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懒熊体育
从商业财经角度来解读体育事件,还原一个好故事。体育不单是比赛,背后涉及公司、版权、商业竞争等资本故事。懒熊致力于打造体育商业第一媒体,让用户在这里读懂体育产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体坛周报  ·  热议 | ... ·  3 天前  
体坛周报  ·  热议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懒熊体育

为何国际奥委会主席乃至候选人,还没出现中国人?|观点有效

懒熊体育  · 公众号  · 体育  · 2024-10-02 14:00

正文


之前我写了一篇关于国际奧委会新任主席竟选分析的文章延展阅读:国际奥委会新主席竞选名单公布,后来有网友特别希望我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国际奥委会主席。为何多达7个主席候选人居然都没有一个中国人?要想成为国际奥委会主席,需要具备什么资源、能力和优势?这些问题其实在我们的奥林匹克研究圈内是常识,或者说至少是绝大部分人了解的事实。但是在目前这样一个看上去信息爆炸然而反智的自媒体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我感到还是有必要讲一讲这个问题,让更多的人了解什么人才能当、怎样才当得上国际奥委会主席?

国际奥委会成立之初,为推动希腊举办首届奥运会,维凯拉斯作为希腊诗人,担任了首任主席(1894到1896年)。从那时起至今,已有九任主席,包括即将卸任的巴赫。巴赫将于明年六月离任,而新一任主席的选举将于2025年3月21-24日在希腊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会上进行,继而在六月份接替巴赫上任。此次选举共有七位候选人,对此我感到失望。原因在于,与往届相比,本届选举的局势更加扑朔迷离,或者说充满了不确定性,主要原因是候选人的整体实力、资历和资源太弱。

参选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先决条件

一些自媒体炒作郭晶晶、刘国梁、蔡振华等人可能成为国际奥委会主席,这反映出他们缺乏基本常识,或者可能是为了吸引流量。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基本条件是,首先必须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然后才有资格参选。这是一个基本的资格要求。无论个人成就多么突出和实力超群,如果没有国际奥委会委员的经历,就无法参选。类似私人贵族俱乐部性质的国际奥委会就是这样制定规则,大家可以不认同,但必须遵守。没有国际奥委会委员任职资格的众多被人炒作的候选人,怎么想也是不可能实现这个机会的,这也是我觉得那些没有底线、疯狂炒作的自媒体特别令人无语的原因。

参选国际奥委会主席的时间限定

此次新主席选举的七位候选人中,有四人按照常规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任期,可能无法完成国际奥委会主席的第一任期八年。这反映出国际奥委会本身也存在一定的混乱,资格审查相对宽松,或者可以说叫放任,所以有了这四位年龄偏大的委员进入竞选名单。他们作为1999年12月以后当选的国际奥委会委员,按照《奥林匹克宪章》和其他国际奥委会相关规则,在年满70周岁就要退出委员岗位,但目前情况是,到明年竞选时,塞巴斯蒂安·科69岁,小萨马兰奇66岁,日本人渡边守城66岁,国际雪联主席埃利亚施63岁,约旦亲王侯赛因62岁。

参选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资历与能力要求

国际滑雪联合会主席埃利亚施先生于今年新晋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并直接参与了此次国际奥委会主席的竞选,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通常,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后,需要大约十年的时间,至少也要五至八年,委员们才会具备足够的信心和勇气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主席的竞选规则禁止进行公开的宣传活动和对外演讲,因此,作为新人,打开局面并不容易。此次竞选将于明年一月份在国际奥委会内部进行闭门会议,候选人需在所有委员面前发表演讲,但不允许对外公开,也禁止利用媒体或其他机构进行个人宣传。因此,这实际上是对候选人内部关系的一次考验。简而言之,如果委员的任期较短,那么他们与投票的委员们普遍缺乏熟悉度,这将处于不利地位。许多委员可能并不认识新委员,甚至未曾有过交流,因此他们不太可能轻易为其投票。

