床位”!这个“羞于启齿”的病, ... ·  21 小时前  
哈密伊州区微生活  ·  穿袜子和不穿袜子睡觉,哪个睡得更香? ·  2 天前  
重庆之声  ·  守护健康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六里投资报

财通金梓才最新分享:出海是成长股的核心阵地,红利是价值股的核心阵地

六里投资报  · 公众号  ·  · 2024-06-23 21:04

正文

点击上方音频,立即收听本文 ↑↑

6月21日下午,财通基金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金梓才,在财通基金2024夏季投资策略会上,以“政策推升市场回暖,出海投资正当时”为题,分享了对下半年A股市场的投资展望。

金梓才的风格非常明确,投资以跨行业配置见长。

从业绩表现来说,基金定期报告显示,金梓才重仓的天孚通信、新易盛、工业富联等个股今年以来普遍涨幅明显,使得金梓才管理的基金今年以来表现均在同类前列。

比如金梓才的代表作,财通价值动量,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今年以来收益率达22.17%;

而金梓才在2023年7月新成立的财通景气甄选这支一年持有期基金,在即将满一年之际,也为基民带来了16.76%的收益。

就去年以来热议的红利话题,金梓才提出了自己观察与思考,

他表示,市场中表现最好的高股息资产,往往并不是静态股息率最高的那一批,

而是股息率居中,同时兼有一些成长性的标的,

比如核电行业,它是兼具成长性、长期未分配利润以及现金流等多个条件的红利资产。

相比于传统的红利类资产,它看起来股息率并不高,但是结合它的成长性,其实是更好的一类资产。

投资报(ID:Liulishidian)整理了金梓才交流的精华内容:

出海投资

是一个必然选择

第一部分,我想给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对整个大势的研判。

我们认为,现在国内这一块,还是一个消费结构相对分化,性价比消费趋势显著的状态。

以性价比消费为代表的电商平台跟其他平台的销售对比可以看出,现在性价比的消费还是备受青睐的。

相对应的是,高客单价消费还是复苏比较乏力的。

这个是目前国内消费的一个状态。

第二部分,地产仍然在相对底部区域,这也是目前来说可能压制经济复苏的一个因素。

当前政策正不断推进,短期内需求有所回暖。

我们将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动向,并据此做出判断。

转向国际视角,我们注意到,经历了去年的去库存周期后,欧美经济目前正处于主动补库存的初期阶段。

我们将继续关注其后续补库对于我们出口的拉动效应。

事实上,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我们的出口行业,特别是机械和轻工业,已经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一些龙头公司取得了比较好的增长。

下半年,随着美国逐步进入降息周期,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动力将保持强劲。

此外,美国房地产市场也处于底部区间,新开工私人住宅的同比增速自去年二季度触底后,呈现出反弹上升趋势。

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

因此,我们对北美及整体的外需持相对乐观态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出海投资是一个必然选择。

观察90年代的日本,可以看到类似的环境。

我们相信,通过出海,国内企业能够有效实现利润增长。

良好现金流+成长性

是非常稀缺且看好的投资点

总结来看,我们认为,在宏观层面,国内需求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但通过出海可以实现龙头企业的利润增长。

在政策层面,国九条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有助于夯实市场底部。

我们预计,今年市场将有效回暖向上。

配置方向上,出海是成长这个方向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抓手。

在红利这个方面,我们认为,未来也是会比较受益的。

特别是,那些能把现金流和成长性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可能是全市场现在相当稀缺的存在。

结合了良好现金流和成长性的公司,将是市场上非常稀缺且看好的投资点。

今年以来,兼具成长性和高分红的资产,表现也是相对显著的。

我们用 2024 年预期增速将全A 分成了12组,

今年以来超额收益最显著的一组,落在 10%-15% 这个区间里面,超额收益达到21.6%。

这一组的增速区间对应的股息率是2.8%。

我们可能以往有一个误区,觉得股息率越高越好,或者说增长越高越好。

但其实,在现在这个时代下,并不是静态的股息率越高就越好。

往往股息率处在中间位置,增速处在中间位置的,它可能增长的持续性,或者它未来成长的确定性很高,反而是今年走的相对好的公司的一个集合。

这是我想跟大家交流的重要的一点。

我们认为,其实高分红与增长也并不矛盾。

我们以标普为例,大家其实看到,很多科技公司它的回购、分红、收益率都是比较高的。

所以,不是说我们一提高分红,就是在一些非常价值的、非常传统的行业。

这样的公司应该分布在各个行业里面,可能都会有。

出海的各个方向上

具备比较强的成长性

第二部分,我想跟大家重点汇报一下,我们对后面一些投资方向上的看法。

第一大块,出海投资方面;

第二大块,主要就还是在高股息和红利这个方向上。

现在,从 A股的角度来说,可能具备比较强的成长性,都是在出海的各个方向上。

所以我们认为,出海的这几个核心行业里面的核心品种,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阶段大家持续去关注、持续去布局的核心资产。

