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书展:
来自西安碑林的国宝守护人带你穿越碑林,重回汉唐
碑林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可以说,如果掩去碑林名碑,几千年的中国书法史将只剩下一堆残编断简。
走进碑林,一块块沉默的碑石,虽无言,却承载着华夏民族绚烂的历史与文明。
这些碑石聚在一起,就是一部立体的中国书法史,是一座儒家文化的图书馆,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档案库,也是汉唐雕塑凝结的永恒史诗!
2017年底,“一席”第481期邀请到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院陈根远演讲,当期节目做了一篇名为“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书法史如果掩去这些名碑,将只剩下一堆残编断简”的推送,引起热议,一天点击量超过10万+。
2018年开始,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讲解员杨烨不知不觉成为了“网红”。
他没有微博也很少上网,但网上关于他的“传说”却很多,还有游客为他建粉丝圈和微信群。
网友在旅行攻略里写着——“文昌门里有个碑林,碑林里有个杨烨,杨烨讲解把我们带回了历史。
”
2019年10月,陈根远和杨烨两位国宝守护人联手,合著的《藏在碑林里的国宝》,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这本由郑岩、郦波、河森堡联合推荐的图书,刚上市就受到热捧,一个月之内就重印了。
2019年11月29日下午15点30分,作为本次天府书展的重头活动,陈根远老师将来到成都世纪城会展中心1号馆,在现场和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
陈根远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也是著名的古籍碑帖研究专家和收藏家,潜心“碑林”数十载,在他旁征博引、生动形象地讲述下,“碑林”里那些沉默的巨石,展开了一幅幅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
活动现场,他讲和大家分享千年碑林历史上的一些小故事,带大家穿越碑林,重回汉唐。
作为一名收藏大家,陈根远老师还带来了他收藏的颜真卿《争座位帖》珍稀拓本,成都的读者可以一饱眼福。
作为西安碑林博物馆的001号讲解员,杨烨在业内被称为专家型、学者型的讲解员。
他在千块碑刻之间,一解说就是近20年。
动辄几十万字的石碑石刻,他都如数家珍,也成了很多网友们心目中的文化网红。
杨烨说,古代碑文中找到的是我们的来历,现在的人要利用好这些文化,才能产生文化自信。
天府书展上,《藏在碑林里的国宝》的另外一名作者,“网红”讲解员杨烨,也将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带领大家畅游西安碑林,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据悉,活动现场还安排了读者互动和作者签售环节,举办方还设置了现场拓碑体验,可以实地感受把“碑”变成“贴”的经历,本次活动将由ZAKER成都全程直播。
《藏在碑林里的国宝》一书历时3年打造,全书附赠别出心裁的《碑林寻宝图》,由陈根远、杨烨讲述国宝故事的200分钟音频,从唐玄宗李隆基《石台孝经》集字的帝王书法“朕略萌”书签。
解读铭刻于历史顽石的故事,确认穿透过时空迷雾的眼神。
正如中央美院教授、著名美术史专家郑岩所说:
“碑林历代棰拓连翩,墨色氤氲,素有“墨洞”之称。
两位碑林人凭借其深厚的学养,以深入浅出的文字,细细讲述碑林国宝的故事,如数家珍,使得这处底蕴深厚的文化墨洞,在我们面前放射出灿灿光焰。
”中国国家博物馆讲解员、微博红人河森堡也说:
“讲解员是一个小学文化水平就能做,但大学教授都未必能做好的工作。
在极大的自由度中能够沉淀和表达出多少精彩内容,完全要看讲解员的热情和才华。
看完这部书,我觉得碑林博物馆能有杨烨老师在,对观众对博物馆都是一件幸运的事。
”
想听更多有趣有料的故事,欢迎在11月29日下午3点半,来到成都世纪城会展中心1号馆2号活动区,与国宝守护人陈根远老师一起穿越碑林,重回汉唐。
业务联系电话:15899791715
————中国书法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热点,传播最及时的书画资讯;
坚守传统,打造专业书画权威平台。
投稿及广告推广合作请联系:
廖伟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经典
(直接点击标题可进入浏览)
书画高清资料
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倾仰情深——赵孟頫手札高清大图全集
起居佳胜——苏轼手札大全
虽远为慰——王羲之传本手札墨迹十三帖
极感远意——黄庭坚手札大全
名家访谈
【对话名家】補砚斋访谈录
【名家面对面】系列专访之一 —— 石开先生访谈 (上)
【名家面对面】系列专访之一 —— 石开先生访谈 (下)
经典专题
《石渠宝笈》特展布重量级展品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