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就就TALK
就就,90后新媒体创业者、国家理财规划师、精致生活主义者。在银行工作4年后辞掉稳定工作,从小镇回到广州创业。时刻精进、热爱生活,分享职场干货、理财经验、成长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HR派  ·  给外卖员交社保,困境不止一个 ·  14 小时前  
麒麟出海  ·  万亿市场开放!Wayfair首届亚太峰会来袭 ... ·  14 小时前  
雨果网  ·  亚马逊重大调整!FBA分仓政策新规 ·  2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网易:高级产品运营(音乐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就就TALK

佟丽娅演技被孙俪吊打:最怕你十八般武艺,都不过草包功夫

就就TALK  · 公众号  ·  · 2020-03-21 11:00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把我们置顶/设为星标吧

一起在职场中精进、成长~
- 这是就就的第 196 期分享 -

前两天,由黄轩、佟丽娅主演的《完美关系》终于大结局了。
这段时间为了给文章找写作的素材,我专门看了最新上线的一些职场剧。
而《完美关系》这部剧最大的争议,除了剧中人物的人设之外,围绕演员演技的话题也一直居高不下。
今天想来跟大家聊一聊,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专业。
——就就



01
前阵子佟丽娅的新剧开播,我第一时间就去看了。她在春晚上的亮眼表现,让我对她的新剧也充满期待。
然而万万没想到,我忍受了90秒的广告,好不容易看上剧,最后花5分钟快进看完一集。
因为,佟丽娅演得实在太尬了!
表示惊讶时,瞪眼;
表示开心时,还是瞪眼;
不得不说,虽然我觉得佟丽娅很美,可她的瞪眼式演技,让我一秒出戏。
而上一次让我印象深刻,甚至留下看剧阴影的人,还是同样喜欢瞪眼的杨颖.......
巧的是,孙俪的新剧《安家》也同时上线了,两部剧的导演是同一个人。
出于好奇,我也去瞄了一眼,却不想一口气看了好几集,除了剧情精彩,孙俪演的角色也让我很信服,她一出场,强势房产中介的形象便呼之欲出。
一场讲述自己身世的戏,不瞪眼,不痛哭,简简单单的几个眼神,却看哭了众多网友,直接上了热搜。
惟妙惟肖的表演,直接让杨超越大呼: 我以后买房,想找房似锦买房!
同样是人气明星,孙俪也只比佟丽娅大三岁,观众们对于她们演技的评价却是截然不同。
孙俪的演技被认为“一如既往的好”,这次出演也是稳定发挥;而佟丽娅的微博评论区里,几乎都是对她演技的吐槽。
佟丽娅之前参加了不少综艺,不得不说,每次亮相,她的美丽都会让人惊艳不已,特别是今年还主持了春晚,表现也很亮眼。
可美貌与才艺并存的佟丽娅,一回到电视剧里,光芒瞬间黯淡,口碑完全比不上孙俪。

之前好不容易靠在春晚主持攒下的路人好感,瞬间被“演技尬”这个标签砍去了一大半。

在就就看来,佟丽娅被嘲,其实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毕竟她在微博上给自己的介绍还是“青年演员”,但演技却被年龄相仿的孙俪吊打。
作为演员,演起20岁大学生来,却只会瞪眼、歪头、嘟嘴,这样的业务水平,实在是说不过去。
这让就就不由得感叹:颜值过人、多才多艺,这些都只能是加分项,但如果在自己工作的专业水平都不及格,那加分项再多,也逃不了被质疑的命运。
你要确信, 专业能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02
专业能力,才是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关键
说到2019年的红人,一定少不了李佳琦。
他的淘宝直播粉丝数有700万,每次直播都有超过200万人观看;他推荐的口红,15分钟就能卖掉15000支;3分钟卖出5000单精华露,销售额破600万....
而红得发紫的他,当年刚开始做直播时,也鲜有人问津,少有的几条留言还是小助理刷的。
直到他走红,很多人只记得他的一句“OH MY GOD”,认为他赢在“男生试女生口红”这个噱头和浮夸的表情,却没发现,李佳琦在美妆领域的专业性,早已遥遥领先绝大多数主播。
他曾经在欧莱雅的柜台做了3年柜哥,当时就已经是整个柜台最懂化妆品、也最会销售的导购;
他直播时背后的柜子上放了超过2000支口红,随便说一个色号,他3秒就能把它找出来;直播介绍产品时,产品功能和优势也是张口就来。
当年和李佳琦一样在商场卖美妆的柜哥柜姐,或许现在还依然拿着几千块月薪,而短短几年里,李佳琦就已经蜕变成年入千万的超级带货王。
直播风口或许是李佳琦成功的一个因素,但他超强的专业能力,才是扶他直上云霄的最大燃料。
在职场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还记得我以前带过两个小朋友,暂且叫他们A和B。
A性格活跃,喜欢四处旅游,他的摄影技术也很好,每次在朋友圈PO出的旅游风景照,都能引来众人的赞叹。
而B寡言少语,平时下班要么就留下来做复盘,要么就根据我的提议修改他写的文案。
一年后,部门需要提拔一个人当主管,我最终选了“毫不起眼”的B。
原因很简单,虽然A多才多艺,人缘好,但论写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B远胜于A。
我不否认,才艺、天赋,或许可以让一个人获得更多关注,但专业能力,才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足够专业,才是你能在芸芸众生中突围的利器。
03
别在战术上勤奋,在战略上懒惰
现在似乎出现了一种现象,很多演员喜欢靠参加各种节目来提高自身热度,却不愿多花时间去磨练自己的演技,一到屏幕上,就是一通尬演。
本职工作能力都不过关,自然也怪不得观众们不肯买单。
相比之下,像孙俪这样的实力派演员,平时不怎么露面,专心打磨演技,一年也就只出一部作品,但每次的作品都是精品,广受好评。
到底谁才抓住观众心的赢家,答案一目了然。
生活中很多人也是又何尝不是“在战术上勤奋,在战略上懒惰”。
学习各种才艺,听各种热门付费课程,或者跟风搞副业......

