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养
以视频形式呈现优质育儿、父母教育内容,推荐高品质成长教育资源。助力中国新一代父母升级,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51好读  ›  专栏  ›  有养

因为孩子内向,小升初面试竟然只得0分?!

有养  · 公众号  · 育儿  · 2019-06-19 14:00

正文


现在的孩子真的很不容易,从幼儿园开始,想上学,除了成绩还要过五关斩六将进行面试。最近几周,各个地区的学校都开始新一轮的招生面试了,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面试要求,有的要求孩子至少会一门才艺,会小语种,要求孩子拍家里的汽车,更过分的要求家长学历至少是本科211院校毕业的!


前一阵引起热议的#小学面试家长需要带学历证书#的热搜刚平息,西安一家学校又因为面试问题上了热搜!



刚刚过去的周末,西安多所民办中学开始小升初自主招生面谈工作。面谈出成绩后,有多名家长反映,孩子在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面谈中,品德修养一项被判为零分,引发广泛质疑。



一位在自媒体平台发文的家长介绍,6月16日,孩子在进入考场约十分钟后结束了面谈,出来后哭着说:成绩说不出来,很耻辱。家长便没多问,直到当晚九点收到孩子的面谈成绩,“打开手机一看,我瞬间傻眼了——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说我的孩子面谈中品德修养一项为零分。”


这位家长说: “我当时大脑一片空白,一个12岁的孩子品德修养为零?为零是什么意思?依据是什么?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给孩子品德修养打零分,考虑过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吗?” 这位家长的遭遇并非个例,有多位家长表示自己孩子“品德修养”一项也是零分。


事情被家长曝光在网上后迅速发酵,全民热议,甚至冲上了微博热搜榜前10名。当地的教育局因此介入调查。


教育局调取面谈监控后,给出的回答是:“我们了解到的初步情况是,有孩子在回答品德修养一项的提问时一言不发没有说话,不说话面谈考官就给了零分。”



“那些喜欢独处,或是乐于自己一个人钻研的孩子,常常被视为局外人,甚至是问题儿童。而且大部分老师都相信,最理想的孩子应该是外向的,甚至是外向的学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是美国著名作家苏珊·凯恩在TED演讲《内向性格的力量》中所说的话,也是许多人的固有偏见,甚至把孩子得0分全部归因于孩子内向的性格,可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心理类型学》一书中详细阐明了内向和外向两种性格类型,他把内向和外向称之为「内倾型」和「外倾型」性格。



所谓「外」和「内」,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能量的获得,是通过从外部世界的刺激获取,还是从内心的精神世界获取。

外向型人格喜欢与外界的人、事、物接触,看重事物的体验和经历,通过直接的从事活动和语言交流,获得信息与能量。

而内向型人格则喜欢在头脑内安静地思考来加工信息,看重事物的概念和意义,倾向于从内部世界获得支持。


其实不管是内向还是外向,客观上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是人们在感官反应、行为偏好和思考方式上有所不同罢了,不需要去「纠正」。


现代社会人们更偏重于「外向型人好」的观念,其实来源于能力的展示;而我们需要区分的是, 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但性格更多是天生的,一些极端内向或外向的性格都可以靠后天能力的培养进行调适。



不管是 「内倾型」和「外倾型」性格, 我们应该遵循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有意引导, 培养孩子后天的能力。


1.父母树立榜样

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教育无他,唯有榜样和示范”1 0岁左右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前期,这时候越是让他打招呼,越容易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所以父母需要做好示范,比如亲戚朋友聚会时,父母先打招呼,并进行介绍;父母做了,孩子就会看在眼里并学习。


2.创建社交氛围

比如,周末的时候多约着孩子的几个同伴的家庭,进行家庭聚会或是野餐,这是一个特别好的社交氛围。大人们聊天的同时孩子们也在进行社交,而固定伙伴的环境也非常有利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加快适应环境的时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