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Nature
专注前沿科学动态,传递科普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香波博士  ·  学区房泡沫什么时候破? ·  20 小时前  
香波博士  ·  学区房泡沫什么时候破? ·  20 小时前  
研之成理  ·  郭兴梅教授/张俊豪教授/熊胜林教授ACS ... ·  5 天前  
社会学理论大缸  ·  新春报名丨《社会学知识体系十讲》带你系统搭建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Nature

招聘 | 待遇优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黄仕强实验室诚聘博士后、技术员

iNature  · 公众号  ·  · 2021-03-07 15:29

正文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黄仕强实验室诚聘博士后、技术员

课题组长简介:
研究方向:干细胞代谢调控机制,重点关注肌肉再生及衰老过程中的代谢调控药物。研究组长黄仕强博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HHMI) International Scholar 霍华德休斯医学院国际研究学者, 瑞士Ferring Pharmaceuticals辉凌医药生殖健康研究所联合协调委员, 中国干细胞学会官方期刊Cell Proliferation 的副主编。现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多个研究项目,在 Science、Cell、Nature、Nature Medicine、Nature Cell Biology、Cell  Metabolism、Cell Stem Cell Cell Proliferation 等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总引用次数已超过6千次。荣获中国科学院年度创新人物奖、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创新突破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主要完成者)、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ISSCR)奖学金、Gordon戈登国际会议奖学金、盖茨基金会等奖项和荣誉。
http://sourcedb.ioz.cas.cn/zw/zjrc/201810/t20181026_5150196.html
https://bit.ly/3bXX9To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
以下简称“干细胞创新院”,是根据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构建的四类新型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在生命健康领域的重要布局,经2017年第7次中国科学院院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筹建,依托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整合了科学院北京、上海、广州等相关研究所的优势力量。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坚持以使命、效能为导向,通过与国家部门、地方政府、临床机构、企业等共建共治共享,探索新时期国立科研机构推动科技创新的新模式:先后与国家药审中心共建审评与监管科学中心,与瑞士Ferring Pharmaceuticals辉凌医药等机构共建联合研究所,2020年4月还作为依托单位牵头建设了新型研发机构——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还通过专利授权许可、支持专业学会发展等形式推动了科研、医疗和产业结合。在科研创新水平方面,坚持以原创、前沿为目标,在单倍体与同性生殖、生命首次细胞分裂的异质性、获得性性状的跨代遗传、灵长类发育调控等方面提出系列理论,共有4项成果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1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院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科技成果”,以及1项成果入选美国《科学家》(TheScientist)杂志评选的“年度8项世界科技进步”之首。
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生殖和干细胞领域从事创新研究和高级人才培养的基地,曾是 WHO/Rockefeller基金会在全球设立的六个“胚胎研究中心”之一。在国内和国际均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实验室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省部级奖励多项,研究成果曾3次入选 “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01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十二五”突出贡献团队奖。2016年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 “优秀”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历史悠久,其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静生生物调查所、1929年成立的北平研究院动物学研究所和1930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1950年,中国科学院接收了上述三个研究所的部分资料、标本和设备,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室和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二者分别于1953年和1957年进一步发展为昆虫研究所和动物研究所,之后1962年两所合并成为现在的动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曾产生过14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在国家自然资源调查、自然保护区设立、虫鼠害防治、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生殖避孕等领域做出过重要历史贡献。近年来,多位国家领导人和中国科学院及各部委领导到动物研究所视察工作,对研究所发展战略、学科目标凝练、园区建设、科研进展、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重要指示。 动物研究所是以动物科学基础研究为主的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以野生动物和模式动物为研究对象,开展现代动物学研究,服务于人口健康、农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国家重大需求。在细胞编程与重编程的机制、生殖与发育调控、生物灾害爆发机制与控制、物种濒危机制与保护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在动物分类与进化、农业虫鼠害防控和濒危动物保护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动物研究所“一三五”战略规划目标包括三个重大突破和六个重点培育方向:三个重大突破:(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二)害虫害鼠行为调控;(三)动物进化与保护。六个重点培育方向:(一)生育力维持与生殖健康;(二)膜生物学与重大疾病;(三)有害生物成灾机制与防控;(四)物种的濒危机制与保护;(五)动物多样性格局形成与演化机制;(六)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创制。动物研究所正式职工422人,其中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28人。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2人。离退休人员357人。在站博士后110人,在读注册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98人,另有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的研究生近200人。
博士后(2名)
招聘方向:
拥有生物学或化学背景,并且愿意参与以下研究方向:
1. 调控肌肉衰老与再生的药物
2. 调控肌肉衰老与再生的代谢物
3. 研究调控干细胞代谢的小分子
基本任职条件:
实验室拟公开招聘2名博士后;具有独立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和良好的学术发展潜力。博士后必须在本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至少一篇SCI研究论文,年龄不能超过35岁。
相关待遇:
实验室会为博士后提供良好的指导和科研环境以及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工资年薪20-40万左右,并且为博后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强有力的科研支撑平台。全职博士后入站后可依照规定申请“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人才计划”和“SRLab致一博士后人才计划”,特别优秀者可另行增加奖励绩效。入站后可将户口迁入中科院动物所北京市集体户口。

技术员(2名)
基本要求
1.应聘者须具有基础医学、生物技术、分析化学、药学、生物信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上进心,诚信踏实,性格乐观开朗;
3.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富有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较好的中英文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5.身体健康,吃苦耐劳,能长期稳定工作。
岗位职责
在课题组长的指导从事科研工作、协助实验室运行管理以及学术活动的组织等。
待遇
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有关规定,根据学历、工作性质和任务、个人表现和实际水平,提供五险一金及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联系方式:
申报者请将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本人姓名,经审核合格,我们会将面试的具体时间、地点及有关事项通知有关应聘人员。申请材料将严格保密。
技术员招聘长期有效,直至招到合适人选为止。
博士后申请截止日期:2021年3月31日(第一批);2021年4月30日(第二批)。


iNature学术领域第一,有100万学者关注,专注于生物及医学领域。欢迎各位老师联系iNature主编,免费发布招聘 信息 /投稿。可以发送邮件 [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