一番折腾下来,主业的专业能力还在原地踏步,学到的技能一个都没用上。
说到底,专业能力才是一个人无往不利的秘密武器。
而这个过程中,第一件事,就是要做到让自己少点浮躁。
有个朋友,上进心挺强,但同时也很浮躁,总觉得身边的同龄人很多都年入百万了,而自己还只拿着五千工资,实在是跑太慢了。
于是当看到文章写道“学会XX技能,你就能月入X万”,他马上给自己买一堆网课;
当听说开淘宝店做副业能赚不少钱,他又捣鼓起了淘宝店;
当别人告诉他最近股市行情很好时,他又赶紧买理财书研究起了投资...
然而折腾了一段时间后,没赚到钱不说,因为精力被业余活动分散太多,本职工作也经常出差错,差点要被老板开除。
其实,这位朋友看起来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其实也只是为了消除心中的焦虑。

然而盲目的努力,只会让自己更焦虑...就这样陷入了死循环中。
也许会有人说,道理我都懂啊,可是看到别人都升职加薪,我着急呀!
但真正的高手,往往都是长期主义。
有个词叫“延迟满足感”,意思是不为即时的满足感所动,而放眼于更长远的未来。
与其在不同事情上耗费精力,能专注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已经跑赢了大多数人。
04
专业,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之前看过一部电视剧让我印象很深刻,叫《校阅女孩河野悦子》。
里面的女主河野悦子每天都要在阴暗的办公室里,做着最不起眼的校阅工作,也就校正错字和语法错误。
面对看似简单而枯燥的工作,女主却没有应付了事,每一个字都要琢磨不说,连小说中出现的情节和场景,她都要亲自去验证它们的合理性。
一开始编辑嘲笑她“多管闲事”“不过是个校对,把错字找出来就好了”,女主却没有放弃自己的坚持。
最后,她认真的工作态度得到了作家们的认可,更让她得到了领导的赏识,把她调岗到她梦寐以求的编辑岗。
看,世界上哪有简单的工作,只有不肯认真的人。
或许我们一开始都一样,处于公司的基层,经验尚缺,也没机会接触到大项目。
但有些人习惯性抱怨和敷衍,有些人则在想办法把手头的工作做到最好——
做一份报告,不是把内容套进模板就了事,还要考虑排版、数据展示、内容丰富度等;
做会议记录,不仅仅是全盘照记,还能做到事后按逻辑按主题整理;
学习一项新工作技能时,不仅把基本操作学会,还能够举一反三,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最基础最琐碎的工作,都能做得更加全面、高效,就是一种做到极致的表现。
有句话说得好,工作不分高低贵贱,但专业与否却能分出贵贱。
人生哪有什么捷径可走,尽力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才能真正找到通向成功最快的道路。
05
口红一哥李佳琦,为了最好的展示效果,他坚持每只口红都要涂在在自己嘴上试色,并做到每次描述都各有特点;
网红PAPI酱,在爆红之前,早已在影视圈摸爬滚打了10年,当过编剧,也当过导演;
《奇葩说》人气选手傅首尔,在年轻时利用空余时间读书,写作。这样枯燥的读书生活持续了六七年......
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人,曾经也是无人问津的小透明,正是他们长年累月对专业能力的打磨,才有了今天的惊艳亮相。
之前领英发布了一项「职场人转折点」报告,数据显示:
27 至 35 岁期间成职场人转折点的高峰期,职场人升任经理级别的平均年龄仅为 27 岁。
这意味着,如果到 27 岁的年纪,如果你还只是做着最基础的工作,而无法靠自己的专业能力升到管理岗,那你可能要落后大多数同龄人一大截了。

姚晨说: 人到中年,不出众,就出局。
也许我们都应该警惕,时代在变化,行业在发展,公司在前进,如果总是抱着“差不多”的心态在公司混日子,小心有一天你会被生活给混了。
专业,做到60分并不算及格,做到80分才仅仅是起跑线,90分还能往前冲,120分才是新目标。
走入职场的我们,若是心有远方,便只管埋头风雨兼程。
给文章点个“在看”,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从默默无闻的 nobody ,成为发光发亮的 somebody ——
而专业,就是我们最好的砝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