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伊思爱情顾问
伊思情感是中国最大恋爱婚姻情感服务品牌,服务全球华人。每日精彩微课程,学习爱的方法,私人情感教练全天指导,帮助你收获幸福!官方微博:伊思情感,官方网站:http://www.reverselove.com,与伊思情感携手,真爱陪伴你一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莓辣MAYLOVE  ·  2.5 脱脂牛奶比全脂牛奶更致痘 ·  18 小时前  
于小戈  ·  再见,大S ·  3 天前  
于小戈  ·  老外玩得可真够开的 ·  4 天前  
槽值  ·  网易沸点工作室多岗位实习生招聘中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伊思爱情顾问

张亮反对女儿亲嘴:我们到底有多需要性别教育?

伊思爱情顾问  · 公众号  · 两性  · 2019-11-30 17:30

正文

01

综艺《新生日记》里的一个片段上了热搜。

新手爸爸姜潮向张亮请教育儿经,张亮谈到女儿最黏他,两个人随即开始讨论教养女儿的问题。 

张亮立刻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说:(女儿)不能亲嘴。

他后来补充道:“如果是女儿的话,还是要教给女儿一些自我保护意识,我现在亲她要么是亲她的手背,要么是亲脑门,我觉得女孩还是从小应该给她养成这个自我保护意识吧。” 

即使是父母和儿女之间,也应该明确性别的界限。 

张亮的这几句话,很快得到了广大网友的支持。 

表达爱意的方式有千千万万种,不是只有亲吻才是爱孩子的表现。

性别的教育应该要从小抓起,作为父母,本身就有培养孩子性别意识的责任。 

今天,桌子想要和大家谈一谈性别教育,主要从三点来谈一谈性别教育的重要性。

男女有别,是性别教育的第一步

韩国有一档为观众和明星嘉宾解决苦恼的脱口秀节目,有一位高二女生曾经去现场求助,她吐槽自己的父亲。说父亲对她过度的身体接触,吓得她经常不敢回家。 

据她所说,在家里只要和父亲四目相对,父亲就会过来亲她,并且不是那种简单的碰触,是用舌头舔她的脸;

如果和父亲坐在一起看电影,父亲一定会和她脸贴着脸,中间还会偶尔摸着她的肚子吹气;

在厨房刷碗的时候,父亲甚至会伸手过来摸她的屁股......

更荒唐的是,因为女儿拒绝让父亲帮自己洗澡,还被父亲责骂为不懂事。 

在父亲的理念里,女儿的身体就是我的身体,而作为三个女孩的母亲,竟然也觉得这是很正常的行为。

无独有偶,去年中国发生过这样一起事件: 

一名男子在高铁对一个女孩儿“又亲又摸”,并且不断撩起女孩的衣服,抚摸、亲吻她的背部、脸部、颈部,还将手伸进女童的裤子里。

过程中,女孩还说“爸爸,我疼,你不要又摸我屁股了……”

女孩的妈妈和外婆就坐在邻座,但她们一直都在低头玩手机,均未阻止父亲的行为。又或许是,她们认为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是父亲在女儿面前,母亲在男孩面前也是会经常犯错。 

长春一个男孩就曾经跟着妈妈姥姥一起去澡堂,因为身高超过90厘米被拦在女浴室门外。

对于管理方关于孩子性别的说法,她们则坚称男孩还小,根本没有性别上的意识,是大人的那些想法太过龌龊。 

其实对于大人还好,最重要的是对男孩心理上造成的冲击,从小在澡堂看惯了女性的裸体,这对他的性别心理塑造有重要的影响。 

还有很多的妈妈,为了省事,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换衣服或赤裸着身体是丝毫不避讳的,甚至有的上厕所都不喜欢关门。 

她们有的刻意给男孩穿上裸露生殖器的裤子,或者干脆不穿裤子,在异性面前也不避讳,美其名曰不要压抑男孩的天性。 

这些父母都犯了一个同一个错误,既认为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生出来的,亲人之间是不需要性别界限的,可是这样伤害最深的是孩子。 

中国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儿大避母,女大避父。 

不论是多么亲近的关系,在性别面前,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界限感。 

如果父母率先破坏了这层界限,很容易让孩子对于性别的认知发生混淆。甚至会给她造成一种误导,让她以为异性之间这样的亲密是正常的。

如果孩子认为大人这样对自己是正常的,或者自己不去避讳和他们的亲密相处,给了坏人可趁之机,小孩子的性侵和猥亵的事件就很容易发生。 

在《“女童保护”2018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有这样的一组数据: 

2018年曝光性侵儿童案例317起,受害儿童逾750人,其中女童占比超九成。 

750余名受害者中,80%的儿童不满14岁,最小的孩子还只有3岁,并且在这份报告中,熟人作案的比例高达七成! 

这些孩子被侵害的时候,自己是没有多少意识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很弱,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受到了侵害。 

2017年,某车站候车室内,一个大男孩抱着小女孩并且把手伸进她的衣服里,停留在她胸前。

小女孩的父母就在一旁,却都没有阻止这个男孩的行为,或许在他们眼里,这也只是他们感情好的表现。 

重庆某医院,一名男子让女孩坐在自己身上,然后把手伸进女孩的裤子里,而女孩全程都在低头玩手机,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被人侵犯了隐私。

而后被证实,这名男子正是她的姑父。 

这只是女孩,很多人觉得男孩没有什么必要,但其实男孩因为被忽视被侵害的比例更高。 

香港护苗基金会发布了《高中生的性知识普查情况2012》,男性受到侵害的总数比女性高了41%,男孩受害的比例则大约为13%。也就是说差不多每7个男孩中有1个曾经遭受过性侵。

