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师范大学师英爱心社
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北京师范大学师英爱心社,专注公益,我们在路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经济新闻  ·  优惠结束,DeepSeek涨价! ·  昨天  
木木说卡  ·  2025年申卡指南! ·  4 天前  
澳門政府消費者委員會  ·  【供參考】嬰兒奶粉非處方成藥3項專項物價調查 ·  3 天前  
澳門政府消費者委員會  ·  【供參考】嬰兒奶粉非處方成藥3項專項物價調查 ·  3 天前  
常州日报  ·  -6℃,有严重冰冻!常州开启“速冻模式” ·  3 天前  
常州日报  ·  -6℃,有严重冰冻!常州开启“速冻模式”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师范大学师英爱心社

青春榜样 | 十佳大学生李安祺师姐采访

北京师范大学师英爱心社  · 公众号  ·  · 2024-02-28 13:56

正文


本期采访,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地理科学学部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李安祺师姐。她连续三年学业与综测成绩位列专业第一,拥有13段学生工作经历,广泛参与社会实践、科研竞赛并屡获佳绩,最终在北京师范大学第24届十佳大学生的评选中脱颖而出。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师姐在学习、竞赛、科研以及学生工作等各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汲取榜样力量,助力自我成长。

本期分享干货满满,不容错过!



开启慢慢的干货!


01

学习经验

Q

1:师姐在过去三年中取得了非常优越的学习成绩,可以与我们分享一些学习的方法技巧吗?

A

优秀谈不上啦~作为一名理科专业学生,我个人认为自己在数理课程方面的学习经验是值得与大家探讨的。

1.建立知识网络。 我在学习时会注意体会公式、定理之间的联系,建立起自己的数理学习网络,通常会形成表格或脑图帮助自己梳理。

2.学会自主学习。 我自己阅读的能力要好于听力,因此我课后总会将每节课程对应的课本逐字阅读一遍,再完成每个章节对应的作业,以此来对课上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查缺补漏。

3.习题巩固知识。 我们需要在理清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寻找习题来练习。课内习题是基础,可以用表格把每个课程模块的习题类型总结出来。期末复习时,每种习题做一道典型例题。建议也可以收集一些考研题目来熟悉知识。


Q

2:师姐在“世纪农丰杯”大学生乡村国土空间价值提升规划设计大赛和“国地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自然资源科技作品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可以讲讲自己的备赛过程经验吗?对于想要参加这些竞赛的同学,师姐可以给一些准备等方面的建议吗?

A

我获奖的竞赛大多是完成设计方案或论文写作类型的,有时是队长有时做队员,一般是我们主动联系老师担任指导教师,然后团队队长每阶段发布任务、设置ddl让大家完成,并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我的一些竞赛准备思路大致如下:

(1)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或邀请老师讨论。 将自己的进展及时发给指导教师过目,以此来扎实地推进竞赛准备,确认每一步没有大的问题。

(2)对于团队竞赛,队长要注意分解任务,将ddl放短,甚至预留出队员可能拖ddl的时间。 如果时间到了,进度没有做出来,队长要提醒队员并询问原因。

(3)向往届优秀的获奖作品学习。 一般竞赛官网或官微都会有往届优秀作品,我们可以见贤思齐。





02

学生工作

Q

3.师姐不仅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还担任宣传委员、学生会主席等职务,师姐可以分享一下实现学习和学生工作平衡的经验吗?

A

我身边的很多同学都能将课内学习和学生工作平衡啦~我觉得一个人改变他的状态是最难的。比如说我们在休息的时候很难下定决心去工作,工作起来就非常想把事情做完。我在大学前三年的时间里面学习、学生工作、科研的任务基本可以做到无缝衔接,就是按照ddl一个一个去做就差不多排满了,这样就保持了基本连贯的工作状态。我的主要时间管理策略是:

(1)利用碎片时间。 学习任务,如作业、汇报等,以及科研任务对于思考(清醒的大脑)的要求程度是比较高的,这些工作我会在我思维比较活跃的早上,找大块时间集中完成。而学生工作一般会用碎片的时间完成,比如课间。

(2)不要想把事情一下子做得完美。 比如我写一篇学生会的新闻稿,我今天的任务就是先不考虑措辞等等,把它写完,哪怕是流水账,然后第二天找个时间打磨语言、添加插图。这样效率会比较高。

(3)在不同的学生工作岗位上学习。 我们参与学生工作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的过程,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积累一些高效办公的经验,比如腾讯文档(注意工作保密性要求)、群接龙、“哪天约”小程序的使用等,之后在不同的岗位上融汇贯通。


Q

4.师姐可以分享一下组织学生活动,与人沟通交流等方面的经验技巧吗?

A

我认为举办活动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四个方面:

(1)主题与形式: 从学生主体出发。分析活动的受众,思考一下你作为一名同学会不会参加这个活动,对活动有哪些期待,从而完善现有方案。

(2)择时宣传: 在合理时间开展活动宣传,提前7-3天为宜,太早同学们会忘记,太晚同学们来不及规划时间。

(3)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者要抓活动每一个环节,比如先推动教室预约,明确教室约好,这一步完成才能发活动通知、宣传。如果管理者放松管理,宣传部门忘记了活动宣传的事情,而活动策划部门只是在等待通知,就会导致活动延误。

(4)活动时间: 不要和考试(期中、期末)赶在一起。同时避开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保证活动参与度。

沟通方面,我认为有两个可以注意的小点:

(1)表达: 在交流时尊重每一位同学,注意谦虚和友善的态度。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活泼可爱的表情包。

(2)分工: 部门或学生组织管理者在群里分配任务,让大家选择。保障每个人的工作量接近,且大家知道各自的工作量,同时明确ddl,使大家能感觉到公平。这样同学们有更强的工作积极性。


Q

5.师姐是怎么慢慢在科研中找到兴趣的呢?

A

感恩于我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大一时,我阅读了新生导师推荐的几本专业书籍并做了读书笔记,开始觉得地理学领域有很多有趣的问题。在大二时,我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了更深入广泛的文献检索,同时经常向老师请教,逐步细化了自己感兴趣的点,最终确定了自己的本基选题。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过程也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相关的领域,自己的兴趣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和调整。




03

科研方法

Q

5.师姐主持了国家级的本科生创新项目,可以给低年级的同学们一些入手科研的建议吗?

A

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本科生着手科研可以这样开始:

1.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做到了解研究方向的来龙去脉,明确自己的工作在这个领域的定位。

2.积极主动联系导师,不要等老师催促。

3.参与老师的组会,积极了解研究生师兄师姐的工作,倾听老师对于这些工作的意见,明确自身需要注意和改进的点。


Q

7.师姐有什么科研的方法技巧可以与我们分享一下吗?

A

我也是努力在科研道路上探索的小白啦,一些小的思考和大家分享~

1.培养批判思维。 我们需要自己主动发现和思考问题,在阅读过别人的论文后,我们可以停下来,自己回想一下这篇文章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思考他们的不足和问题在哪里,我们的研究和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有怎样的突破。

2.大家如果发现通过数据库检索英文文献不太顺利的话,可以在 微信“搜一搜” 查找你文章选题相关的关键词,这时会出现很多科研公众号的文献推送文章,我们可以依托这些推送快速检索英文文献,找到链接下载原文。


Q

8.师姐是怎么慢慢在科研中找到兴趣的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