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HR新逻辑
有趣有料,分享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前沿、热点、实战干货与资料,和50+万HR坚持学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力葵花  ·  各岗位薪资等级表(2.0).xls ·  昨天  
中国企业家杂志  ·  黄金回购升温,赶快卖还是接着买?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HR新逻辑

DeepSeek梁文锋:关于认知、价值观、人才、创新的几点思考...

HR新逻辑  · 公众号  · 职场  · 2025-02-23 16:30

正文

来源丨暗涌Wave、砺石商业评论、华营管理私塾

作者 丨梁文锋 DeepSeek创始人

推荐 HR新逻辑-HRLogic

企业内训、管理咨询合作|吴老师-13082821688

嗨,这里是HR新逻辑·HRLogic

自春节以来,DeepSeek在全球AI领域迅速崭露头角,引发了广泛关注。其创始人梁文锋更是成为了行业焦点人物。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又有着怎样的底层思考?


本文从 “认知”“价值观”“人才”“创新” 四个维度,整理了创始人梁文锋的深度访谈与思考,与你分享。


认知:解决最难的问题,
其他难题迎刃而解


我们做大模型,其实跟量化和金融都没有直接关系。我们独建了一个名为深度求索的新公司来做这件事。幻方的主要班底里,很多人是做人工智能的。当时我们尝试了很多场景,最终切入了足够复杂的金融,而通用人工智能可能是下一个最难的事之一,所以对我们来说, 这是一个怎么做的问题,而不是为什么做的问题。

从我们的角度出发,会觉得一个做量化做金融的为什么做AI,其实这已经是别人的how层,人总是会从表面看到的事去推测别人为什么怎么做,找到的原点也不一定准,且此时再追赶模仿这条路径,也已经是晚了。

面对这样的事物,跟风的、模仿的,很多以失败告终,不是因为技术或者资源达不到,而是因为发心和愿景错了,why错了。你的发心是赚钱,别人的发心是抵达更远处的未知领域,探索人工智能更多的可能。

确定了why后,在how层如何选择,要做就做最难的事。我们选择从金融领域开始,是因为它足够难, 当你解决了最难的难题,其他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人性大师马斯洛曾说过: 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 你想做的事,你也有能力去做,那你就一定要去做,义不容辞,这是你能成为的人,也是你要成为的人。 我们终其一生,所渴望的,就是找到自己,然后,成为自己。

很多伟大的事情,从来不是从商业角度衡量值不值得做,赚钱只是其中一个结果。 就像国家基建这种基础工程,都是赚不到钱的,但是国家还要大力投入,是因为它们能够让一个地方的生态变得更好,最终社会得到发展, 局部指标来说是失败,但是整体来说是最优解,那就是有极大价值的事。而你身处这个生态网络里,最终也能站稳一席之地,扎根下去,经历一代代的发展,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


价值观:创始人的价值观
就是企业的价值观


创始人的价值观,就是企业的价值观 招来的人就是跟企业价值观一致的人,优秀的创始人和价值观,招人时才能招到同样价值观相似的有潜能的人才。

创始人本身以身示范,如何做决策,做事的思维范式,也会成为企业的一种准则,进而慢慢沉淀,成为一个公司的优秀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 不是靠找一些咨询公司策划,或者写一些文书条条列列框定而成的,而 是你本身的基因决定的。 创始人/创始团队优秀,有优秀的价值观和处事原则、战略眼光,把一群跟你具有相似价值观和处事原则的人才组织起来,围绕同一个愿景去做事,从而沉淀出来的。

不是所有人都能疯狂一辈子, 但大部分人,在他年轻的那些年,可以完全没有功利目的,投入地去做一件事。

人才:招热爱事业的人


我们在做最难的事。 对顶级人才吸引最大的,肯定是去解决世界上最难的问题。其实,顶尖人才在中国是被低估的。因为整个社会层面的硬核创新太少了,使得他们没有机会被识别出来。我们在做最难的事,对他们是有吸引力的。

招人时,确保价值观一致,然后通过企业文化来确保步调一致。当然我们并没有一个成文的企业文化,因为所有成文的东西,又会阻碍创新。更多时候,是管理者的以身示范,遇到一件事,你如何决策,会成为一种准则。

我们招人的条件是热爱, 这些人的热情通常会表现出来,因为他真的很想做这件事,所以这些人往往同时也在找你。

我们招人有条原则是,看能力,而不是看经验。 如果追求短期目标,找现成有经验的人是对的。如果看长远,经验就没那么重要,基础能力、创造性与热爱等更重要。

从这个角度看,国内合适的候选人就不少。我们的核心技术岗位,基本以应届和毕业一两年的人为主。不会故意回避有经验的人,但更多是看能力。

拿销售这个岗位举个例子。我们的两个主力销售,都是这个行业的素人。一个原来做德国机械品类外贸的,一个是原来在券商做后台写代码。他们进入这个行业时,没有经验,没有资源,没有积累。而现在我们可能是唯一一家能以直销为主的大私募。做直销意味着不用给中间商分费用,同样规模和业绩下,利润率更高,很多家会试图模仿我们,但并没有成功。

事实上,第一年他们什么都做不出来,第二年才开始有点成绩。但我们的考核标准和一般公司不太一样。我们没有 KPI,也没有所谓的任务。

我们不像一般公司,看重客户下单量,我们的销售卖多少和提成不是一开始就算好的,而是会鼓励销售去发展自己的圈子,认识更多人,产生更大影响力。因为我们认为 一个让客户信任的正直的销售,可能在短时间内做不到让客户来下单,但可以让你觉得他是个靠谱的人。

选来合适的人后,交给他重要的事,并且不干预他。让他自己想办法,自己发挥。

创新:首先要“敢”


创新首先是一个信念问题。 为什么硅谷那么有创新精神?首先是敢。Chatgpt出来时,整个国内对做前沿创新都缺乏信心,从投资人到大厂,都觉得差距太大了,还是做应用吧。但创新首先需要自信,这种信心通常在年轻人身上更明显。

过去三十年,我们只强调赚钱,对创新是忽视的。创新不完全是商业驱动的,还需要好奇心和创造欲。我们只是被过去那种惯性束缚了,但它也是阶段性的。

技术没有秘密,但重置需要时间和成本。 英伟达的显卡,理论上没有任何技术秘密,很容易复制,但重新组织团队以及追赶下一代技术都需要时间,所以实际护城河还是很宽。

创新的成本不低,过去那种拿来主义的惯例和过去的国情有关。但现在无论中国的经济体量,还是字节、腾讯这些大厂的利润,放在全球都不低。我们创新缺的不是资本,而是缺乏信心以及不知道怎么组织高密度的人才实现有效的创新。创新有时候伴随着浪费,所以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够出现创新。很穷的时候,或者不是创新驱动的行业,成本和效率非常关键。OpenAI也是烧了很多钱才出来。

我不知道是不是疯狂,但这个世界存在很多无法用逻辑解释的事,就像很多程序员,也是开源社区的疯狂贡献者,一天很累了,还要去贡献代码。类似你徒步50公里,整个身体是瘫掉的,但精神很满足。 不是所有人都能疯狂一辈子,但大部分人,在他年轻的那些年,可以完全没有功利目的,投入地去做一件事。

公众号推送规则改变,大家把公众号 【HR新逻辑】设置【星标】 ,就不会错过 每天 16:30 的干货推文啦!
DeepSeek对HR的工作冲击也很大
会用AI开展工作的HR会遥遥领先
来3年不会用AI的HR会优先淘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