在出海这个方向上,我们很多行业其实占全球的份额都不是很高。

我们最近也看到,很多中国的品牌,包括新能源车、客车,一些制造业的环节,都在进入到欧洲市场,进入到美国市场,获得一定的份额。

我们进一步地自下而上筛选出了一些方向,大家可以做一定的参考。

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的就是,在具体的投资上,肯定要根据各个行业的差异性,做一些细节上的梳理和区分。

成长股的核心阵地

AI“军备竞赛”带来的算力需求

第一块,在出海这个方向上,我们很明确的一直以来看好光模块的需求。

原因也很简单,从去年一季度开始,自从北美大模型整个产业链开始蓬勃向上以后,

整个市场的技术迭代也好,它的技术更新的周期开始快速加速。

整个北美,大客户的“军备竞赛”从去年一季度、二季度就已经开始。

这个过程,它是一个大的时代的开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会轻易去停下脚步。

因为所有人都已经意识到,大模型才是这个时代下最核心的竞争力,也是最核心的加持。

要有大模型的训练,就要有算力的加持。

处在北美核心供应链的、跟算力相关的核心品种,一定是这个时代非常强的。

在光模块领域,大家已经非常了解这个行业的驱动逻辑和成长逻辑,我就不多赘述。

我想强调的是一点,最核心的是,

因为有北美云服务提供商的需求,他们不断地去“卷”大模型,这造成整个算力周期的迭代速度相比原来越来越快。

这与过去在云计算数据中心时代的感觉完全不同。

这才是这些公司长期估值提升的核心原因。

当然,这些公司还拥有服务大客户的卓越能力,有非常好的客户带动他们往前发展,

包括服务大客户的工艺、设计和交付能力,这也是他们的核心优势。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许多北美互联网公司已经增加了资本开支。

未来,新的巨头也将继续加入这场算力建设的竞赛,大家陆陆续续也会看到。

去年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只有少数的1-2个北美的云客户的资本开支是比较强劲的。

到了今年,几乎所有的北美云厂都已经开始大力投入。

到了明年,可能这个趋势会更为强烈。

光模块这一块是非常确定的,现在股价的位置也是非常合理的,并没有去透支太多的明年和后年的业绩增长。

出海其他的方向,就散落在各个制造业的环节里面、各个我们有能力输出到欧美市场的领域里面。

它的行业分布是非常分散的,甚至于说,在某个行业里面,可能也就是一到两个公司具备这个能力。

所以,未来出海的投资,它一定会形成行业分散、品种集中。

行业分散我们刚刚讲过了,品种集中这一点,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能力在欧洲、美国去得到大客户认同、建立渠道、建立信任、逐步开始供货,这样的公司一定是不多的。

在一个行业里面可能就1-2个公司。

所以我们觉得,一定要紧抓住这样的公司,而不要去分散到其他的一些方向上去。

变压器出口订单增速良好

这一过程将持续3到5年

第二块,是变压器领域。

变压器领域是我们今年年初才开始关注的一个领域,三四月份才开始有比较强烈的信心。

这个行业,其实也是北美 AI 数据中心建设衍生的、外溢的需求。

随着北美AI数据中心建设的快速增长,对电网建设的需求也日益明显。

北美又缺乏相应的配套产业链能力,

这将导致需求外溢到日韩、中国等具有变压器出口能力的国家。

目前,我们看到了非常非常好的订单情况,预计这一过程至少将持续3-5年,是一个值得长期布局的方向。

另外,我们的新能源车在海外市场已经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客车这块,往往有的时候大家会有点忽视。

大家要特别关注,客车企业在欧美市场的利润水平,它是远超国内的。

这将带动相关企业的ROE出现明显的拐点。

ROE 提升的持续性也是非常大的。

欧洲的能源转型和自主建设是一个中长期规划,它并不是半年或者一年就能结束的。

这一块也是我想提醒大家关注的。

另一块,有相当多的轻工和机械行业中的细分市场,如全地形车和高尔夫车。

它是散落在很多行业的一些非常细致的行业里面,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增长。

我也想提醒大家去关注。

包括像风电设备,也是关系到欧洲的能源自主安全的建设。

我们看到,在去年,欧洲海风的建设还是处在一个低位,可能它的高峰会出现在 2027 年和 2028 年。

海风的装机量可能直到 2029 年、 2030 年前都是一个持续高增的状态,这个对我们相关上市公司拉动也是很大的。

因为他们欧洲当地的产能也是不够的,在很多环节它的供需缺口还是比较大的。

这一块也是出海投资非常好的一个方向。

以上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对出海几个细分领域的建设。

第一个,要不就是在欧美供应链里面,找一个增速非常快的领域,比如说像AI 相关的上下游;

第二个,如果不是找赛道特别快的,那么关注一下企业出海的利润率的弹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