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博云礼品典藏
专业收藏礼品、钱币、金银币、邮票、玉器、珠宝、文玩、字画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平平淡淡看世界 踏踏实实写人生 ·  17 小时前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平平淡淡看世界 踏踏实实写人生 ·  17 小时前  
砺石商业评论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砺石观点 ·  昨天  
出彩写作  ·  比deepseek靠谱!从未写过的文种咋写? ·  2 天前  
出彩写作  ·  deepseek能取代机关写材料的人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博云礼品典藏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9年9月10日起陆续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币一套

博云礼品典藏  · 公众号  ·  · 2019-09-06 20:41

正文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9年9月10日起陆续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7枚,其中金质纪念币2枚,银质纪念币4枚,双色铜合金纪念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一、金质纪念币和银质纪念币

(一)纪念币图案(见附件1)。

1.正面图案。

金质纪念币和银质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刊国名、年号。

2.背面图案。

150克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寓意民族团结同心,普天欢颂国庆的组合图案,并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字样及面额。

8克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并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字样及面额。

1公斤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寓意民族团结同心,普天欢颂国庆的组合图案,并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字样及面额。

150克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寓意庆贺祖国华诞,礼赞祖国繁荣的组合图案,并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字样及面额。

30克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寓意民族团结同心,普天欢颂国庆的组合图案,并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字样及面额。

30克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寓意庆贺祖国华诞,礼赞祖国繁荣的组合图案,并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字样及面额。

(二)纪念币规格和发行量。

150克圆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150克,直径60毫米,面额20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2000枚。

8克圆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8克,直径22毫米,面额1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60000枚。

1公斤圆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1公斤,直径100毫米,面额3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5000枚。

150克圆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150克,直径70毫米,面额5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7000枚。

30克圆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30克,直径40毫米,面额1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2×100000枚。

(三)该套金银纪念币由上海造币有限公司、沈阳造币有限公司和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铸造,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销售渠道详见中国金币网(www.chngc.net)。

二、双色铜合金纪念币

(一)纪念币图案(见附件1)。

1.正面图案。

双色铜合金纪念币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国徽上方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下方刊年号“2019”字样,左右两侧为牡丹花图案。

2.背面图案。

双色铜合金纪念币背面主景图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背景图案为光芒线、石榴。主景图案上方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字样,下方刊面额“10元”字样。

(二)纪念币面额、规格、材质和发行数量。

双色铜合金纪念币面额为10元,直径为27毫米,材质为双金属铜合金,发行数量为1.5亿枚。双色铜合金纪念币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配数量见附件2。

(三)发行方式。

双色铜合金纪念币采取预约方式分两批次发行。具体发行工作安排见附件3。

(四)双色铜合金纪念币公众防伪特征见附件4。

(五)双色铜合金纪念币与现行流通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币图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双色铜合金纪念币分配数量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双色铜合金纪念币发行工作安排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双色铜合金纪念币公众防伪特征




中国人民银行

2019年9月5日


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币图案

金质纪念币和银质纪念币


双色铜合金纪念币




附件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双色铜合金纪念币分配数量


地区

分配数量(万枚)

第一批

第二批

合计

北京市

330

480

810

天津市

160

240

400

河北省

290

425

715

山西省

205

295

500

内蒙古自治区

240

340

580

辽宁省

435

627

1062

吉林省

245

345

590

黑龙江省

260

370

630

上海市

350

510

860

江苏省

340

490

830

浙江省

275

395

670

安徽省

160

230

390

福建省

120

170

290

江西省

110

155

265

山东省

450

645

1095

河南省

240

350

590

湖北省

170

245

415

湖南省

150

215

365

广东省注1

510

740

1250

深圳市

70

100

170

广西壮族自治区

115

175

290

海南省

25

35

60

四川省

145

210

355

贵州省

60

85

145

云南省

75

110

185

西藏自治区

10

12

22

重庆市

70

95

165

陕西省

135

195

330

甘肃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