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飞得越高,摔得越惨。与极高的预期相对的,是影片上映后观众的失落。
毋庸置疑的是,耗费4年心血打造的摄影基地并没有枉费,电影画面美轮美奂,高饱和的色彩、极乐之宴的华美、李白的神韵,都在竭尽全力地塑造陈凯歌对于两千年前盛唐的臆想。延续《芳华》热度的美男子黄轩,流量小生刘昊然,均自带巨大票房吸金能力。但这些,都难以掩盖一个事实:陈凯歌越来越不会讲故事了。
上世纪80年代《黄土地》一鸣惊人,陈凯歌在中国影坛的地位便已铸立,这部第五代的发轫之作至今被看作中国影坛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到《孩子王》、《边走边唱》,陈凯歌一次比一次深远,一次比一次富有诗意的表达着个体与集体对话时的怅惘与失落。直至《霸王别姬》,彻底爆发,戛纳金棕榈的奖杯捧回了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曾经开荒拓土的第五代无一例外的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国家放手、市场检验、自负盈亏……曾经因视听语言颠覆起家的第五代,很难再置市场而不顾的进行影像艺术表达。坚守还是迎合,成了横亘在这批人眼前的两难选择。
《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一部又一部炮制好莱坞重磅炸弹的影片最终都以尴尬收场。
一次次的试错,张艺谋、田壮壮都已成功转型,但陈凯歌,似乎还在挣扎。
无论是《无极》、《赵氏孤儿》还是《道士下山》、直至今日的《妖猫传》,陈凯歌几乎所有的作品都饱含对意象的追寻,写意写情高于叙事之上,用隐晦的意象抒发内心的文人梦想,自顾自的执着于知识分子的反思,再用商业的外壳包装,一碗又一碗夹生饭和盘端出。
超高期待之下,记者在影院出场时,身边环绕的是满地叹息:不古不今、剧情拖沓、台词尴尬、混血演员的违和感等评价不绝于耳。
显然与2015年的票房黑马《捉妖记》不在一个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