在国际奥委会内部,委员参与的专门委员会数量及其在这些委员会中所担任的职务,对于其竞选主席职位具有重要影响。例如,曾担任某届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或副主席的委员,往往因其经验和影响力而更具优势。此外,那些在专门委员会中担任过重要职务或展现出卓越社交能力的委员,由于与多数委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也会在竞选中占有优势。这些优势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经历的沉淀。因此,一般来说,如果国际奥委会委员的任期少于五年或八年,他们在竞选主席时可能会处于不利地位。基于此,考文垂、侯赛因和渡边守成等资深委员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任期较短的埃利亚施和拉帕蒂尔安则可能面临明显的劣势。对于那些年龄较大的参选委员而言,他们还面临着另一个劣势:为了完成8年的主席任期,他们需要国际奥委会全会特别批准延长四年的任期。这种情况实际上存在一定的矛盾,因为通常只有成为主席后,才有优势提名,这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自我特设通道,不免显得有些滑稽。

此外,国际奥委会目前处于比较艰难的时刻,包括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导致的国际体坛的分裂,以及在应对不同的国家和政府过程当中需要高超的政治协调和平衡能力。另外,国际奥委会今年有5个TOP企业合同到期,如果全部不续约,或者其中有几个不续约,同时又找不到新的金主替代,国际奥委会的收益将会锐减。这无疑将对国际奥委会的财政状况构成重大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席候选人若能展现出在政治协调、财政管理和赞助商关系维护方面的卓越能力,便有可能获得委员们的支持和认可。毕竟,确保组织的生存和运作是首要任务,而国际奥委会依赖总收入的10%来维持运营,这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候选人在这些领域的专业能力和经验将成为其竞选成功的关键因素。

中国人如何才能成为国际奥委会主席?

中国目前在国际奥委会拥有三位委员:李玲蔚,她在前不久刚当选为执委;于再清,他曾多年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和执委——2000年入选,但在2025年完成一届延期的委员任期后将退出国际奥委会;以及速度滑冰冬奥会冠军张虹,她以运动员身份入选国际奥委会,2026年也将退出。李玲蔚作为个人委员,根据一般规定,可以任职至70岁,因此她还有大约10年的时间。

李玲蔚这次为什么没有竞选?中国人什么时候才有可能参与竞选并成功呢?

首先,李玲蔚刚刚当选为执委,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因为历史上的主席大多曾担任过执委或副主席,这可视为一种必要的准备和铺垫。下届国际奥委会主席竞选中原本很有优势的国际马术联合会主席、明年1月将担任夏季奥林匹克项目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主席的英格玛,可能也是因为即将新任重要岗位,放弃了主席竞选。

其次,李玲蔚的亚洲背景可能使其在竞选中处于不利地位。过去的九任主席中,除了1952至1972年的美国人布伦戴奇外,其余均为欧洲人。全球体育界,包括国际奥委会,普遍认可的治理模式是以欧洲的金字塔结构为基础的团结模式,因此欧洲人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被认为是顺理成章的。加之投票委员中欧洲人占多数,这使得中国目前无人参与竞选,这也反映了对当前国际体育格局的综合考量。日本人渡边守城和约旦亲王侯赛因计划参与竞选,这可能源于他们个人或其国家奥委会的雄心壮志。他们的参选或许是一种勇于突破的尝试。至于他们能否成功,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如果渡边守城能通过努力使日本的三家TOP企业续约,从而提高国际奥委会的营销收入,他或许有希望。侯赛因作为约旦亲王,如果能够凭借其金融财务能力为国际奥委会吸引到大赞助商,也可能获得部分委员的支持。然而,这并非易事,因为要让他人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国际奥委会,同时获得的回报却有限或不明确,这并非易事。

如何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

对于中国而言,比较好的参与国际奥委会并发挥权利的时期是过去何振梁先生担任国际奥委会、执委、副主席的20多年里,特别是在本世纪初。这一时期,中国香港的霍震霆和台湾的吴经国都是国际奥委会委员,于再清也在2000年加入了国际奥委会,这是中国人在国际奥委会的辉煌时期。遗憾的是,霍震霆于2016年、吴经国于2021年退出了国际奥委会,且两地均未有继任者,这是一个损失和遗憾。目前,中国籍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只有李玲蔚可以任职至2034年。未来,中国无疑将有新的人选加入国际奥委会,至于谁将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将取决于国家战略和个人机缘。

