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月31日)日央行将政策利率从0-0.1%上调至0.25%左右,幅度超过此前市场预期;
同时,月度购债规模从当前的6万亿日元左右逐步下降至2026年一季度的2.9万亿日元,缩表速度略不及此前市场预期。日央行明确表示若经济走势符合预期,未来还将进一步加息,植田和男在记者会上的表态也较为鹰派。7月29日NHK部分泄露本次会议内容,市场已经提前反应,叠加缩表速度不及预期,
7月会议决议公布后短期内市场反应较为温和,但植田和男在记者会上表态显著偏鹰,强调0.5%可能不会是利率上限(暗示后续进一步加息空间)。
日央行意外加息,而美联储降息已经箭已在弦,日元快速拉升至150附近,而有意思的是,日股也上涨1.5%。我们认为,5月后、尤其是7月以来日股和日元走势的相关性逆转,
反应市场希望看到日本不再主要通过日元贬值来支撑通胀和企业盈利,而7月后日本内需走势和日元(走强)的背离推升了市场的乐观情绪
。与此前表现不同,日股在这轮日元升值周期中的表现异常坚挺——今天日央行意外加息,而日经指数回升1.5%。
7月以来的累积表现而言,日元兑美元升值9%左右,而日经指数下跌不到2%,美元计日本市场总回报达到7%,考虑到同期全球市场动荡,日股无疑在主要市场中表现突出。
其实,从4月开始,我们就观察到市场对主要通过日元贬值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和企业汇兑收益有所疑虑,主要担忧是1)持续性存疑;2)日本市场的美元计价总回报大打折扣(参见《
日元急速贬值撞“南墙”了吗?
》,2024/4/29),所以,我们今年以来反复提出的观点是,日本市场今年如果有持续的表现,应该源自靠内需回升拉动再通胀预期上升带来的“正向循环”,而非依赖外需和汇兑优势(参见《
日本2024:宏观趋势与行业亮点
》,2024/1/7)。
7月以来,虽然日元明显升值,但工资上涨加速、通胀上升、服务业PMI回升等一系列迹象表明,日本进入由内需拉动的“再通胀”下一阶段的概率在上升
。
日元强势升值下日本股市的韧性就从一个方面印证了这一点。
日央行本次会议的表态回应了市场希望看到日本更多靠内需动能支撑“再通胀”的期许
——虽然7月日央行如期下调2024财年增长和通胀预测,
但上调2025财年核心CPI预测
(剔除新鲜食品)。2024财年GDP增速下调0.2pct至0.6%,主要是由于2023财年日本GDP意外上修;2024财年的核心CPI(剔除新鲜食品)下修0.3pct至2.5%,主要是由于上半年政府对补贴能源价格,随着能源补贴退坡,通胀将受到提振,因此日央行将2025财年的核心CPI(剔除新鲜食品)上调0.2pct至2.1%,2026财年维持在1.9%,核心CPI(剔除新鲜食品与能源)维持在2.1%。
不仅如此,日央行认为2025-2026财年日本通胀均面临上行风险
。
往前看,随着薪资增速的上升,日本经济再通胀趋势可能仍有后劲,日央行后续或有继续加息的动力,为日元提供支撑。但是,我们认为日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收紧的节奏仍然会以不过分扰动再通胀进程为前提,甚至可能和(市场所希望的)内需推动的再通胀进程相辅相成
(参见《
日本,为什么“加息恐慌”目前可能是多虑?
》,2024/3/25)。近期日本经济动能仍在温和修复,特别是服务业:受全球制造业周期边际放缓拖累,7月日本制造业PMI回落至49.2,但服务业PMI大幅回升至53.4,仍位于较高水平,显示服务业复苏仍有较强动能(图表5)。同期,日本东京核心CPI同比回升至2.2%,后续仍将继续受到工资增速以及能源补贴退坡的提振,日央行也认为2024-2025财年日本通胀有上行风险。7月日央行的前瞻指引显示,日央行对加息的谨慎态度或有所转变,后续若经济延续再通胀趋势,日央行将进一步加息,日元套利交易的空间快速收窄,支撑日元(图表7)。
中期看,日本是否能如市场希望的那样,不依赖“弱日元”维持再通胀和企业盈利能力修复的态势,是日本进一步重估的“胜负手”
。
风险提示:日本经济恢复不及预期,日央行鹰派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