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齐的公考常识
小齐的公考常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商业评论  ·  王传福大砍价,智驾杀破10万基准线 ·  12 小时前  
FT中文网  ·  《甄嬛传》为何经典? ·  13 小时前  
FT中文网  ·  从关税博弈看中企在墨西哥投资新方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齐的公考常识

【时政】2024年8月时政(一)

小齐的公考常识  · 公众号  ·  · 2024-09-15 12:00

正文

◆ 2024年 | 8月时政 ◆

八月时政(一)

小齐的公考常识




一、时政内容



1 )时政简述: 8 1 日出版的第 15 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2022 10 16 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的一部分《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

2 )重点强调:

①战略要求: 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

②两贯彻、四坚持:

Ø 必须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

Ø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Ø 坚持 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

Ø 坚持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

Ø 坚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

③军队四个现代化: 加快 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 ,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

④三个全面加强:

Ø 全面加强人民军队 党的建设 ,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

Ø 全面加强 练兵备战 提高人民军队 打赢能力

Ø 全面加强军事 治理 ,巩固拓展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果,完善军事力量结构编成,体系优化军事政策制度。

⑤三个有信心、有能力: 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

Ø 有信心、有能力 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Ø 有信心、有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提供战略支撑

Ø 有信心、有能力为 世界 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 《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


1 )时政简述: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 8 1 日公布。

2 )重点强调:

①总体要求:

Ø 明晰各方责任,落实依法参保: 落实公民 依法参加基本医保的权利和义务 ,引导公民增强 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意识和主动参保意识,推动 用人单位依法履行缴费义务 ,压实各级政府及部门责任,形成 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基层动员、单位履责、个人尽责 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Ø 完善政策措施,鼓励连续参保: 规范统一参保管理服务,完善 激励约束、分类资助参保 等措施,有效调动基层积极性,健全参保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参保局面。

Ø 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有感参保: 从参保登记、申报缴费、管理服务、动员宣传、绩效考核、待遇保障等多方面采取综合性举措,持续深化改革,提升医保服务便捷性、可及性和定点医药机构服务规范性,不断提高参保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②完善参保政策: 进一步放开放宽 常住地、就业地 参加基本医保的户籍限制。

Ø 特大城市、超大城市要切实落实持居住证参保政策,推动外地户籍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 在常住地 参加居民医保。

Ø 超大城市要 取消 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医保的 户籍限制 ,做好 在就业地 参加职工医保工作。

Ø 鼓励大学生在学籍地参加居民医保,落实参保相关政策,抓好大学生参加居民医保扩面工作。

③完善筹资政策: 推进居民医保缴费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保持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合理的比例结构。

Ø 对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符合条件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困难群众参保按有关规定给予 分类资助

Ø 落实从 失业 保险基金中支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的职工医保(含生育保险)费政策,并确保与参保职工同等享受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待遇。

Ø 支持职工医保 个人账户用于支付参保人员近亲属 参加居民医保的 个人缴费 及已参保的近亲属在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发生的 个人自付医药费用

Ø 适应就业形式多样化,研究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方式。

④完善待遇政策:

Ø 建立对居民医保 连续参保人员和零报销人员 的大病保险待遇激励机制: 2025 年起,对 断保人员再参保的,可降低 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对 连续 参加居民医保 4 的参保人员,之后 每连续参保 1 ,可 适当提高 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对当年 基金零报销 的居民医保参保人员, 次年可提高 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连续参保激励和零报销激励,原则上每次提高限额均 不低于 1000 ,累计提高总额不超过所在统筹地区大病保险原封顶线的 20% 。居民发生大病报销并使用奖励额度后,前期积累的零报销激励额度清零。 断保之后再次参保的,连续参保年数重新计算

Ø 2025 年起,除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外,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内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待遇 等待期 3 个月 ;其中,未连续参保的,每多断保 1 年,原则上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础上增加变动待遇等待期 1 个月,参保人员可通过缴费修复变动待遇等待期 每多缴纳 1 年可减少 1 个月 变动待遇等待期,连续断缴 4 年及以上的,修复后固定待遇等待期和变动待遇等待期之和原则上不少于 6 个月。


3. 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天气雷达观测网


1 )时政简述: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 8 1 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天气雷达观测网。

2 )重点强调:

①天气雷达: 作为探测大气中云雨状态及其变化的重要装备,天气雷达通过发射电磁波,利用云雾、雨、雪等降水粒子对电磁波的散射和吸收,来探测降水粒子空间分布、运动规律及物理特征等。天气雷达能时刻关注大气运动情况,精准捕捉强对流天气过程,与专业的气象算法和服务产品相配合,是强对流预警服务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有力支撑预报预警服务,筑牢 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②现状: 中国气象局所布设的天气雷达网已经有 20 多年的历史,从探测精度、探测范围、专业化气象算法和产品、业务应用流程等方面已形成一套成熟可靠的产品质量体系和应用体系。 目前天气雷达数量达到 546 部,全国天气雷达距地 1 公里高度覆盖率达到 43.6% 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天气雷达观测网

③发展: 预计到 2035 年,将在 年均降水量 400 毫米线以南 县级以上 行政区以及偏远的易受灾地区实现天气雷达 全覆盖


4. 《关于加快推进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的通知》


1 )时政简述: 近日,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的通知》。

2 )重点强调:

①村卫生室: 作为 最基层 的医疗机构,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 基础 ,是农村居民看病就 第一站 ,也是实现医疗保障服务的 “最后一公里”

②原则: 各地要按照“ 创造条件、优化流程、加强调度、应纳尽纳 ”的原则,通过多种途径,确保 2024 年底前 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有多个村卫生室的行政村 至少保障 1 个村卫生室 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确保医保服务 村村通 ,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③组织领导: 各地要按照“ 省级统筹、市级指导、县级主责 ”原则,上下衔接、部门协同,有力推动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相关工作。


5. 《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

1 )时政简述: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

2 )重点强调:

①目标:

Ø 2025 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相关标准和产品碳足迹标准出台实施,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并定期更新,相关计量、统计、监测能力得到提升,为 十五五 时期在全国范围实施碳排放双控 奠定基础

Ø “十五五”时期: 实施 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 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加强重点领域和行业碳排放核算能力,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制度,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Ø 碳达峰后: 实施 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 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碳中和目标评价考核制度,进一步强化对各地区及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的碳排放管控要求,健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行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推动碳排放总量稳中有降。

②具体部署:

Ø “十五五”时期,将 碳排放强度降低 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约束性指标 ,开展碳排放总量核算工作, 不再将能耗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

Ø 推动各地区结合实际开展碳排放核算,指导 省市两级 建立碳排放预算管理制度,按年度开展碳排放情况分析和目标预测,并加强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工作协同。

Ø “十六五”时期及以后,推动各地区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 刚性约束 机制,实行五年规划期和年度碳排放预算全流程管理。


6. 《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1 )时政简述: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 )重点强调:

①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扩大服务业开放 ,着力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以 创新 激发服务消费内生动能,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②挖掘 基础型消费 潜力: 餐饮住宿消费、家政服务消费、养老托育消费。

③激发 改善型消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