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无谱寺掌门
一个情商零分的文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厦门日报  ·  ~~~~~厦门这个公园,火了! ·  16 小时前  
厦门日报  ·  一夜过去,震区最新消息! ·  2 天前  
厦门日报  ·  早高峰临时停车?厦门地铁回应!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无谱寺掌门

如果有一天,不杀光同事就不能下班

无谱寺掌门  · 公众号  ·  · 2017-07-01 22:08

正文

其实三个月前,就想写这部电影了。


The Belko Experiment》(贝尔科实验)


时光回溯到三个月前,我在美国放空。某天,在油管上无意中看到一部预告片,感官被强烈地刺激到。我想:卧槽,在祖国,这电影绝无半点上映的可能啊。


我认为,在油管上瞎逛,结果逛出一部 cult 指数接近 100 分的电影预告片,这个缘分,不抓住的话,就是无脑,就是无能。于是,立刻用 app 查了最近的电影院,冲过去拥抱十八禁。


接下来,按祖国颁布的最新禁令来说,这部电影,「展现过度的惊悚恐怖、生理痛苦、歇斯底里,造成强烈感官、精神刺激并可致人身心不适的画面」,所以,还请各位三思而下拉。任何因为自己手滑而造成的食欲受损、精神受伤等后果,我概不负责。


故事发生在哥伦比亚的波哥大。波哥大是哪里?度娘告诉我们:它是哥伦比亚的首都。大多数居民是混血儿。它是哥伦比亚最大的城市,是拉美最大,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也是南美洲发展最快的都市。


清晨,麦克 - 一个把自己捯饬得不太干净的哥们儿,开着车,被堵在波哥大的一条闹哄哄的街上。这条街,怎么看都是一个下层社会的缩影。坐在车里的麦克,不经意间,看到窗外一个戴着骷髅面具的小孩。换了是谁,大清早的,看到一个小孩,戴着骷髅面具,看着你,心里都会觉得怪怪的吧?


这让我想起了著名的《死神来了》系列。你还记得吗?每一次,在死神来临之前,那些被死神追杀的倒霉蛋,都会看到一些让他们心里觉得不太舒服的「信号」。但是一般情况下,人都会自我欺骗,告诉自己,觉得哪里不对劲,不是因为真的不对劲,而是因为自己想太多。


麦克大概就是这么暗示自己的,所以他并没有掉头回家,依然沿着生活的轨迹,把车向自己的单位开去。


这座楼,就是麦克上班的地方 - 一家叫 BELKO 的公司。这座楼就这么孤零零地拔地而起,矗立在一片空地上。在祖国的语境里,这座楼就像是一个伟大的钉子户。


但电影从头到尾都没透露,BELKO 这家公司到底是干什么的。总之,非常神秘。


这一天,有点不寻常。每个职员开车进入公司大门的时候,有全副武装的士兵模样的警卫对每辆车进行安检。有人不耐烦,质疑安检的靠谱性,但又被不苟言笑的警卫和狼狗给吓缩了。

紧张的气氛没有持续很久,双脚踏入办公室以后,一切就像没发生过。每一个画面,就像每个公司人所经历的每一天一样:大家互道古猫宁,有人泡咖啡,有人补妆,有人躲在洗手间里飞草,有人已经在老板的小隔间里汇报工作,睡了一整宿的复印打印一体机开始了循环吐纸......无聊的办公室生活,被一群麻木的公司人激活了。


我们的男一号 - 麦克,他每天不只是来上班的,还身兼男朋友的角色 - 他刚交往没多久的女友莉安德拉,是他的同事。和绝大部分的办公室恋情一样,他们也一对,也注定没办法天长地久朝朝暮暮。


和女朋友打好 KISS,麦克的视线才从自己的小世界里脱离出来。他放眼办公室,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公司里的本地员工都不在。我理解的本地员工,是指那些土生土长的、父母都是纯种波哥大人的土著,而不是杂交出来的混血波哥大员工,以及所有的外籍员工。


麦克向一个同事打听,这个操着一口英国腔的同事告诉麦克,本地员工在进门安检的时候,都被警卫给堵回去了。


走进自己的小隔间办公室(看来麦克也是一个小总监),满腹疑云的麦克,透过窗户,又发现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楼下,一个警卫走进了一个废弃的飞机仓库。