许许多多的猥亵和侵害就是发生在熟人之间,也是在孩子懵懵懂懂的时候发生的。

孩子没有性别意识,父母没有给他们树立性别意识,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身体受到了侵害,更加不懂得应该加以反抗。

在我们犹犹豫豫,不知道要不要给孩子普及性别教育的时候,早就有人暗中盯上了你的孩子。

你嫌性别教育太早,而他们不会嫌你的孩子太小。

02

我猜,你的身边一定有这样的父母,很想要女孩却生了男孩,于是给他穿上女孩的裙子,蓄起长发,当女孩来养。 

很想要男孩的呢,于是给女孩起一个男孩的名字,把头发剃掉,穿男孩的衣服,皮肤晒得黝黑,当男孩来养。 

家长对这样的行为乐此不疲,还要拍照留念,他们觉得孩子小,不明白什么,长大之后自然就好了。

可是家长这样满足自己私欲的行为,会一直留在孩子的潜意识中。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大约在3岁左右就有了性别意识。

可是家长却刻意去模糊孩子的性别,这样只会给孩子造成性别认知障碍。

《双喜周刊》收到过一封求助信,发信人自称小宇,是个男孩,今年21岁,是某医学院大三学生。

有一次妈妈无意中看到了他移动硬盘内的文件,发现了他真实的性取向,一场家庭危机就爆发了。 

而小宇之所以会变成这样和自己的童年有很大的关系,妈妈非常懊悔自己在小时候把他当做女孩来养。 

男孩当女孩养并不是改变性取向的唯一因素,但这种性别误导,确实是很多人性取向发生改变的原因之一。

说孩子小,不需要性别意识,不过是在自欺欺人。 

说一个加拿大的真实故事,布鲁斯在生下来的时候,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把自己整个生殖器给烧掉了。 

因为条件的限制,父母没有给他植上男性的生殖器,反而是把睾丸切掉,装上女性的外阴,并改名为布兰达(Brenda)。 

他是双胞胎其中之一,本来是两个男孩,却变成了一男一女。

刚开始是没有什么,他们给他服用女性激素,希望把他养成一个女孩,她也确实越来越像女孩。 

你看,本来是双胞胎的两个男孩,另外一个确实像女孩。

后来,布兰达在进入青春期后,产生严重的性别认知障碍,无论是行为还是思想,他其实更像一个男孩,喜欢打架,喜欢男孩的玩具,不喜欢和女生玩。 

但是,他又是一个女孩的身体,他完全分不清自己是女孩还是男孩,在青年时期他就有了自杀倾向。 

后来父母告诉他真相,他也改回了自己男孩的身体,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大卫”。

再后来,他也确实结婚了,还成为三个孩子的继父。

但是,童年的噩梦却缠绕了他一生,他一直活得很痛苦。 

在38岁的时候,他开车到超市的停车场,用一把猎枪对准自己的头部,结束了自己年轻生命。

先天决定的性别并不是后天可以轻易改造的,家长刻意混淆孩子的性别,只会对他的心灵造成难以扭转的伤害。

性别认同是个人的选择,不该被干涉。

03

同性恋有很多是先天性就决定了,但还有很多和家庭、童年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重点强调,这里只是分析现象,并不是歧视同性恋,各个人群之间应该相互尊重) 

在知乎上有人问,童年的经历对性取向有没有影响? 

答案很多把源头指向父母,父母吵架,父亲缺席等等。 

一个匿名网友A说:

本人男,爱好男,从小家境不错,但父亲早出晚归,甚至不归,俩人几乎没有交流,甚至在我潜意识里,父亲仅仅是充当赚钱的角色,从小就觉得自己缺失了父爱。
我还有亲姐姐一枚,大我9岁,对我甚好。这样就导致我从小和男性接触的机会比较少。
我一直渴望能有一个男人,比我高大宽广的那种能让我依靠一下……

一个匿名网友B说:

本人女,爱好女。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爸爸懒散基本不工作,目测有外遇嫖娼之类,家暴,还好不抽烟不喝酒,打我妈也会打我。
我十分讨厌我爸,不愿意和他单独呆一个屋子,甚至内心很抗拒,内心一直告诉自己不应该喜欢男生……

外国的一个研究团队曾经研究过这样现象,并取得里程碑式的结果,研究员Biebe说:

典型的同性恋家庭三角关系模式,是母亲与儿子紧密结连,且较家中冷漠的父亲强势、弱化其地位,如果父亲很冷漠,且对家庭怀着敌意,则情况更严重。 

西方有句古话,Every gay has a dad issue(每一个男同都有一个缺失的父亲),话说的很绝对,但还是有一定道理。

父亲缺席或者冷漠,母亲和孩子紧密联系,在家庭里面过度付出,这是很多中国家庭的现状,这样就会导致孩子出现问题。 

为什么很多人总是说现在的社会,男人越来越娘,女人越来越像男人,其实很多问题可以从源头上找到。 

在性别教育方面,其实父亲发挥的作用比母亲要大,男孩要从父亲那里学到男子汉的气概,而女儿要从父亲那里获得对异性的好感。 

而父亲如果是缺席的,或者是极度失败的,他的子女在择偶和性取向方面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之间相爱,然后再一起去爱孩子,让他看到自己将来幸福的模样。 

孩子常常被认为是父母最好的礼物,父母们也常常觉得孩子是属于自己的,但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是应该成为他的榜样,告诉他们男女有别,给他们男女不同的养育方式,再让他们看到男女之间最好的榜样。 

性别教育来源于父母的配合,有了父亲和母亲的对比,孩子才能更清晰地理解男性和女性的意义。 

孩子的性别教育真的很重要,如果你爱孩子,就一定要对他进行性别教育。

扫码收听你的专享课程:

女生专享课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