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铅笔道
铅笔道是不说谎的创投媒体,专注于原创真实报道,不卖广告、不卖软文、不卖培训、不做FA,报道对象主要为B轮融资前的早期创业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  一家AI SaaS公司获5000万融资 ... ·  22 小时前  
创伙伴  ·  欢迎你也加入创伙伴知识星球 ·  昨天  
铅笔道  ·  厦门杀出超级IPO:年入4亿,全国第九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铅笔道

传统招聘费时费力 基于熟人推荐的枣仁网获天使轮融资

铅笔道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7-05 09:33

正文

枣仁网 创始人黄少君


| 铅笔道 记者 玛依热


导语


2013 年,黄少君还在上一家公司 —— 奥康担任人力资源总监,负责公司招聘体系。 仅是公司邮箱,每天就会收到上千封简历。


每次面试,面试者都是排着长队。 一些求职人员甚至直接从外地赶来参加面试,可能一个五分钟的面试可能需要他们等待一天的时间。


而对于企业来说,高昂的招聘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 猎头每招一个人,最低也要 5 万元左右的费用。


在招聘领域打拼近 10 年的黄少君,萌生了帮助企业帮助求职者解决此类问题的想法。 他想利用人才悬赏招聘模式 , 以人才众包、资源共享的做法,将熟人线上推荐和平台经纪人线下 猎头式 专业招聘服务相结合,一站式解决企业急招、难招人才的问题。


截至目前, 枣仁网 注册企业用户数约 2000 家,个人用户约 3000 位,已上传简历约 10 万份,已匹配成功 200余 单。



: 黄少军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出走奥康创业


都说术业有专攻,但黄少军偏偏是个例外。


出身财务专业的他,一直对人力资源有浓厚的兴趣。 2006 年他来到奥康,从最初的招聘主管到最后的人力资源总监。工作 7 年,他着实了解企业招聘的痛苦之处。


通常,招聘人员在各大平台发布一个招聘岗位,就会收到成千上百份简历。


黄少君认为这类招聘方式很不靠谱: 其一,筛选简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二,企业想要的是匹配的人才,而不是冗多的简历,招聘的核心是解决匹配问题,量上来了,但体验大打折扣。


企业想要了解的是求职者真正的能力,但往往多数求职者的真实情况与简历大相径庭。 传统的招聘网站根本没办法满足企业的招聘需求。


枣仁网 团队照


其实,猎头也在做这件事儿, 但是黄认为招聘市场上人人都自称猎头,首先其专业性有待考证,其次动辄几万元的猎头费用,有些中小企业根本无力承担。


黄少君决定依靠多年的招聘经验自己动手创业,搭建一个针对企业招聘的人力资源平台。


2013 年年初,黄少君从奥康离职,踏上自己的创业路。 虽然人力资源招聘平台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商业模式,但已到中年,他不愿再冒险。


基于此,黄决定给先寻找一个熟悉的风险性不高的方向创业,有了一定营收之后再去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同年,他与此前共事过的同事成立 海德贝格人才咨询机构 ,主要为企业提供猎头及人力资源咨询服务。


欣喜的是,经过两年多时间发展,该公司获得了约 1000 万元左右的营收。 黄少军觉得时机到了,他开始探寻新的人力资源招聘创业方向。

搭建熟人推荐招聘平台



在对市场上现有的招聘平台分析后,黄少君渐渐明确了方向。


他认为大而全的招聘平台很难被超越,如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 他们客户资源多且流量稳定。


他觉得选择这个方向必死无疑,只有从垂直行业领域寻求机会。 而在他看来,最有效最靠谱的招聘就是熟人推荐,此举可以借用互联网线上推广快速为企业匹配合适人员。 这有可能是未来招聘模式的核心之一。


因黄一直在偏向时尚领域行业负责人力资源招聘,且他认为时尚类企业从业人员约 2000 万人,体量够大,故他还是想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为时尚类企业服务,如珠宝、服装、化妆品等。


去年 6 月,黄少君成立 枣仁网 利用人才悬赏招聘模式 , 以人才众包、资源共享的做法,将熟人线上推荐和平台经纪人线下 猎头式 专业招聘服务相结合,一站式解决企业急招、难招人才的问题。


枣仁网 页面截图


创立之初, 枣仁网 便于去年 9 月完成了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天使投资人。 彼时,团队也已组建完毕,进入产品研发阶段。


彼时,黄本打算开发移动端便于用户使用,但考虑到上传下载简历问题,还是选择以 PC 端为基础。 去年10 月,“ 枣仁网” 上线,在小范围的内测并修复部分Bug 后,今年4 月正式上线运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