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家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知名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平台聚集数百万优秀创业者、资深PE/VC、投资银行家、上市公司及实业高管、专家学者等,致力于构建起资本、产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生态服务体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秦皇岛晚报  ·  【中国好手艺117】铁艺灯笼 ·  2 小时前  
秦皇岛晚报  ·  【中国好手艺117】铁艺灯笼 ·  2 小时前  
古典文献学微刊  ·  编辑·手记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家

宝马股价大闪崩!

投资家  · 公众号  ·  · 2024-09-12 20:36

正文


作者 | 笔锋
来源 | 正商参阅(ID:zhengshangcanyue)


宝马这次是真“刹车”了!


近期,豪华汽车品牌宝马突然宣布, 全面下调 2024 财年业绩预期 包括交付量、息税前利润率和资本使用回报率。


消息一出,整个欧洲汽车股市场仿佛被按下了恐慌按钮,股价纷纷跳水。宝马的股价更是一度跌近 10% 创下 2022 3 月以来的最大盘中跌幅。


梅赛德斯 - 奔驰、大众汽车、保时捷、雷诺 等其他欧洲车企也 未能幸免,纷纷跟跌。 这一连串的股价波动,无疑让投资者们感到了市场的寒意。


技术问题导致部分 汽车停产 ,以及亚洲主要市场的 需求持续疲软 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宝马不得不重新评估其业绩前景。


这一脚刹车,不仅让宝马自己减速,还让整个欧洲汽车行业感受到了震动。 股价的集体跳水,不仅是对宝马自身挑战的反映,也是对整个行业未来趋势的一次集体投票。


01

召回超 150 万辆汽车


这一切的导火索,正是宝马近期因为大陆集团生产的 刹车系统出现故障 而在全球范围内 召回超过 150 万辆汽车 的事件。


此次召回事件的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波及全球,包括北美、欧洲以及中国市场。


不仅涉及了 宝马 X 系列、 5 系、 7 系、 MINI Cooper 等多款车型, 而且故障车辆的生产 时间跨度从 2022 6 月一直延伸到 2024 8 几乎涵盖了宝马近两年的全部生产周期。


宝马也承认, 预计与召回相关的费用,将达到数千万欧元。 这对公司的利润率,无疑是一次重大打击。


在汽车行业,召回是常见但也是最昂贵的质量控制问题之一。对于宝马而言,这不仅是一笔巨大的直接成本,还可能伴随着品牌信誉的损失和市场信心的下降。


目前,宝马正在评估是否可以 向供应商大陆集团索赔以弥补部分损失。


这一行动如果成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宝马的财务负担,但同时也可能暴露出供应链中的风险分担和合同条款问题。


但无论索赔结果如何,宝马都需要面对由此带来的生产延迟、销售下滑和客户信任度下降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由于召回事件的 财务压力 ,宝马不得不下调 2024 财年的 销售和盈利目标 将营业利润率预期从 8% 10% 降至 6% 7%


这一调整,不仅是对召回事件影响的直接回应,也是对当前汽车市场环境变化的一次重新评估。


这次业绩预期的下调,与技术问题密切相关,尤其是涉及到宝马汽车的集成制动系统( IBS )存在缺陷。


02

大陆集团的“锅”?


宝马的技术“刹车”背后,大陆集团的“锅”?


宝马再次陷入舆论漩涡,这次是因为其制动系统供应商 大陆集团提供的 IBS (集成制动系统) 出现故障,导致 全球范围内 150 万辆汽车面临召回。


这不是宝马第一次因为供应商问题而“背锅”。


此前的“减配”风波,同样让这家豪车巨头颜面 尽失。如今,线控制动系统的安全性再次成为公众质疑的焦点。

这次出问题的 IBS 系统,属于线控制动系统,也就是把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换成电子制动系统。线控制动系统 虽然有很多优点, 比如响应更快、更精准, 但也存在安全隐患,一旦电子元件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简单来说,就是刹车系统出了问题,可能导致刹车失灵,车失控!


如今,当这套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重大缺陷时,作为整车制造商的宝马不得不站出来承担责任,宣布大规模召回受影响的车辆。


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 为什么供应商的错误最终由主机厂来买单?


首先,从法律责任角度来看,尽管技术是由供应商提供的,但最终产品是由主机厂出售给消费者的。因此,无论问题源头在哪里,主机厂都是直接面向市场的一方,承担着最直接的责任。


消费者不会去区分故障是出现在哪个环节,他们只认准品牌 —— 宝马。


在汽车行业,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而供应商的技术问题直接影响到整车的性能和安全。


其次,从品牌影响的角度看,宝马的品牌形象与产品质量紧密相连。


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即便根源在于供应商,受损的依然是宝马的名声。 这不仅关乎短期的销量损失,更重要的是长期的品牌信誉。


最后,从市场反应来看, 消费者并不关心技术细节或供应链上的分工,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安全和利益是否得到了保障。


在汽车产业高度分工合作的今天,宝马与大陆集团的合作关系本应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但此次事件的发生无疑打破了这种信任。


对于宝马而言,这次事件不仅是一次公关危机,更是对其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验。


豪华品牌的光环之所以耀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消费者,对这些品牌寄予了极高的期望。


当宝马这样的品牌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消费者的信任自然会受到动摇。尤其是在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今天,负面消息几乎可以瞬间传遍全球。


对于已经购买受影响车型的消费者来说,他们需要将车辆送回经销商进行维修,这不仅增加了他们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也影响了他们的出行计划。


对于潜在的购车者来说,这次召回可能会影响他们对宝马品牌的信任度,从而影响他们的购车决策。


03

BBA 销量全线崩溃


宝马、奔驰、奥迪(简称 BBA )销量全线崩溃,这一现象在 2024 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宝马 2024 年上半年的销量同比下降了 4.3% ,净利润下滑 14.6% ,这一趋势,在奔驰和奥迪身上也得到了体现。


奔驰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 20% ,息税前利润下滑 25% ,而奥迪则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 9.5% ,营业利润下滑 42% ,销量下滑幅度更是达到了两位数。


这些数据,直观地展示了 BBA 在全球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面临的严峻挑战。


曾经, BBA 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持续攀升,成为豪华车市场中的佼佼者。但近年来的市场表现却似乎遭遇了 “寒冬”。 豪华车市场的整体增速放缓,其销量也随之出现下滑。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 奔驰面临着与宝马相似的困境。 一方面,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本压力使得奔驰在定价上失去了优势;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奔驰品牌的忠诚度也在逐渐下降。


作为 BBA 的一员, 奥迪也未能幸免于难。 在中国市场,奥迪面临着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以及传统豪华汽车品牌的竞争压力。


此外, 奥迪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并未带来预期的销量增长,反而导致了成本上升, 销量下滑幅度更是达到了两位数。


中国市场的表现,对于BBA 来说至关重要。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中国市场对 BBA 的业绩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当前的全球汽车市场中,中国的地位无疑是举足轻重的。对于宝马、奔驰和奥迪这三个德国豪华汽车品牌来说,中国市场的表现直接关系到它们的全球业绩。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夺更多的份额, 豪华车品牌纷纷采取降价策略,掀起了一场“价格战”。 宝马也不得不加入到这场混战之中。


虽然短期内这种 “以价换量” 的策略确实能够带来销量的增长,但从长远来看,却对品牌价值造成了损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