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
第11号台风“摩羯”袭击华南沿海
最大风力达17级以上
为摸清诡异的台风路径
信科公司气象台
自8月27日起密切关注台风动态
气象专家前往湛江、深圳、海南三地
参与防台会议
13次
累计发布台风预测预报
26份
台风警报
2247份
成功将撤台准备时间提前到
8天
为作业区人员成功撤离争取了宝贵时间
助力南海东西部作业区
圆满渡过此次撤台防台“大考”
信科公司气象台作为
海油系统内部一家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提供气象专业预报服务的台站
,近年来,以提升气象预报技术服务能力为己任,不断完善气象服务产品,深耕精细化气象预报技术,为海上作业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在本次“摩羯”的预报中,气象团队依托自主研发的
“台风胚胎预报技术方法”
,早在台风影响作业区8天前就监测到西北太平洋有热带扰动云团生成,并极有可能以较强强度影响南海。气象台借助
台风胚胎预报技术,
为对流云团设置若干个扰动初始场,通过概率预报的方式对台风未来生成时间和源地、移动方向、强度发展进行预测,得出南海作业海区将受较强台风影响的初步预测结果,并持续观测为海上及时撤台避台提供关键气象数据支持。
台风是影响南海海域生产作业平台安全生产的最重要的极端灾害性天气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台风预报分析效率及准确性,气象台聚焦海上用户需求,自2024年以来,对现有预报系统进行优化升级,通过深入研究台风监测预警技术,建设完成了
一套智能台风气象监测预报平台
。该平台通过卫星、雷达、海上观测站多维监测海域状况,
实现超精细化预报,
72小时内的海域天气预报可以精细化到间隔3小时,24小时内的预报则可达到间隔1小时
,实现了台风预报由定性到定量的跨越。在本次台风“摩羯”影响时段,气象台借助台风监测预警平台,多次为南海西部台风重点影响的设施提供逐小时精细化预测,为海上防台撤台提供更科学的动态气象参考依据。
面对全球大气环流复杂、气象灾害多发的气候背景,自2024年开始,气象台便积极主动地与国家气象中心开启深度合作,
成立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海上石油平台观测分中心”
,整合台风预报资源,建立防台期间信息互通机制,在台风强度存在突变可能、预报出现重大变化的关键节点时,与国内台风预报领域权威专家及时会商讨论,为台风实况监测、预报研判提供支持,降低预报偏差,巩固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屏障。
台风过境后,信科公司气象台迅速组织人员对此次防台预报工作进行复盘总结,分析数据,查找不足,进一步优化气象预报服务流程与技术。未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加剧,极端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加,信科公司将继续加大在气象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气象预报领域的应用,不断提升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守护海洋石油作业的安全与稳定贡献力量。
策划 / 信科公司
文字 / 曹敏 孙亚娜
编辑 / 董艺璇
责任编辑 / 李晶晶
监制 / 李世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