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序中国祝您和家人端午节安康!
Happy Dragon Boat Festival
五月五,过端午,
挂香包,插艾草,
家家要祭祖。
五月五,过端午,
画个王,喝雄黄,
人人庆端午。
五月五,过端午,
欢欣又鼓舞。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就要到了,对于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来说,粽子是必不可少的。粽子又称“角黍”或者“筒粽”,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投江而死的屈原。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粽子的身影。
虽说都吃粽子,然而,中国地大物丰,南北差异往往很大,南北粽子的“咸甜之争”至今还没停止。吃惯了甜粽子的北京人表示糯米类的食物就应该跟甜的搭配,而习惯了酱油味的嘉兴人则表示蛋黄肉粽才是粽子的正宗。有的地方比如南京上海,甜咸都吃,包容度比较高。

甜粽
对于南北方在吃粽子时截然相反的口味偏好,有网友发问:“为什么平常南方人吃甜,北方人吃咸,到了粽子的问题上却恰恰换了过来呢?”这个接近于哲学命题的问题,暂时还没有答案。
肉粽属江浙一带的最具代表性,即以新鲜猪肉浸泡酱油,挑拣肥瘦肉各一片包入粽中,根据喜好还可以加入咸蛋黄。在北方,除了只有糯米的白粽子,蒸熟后蘸白糖吃,另外比较普遍的是加入红枣或者豆沙。

肉粽
除了常见的粽子,还有一些只存在个别地区的“特色”粽子。比如,像辽宁的鲅鱼粽子,黄米、芸豆加上一块当地产的鲅鱼块,极具沿海特色。贵州镇远的灰粽,就混入了稻草和芝麻杆灰,他们认为草灰的碱性可以中和胃酸,有利于消化。

重口味鱼肉粽子
在大多数人看来,包粽子的原料没啥特别的,南方多用竹叶,北方一般用芦苇叶。其实,只要是无毒、带有植物清香的叶片都有被用来做粽子的潜质。而各地粽叶的选择更是基于四字方针——就地取材。像广西海南居民则会选择热带多见的芭蕉叶来包粽子。
其实粽子吃甜吃咸不重要,重要的是包裹着我们对于端午文化的继承和对家乡味道的认同,我们虽然吃着不同口味的粽子,但是我们同样地爱着自己的家乡。
最后,测序中国再次祝您和家人端午节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