麦克拿起电话,拨给楼下大堂的黑人保安。


黑人保安刚答应麦克会去查一查怎么回事,电话还没撂下,一个声音从大楼的音响系统里传了出来。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哪个调皮的小伙伴在开玩笑呢。所以,对这个听起来非常不友好的「游戏规则」,每个人都报以嬉皮笑脸。南美人天生热情奔放的性格......缺陷一览无余。如果故事的发生地点,设定在亚洲,首尔东京香港上海任选其一,我觉得,人的反应肯定是颠倒过来的。


这时候,稀一欧同学出来打了几句官腔。要知道,官腔这种药,虽然没有临床实验的数据背书,但不得不承认,它对于部分先天性心肌柔弱的老百姓,确实具有一定的强心功效。


但还没等总经理走出办公室去搞清楚怎么回事,突然,大楼外墙的金属窗户,一扇扇齐刷刷地被激活了。


瞬间,整座大楼变成了一座被铜墙铁壁包裹的监狱。


换了是👇这位密室逃脱达人,恐怕也无计可施了。


前一秒还窗明几净,下一秒天昏地暗。这下,里面的人集体懵逼了。WTF。


所有人直到这个时候,才想起使用自己的「恐慌」功能,惊慌失措地跑到了一楼大堂。


麦克和维修工师徒探讨怎么把金属板弄开。但编剧能随随便便就授权你们打开吗?


稀一欧同学又站出来说话了,依旧是用他这一类高层人物使惯了的官腔。


这样的论调,值得我们相信吗?如果你选择相信,你也就选择了一条路 - 把自己的生死交到别人手中。当你做出这样一种选择,也就意味着,你放弃了选择。


按照游戏规则,半小时里,80 个人里面,必须要被干掉两个了。不知道是所有人无意识地忘记了这件事,还是有意识地选择忘记这件事,总之,风平浪静的半小时到了后 - 果然,一个女同事倒下了。

因为当时一群人在楼顶天台上,这个女同事爆头倒地,其他人都以为她是被狙击手给狙倒的。


第二个被爆头的人,是在一楼大堂里。同事检查他的尸体时,发现他的头是从里面爆开,所有人这才意识到:这特么不是一场狙杀啊。


这个 BELKO 公司的雇员在入职前(除了本地员工),都会被要求去体检,并被植入一个追踪器,说是为了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


需要用植入追踪器的方式来保障雇员的安全,看来这家公司不是一般的公司,主营的业务,想必也是涉及国家最高机密的。


当然,这个追踪器并不是什么 literally 的追踪器,而是一颗可以被远程遥控的迷你炸弹。也就是说,被关在这座楼里的每个人,此刻,他们的人生变得很简单:要么遵照游戏规则,去杀人,或被人杀死;要么不遵照游戏规则,等着被「操纵者」远程引爆而死。


没错,你会说,这电影拍的不就是深作欣二《大逃杀》的美国版吗?我一开始就觉得是了。电影《大逃杀》的英文译名是 Battle Royale,而在《贝尔科实验》的海报上,广告词也直言不讳:Office sapce meets battle royale。把大逃杀的参与对象,从一群高中生升级为一群公司职员,我觉得也是一种创新,而且,更容易让人产生同理心 - 假若,这事真的发生在我身上呢?



果然是不见同伴的死尸,一个人的本性就隐藏得连自己都找不到。在两位同事先后被爆头之后,剩下的 78 个人,终于明白这不是一场恶作剧了。从这一刻开始,整出戏才进入了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人性大爆发环节。


稀一欧不愧是稀一欧,论拉帮结派的速度,论执行力,没人比他更快。


在稀一欧的发令枪响了后,腥风血雨,在整座大楼里蔓延开来了。接下来的画面,可能有点让人看了头皮发麻。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朋友,要不就看到这里吧?