根据经验,像中国这样的体育大国和奥运竞技强国,应该在国家奥委会层面有代表进入国际奥委会。于再清明年任期结束后,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或秘书长级别的人选将会被选出,接替他的位置。此外,张虹在2026年作为运动员代表退出后,预计也将有一名中国运动员接替她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因此,除了李玲蔚作为个人委员进入国际奥委会之外,未来中国还会有代表国家地区奥委会的领导和运动员身份的委员各一人。

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的路径主要有三条:

一、作为杰出运动员,通常是奥运或冬奥会冠军,且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社交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作为中国奥委会的官员代表,至少担任秘书长和副主席职位,熟悉国际体育事务,并长期与国际奥委会打交道;
三、作为个人身份的社会名流,或在体育界有显著影响,或能动用资源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相关人士。这一路径难度极大,需要主动性,并与国际奥委会主席进行深入沟通。当然这个难度极大,需要自己有主动性,需要与国际奥委会主席进行深入沟通等。我曾经以为马云具备这个条件,可惜他志不在此。大约七八年前,另外两个企业大佬曾有意于此,但他们自身条件又有明显短板,只能空想。像最近马来西亚的杨紫琼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除了她自己的知名度和体育爱好以外,她以及她丈夫背后的强大资源肯定是国际奥委会倚重的。国际奥委会将一些社会名流选作个人委员,毫无疑问是看中了这些人背后的强大资源。

然而,运动员要逐步提升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和国际体育组织管理能力并非易事。首先语言就是一大障碍,且由于运动员精力有限和管理体制问题,参与体育管理事务的机会不多。国家奥委会领导层面的代表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和丰富的体育管理经验,并在国际体育领域建立良好关系,这需要长期努力。至于个人委员,难度更大。

开个玩笑,在我20多岁时,曾幻想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现在看来只是一厢情愿的臆想,虽然这些年来我一直从事奥林匹克研究,也在体育学术和体育管理领域有一些追求和进步,但是这个差距还是非常巨大的。我也特别希望在不远的二三十年左右,如果国际奥委会还能够正常延续与发展,或许在亚洲,尤其是中国,真的有可能诞生国际奥委会主席。当然这一切都要靠历史的机缘、个人的努力,还有国家的助推等因素共同造就,我们拭目以待吧。郭晶晶如果有这个志向,今后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或许也不会是遥遥无期,这要看她个人的想法、规划的推进、资源的加持和国家层面的支撑等。

有一个更严酷或者说冷峻的事实,我也想在此提一下——过去即便是做运动员委员会的委员,通过奥运会期间广大运动员来投票,中国也有过多起个案,但全部没能成功。邓亚萍在悉尼2000奥运会,杨扬在都灵2006冬奥会,刘翔在北京2008奥运会,包括张虹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这四次中国运动员作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的代表参与竞选的过程中,事实上在运动员投票的阶段都没有成功。杨扬2010年、张虹2018年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是在国际奥委会主席的推荐下,经过全会投票而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而全会投票通常是不会驳主席面子的。

这说明了至少三个问题:第一,我们的运动员无论成绩多好,在国际体坛却未必享有崇高的声望,至少在广大的全球范围的奥运选手当中,我们和其他国家的有些优秀运动员相比,声望、威望或者说影响力恐怕不占优势。第二,我们有关方面,包括中国奥委会和有关部门,恐怕没有在竞选运动员委员会这方面下太大的功夫,或者说帮助运动员确立战略,提供资源,进行精心的、不违反规则的拉票。而韩国跆拳道运动员文大成在北京奥运会上就靠天天在门口散发传单,最后以最高票当选了国际奥委会委员,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第三,中国运动员在全球奥林匹克选手投票中为何不能成功?这与我们日常和他国运动员的交往不够有关,可能由于语言的原因、性格内敛的原因等,我们运动员自如地和国外运动员进行交往的情形是不多的,这也可以说是今后中国运动员走上世界体坛,包括进入国际体育的决策层,一个非常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易剑东: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奥林匹克与全球体育善治研究院院长,中国知名奥林匹克研究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科评议组评审专家,曾多次登上国家级媒体就奥林匹克体育赛事等问题发表专业建议和观点。

本文转自易剑东个人微信公众号:易家体言

声明: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懒熊体育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懒熊体育更多产品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