被枪杀


被围杀


被徒手扭脖杀


被菜刀砍杀


被斧头劈杀


被燃烧瓶焚杀


被正面爆头杀


麦克的女友在逃跑中,没躲过稀一欧的子弹,倒数第二个领了便当。


最后,气炸的麦克和稀一欧单挑,麦克随手操起一件办公用品 - 胶带器,朝着稀一欧的脸猛砸,砸成了一堆稀泥。


稀一欧领了便当,麦克也成为了这场大逃杀的最终赢家。铜墙铁壁解除了,阳光直射了进来,照射在一堆冤魂上。


四肢瘫软的麦克,被两个大兵架出了大楼。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因为,到底是谁是这场实验的幕后主脑,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实验,真相都还没有揭露啊。


这部电影的结尾,还是颇有品尝价值的,所以还是留给各位自己去品味,争取回甘吧。如果你们想知道,我看完结局之后是什么反应,就两个不太文明的字:妈蛋。


在这部电影里,有两处细节,挺耐人寻味哒。就是两句 slogan,姑且把它们称作 BELKO 公司的经营理念。


一句是出现在电影刚开始,同事们刚刚步入办公室,一派祥和的时候。


一句是出现在电影后半段,杀红了眼的稀一欧持枪追杀同事的时候。


拿这两句 slogan 对照剧情,是不是嗅到一股刺鼻的嘲讽?说要「打破界线」,但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时候,利益集团却拉帮结派,杀人按年龄大小排序。说要「四海一家」,却可以在渺小的幸存机会面前,翻脸不认人,格杀勿论。


57 分 43 秒,稀一欧挨个处决下属的时候,一个女下属骂了句:「who the fuck are you to decide who lives and dies?

凭什么是稀一欧和他的帮派成员来决定谁生谁死呢?只是因为他是稀一欧吗?不,是因为:他手里有枪。(稀一欧为什么会有枪,答案请自行观影寻找。从没枪到有枪这一段,确实是影响剧情发展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实际上,这就是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掌握实权、掌握资源、掌握枪杆子的集体,何尝不是在控制其他人的生死?如果在原始社会,赤手空拳搏斗,他们或许不是任何人的对手,但在现代文明社会,人和人斗,拼的不再是谁的格斗术更高,而是谁更有本事站在那里就让对方闭嘴。好比说,今天,我是这部电影的导演,我倾家荡产拍了这电影,但领导们审片之后,说很多镜头必须删,否则不让上映。你说我能不删吗?


再好比说,今天,我和另外一个人结仇,我可以在我的公众号里,在对方的微博评论区里,尽情发射嘴炮,但如果他拿了一把枪,冲到我家,用枪顶着我的脑门,我还抖擞得起来吗?我必然会当场怂掉。


换了是谁,会不恨这些阉割别人作品的领导,会不恨拿枪顶着自己脑袋的对手?但我们更应该搞明白,就和 BELKO 公司的稀一欧屠夫一样,每个游戏背后的设计者才是终极大 BOSS,如果稀一欧们不弄死我以及千千万万个像我一样的人,这个隐形终极大 BOSS 就会弄死他们。为了生存,他们只能把道义放两旁,拿起屠刀了。不要说「与其苟活着,还不如死」这种话,苟活也是活,只要活着,就还有机会改变,不再苟活着,而死了,就什么可能都没了


就拿高考这事来说,我们别不承认,每个考生难道不是想着踩着别人的「尸体」往上爬吗?只有竭尽全力干掉绝大多数同学,你才能在这场分数大逃杀中存活下来。《贝尔科实验》这部电影虽然用极端的手法放大了社会的阴暗面,但这些阴暗面,恰恰就是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则 - 弱肉强食。当我们还没有能力更改它,违抗它的时候,与其耗费精力在想办法怎么改变这种规则,倒不如多花点时间为自己打造一把「枪」- 掌握一些别人夺不走的知识、掌握一门专门用来吃饭的手艺、掌握一门可以让你走遍天下的语言......


当我们抱怨命运不公的时候,当我们抱怨幸福生活的权利被限制的时候,可能,这就是我们该自我蓄力去扭转这一局面的时候了。该怎么做?聪明人自然会有答案。


耐克在去年里约奥运提出那句伟大的口号,你还记得吗:


不 信 极 限


版权声明:本号所有文章版权均归属掌门本人所有,凡转载原创文章,请标注微信公众账号:无谱寺掌门(headofoops)并附二维码,非经同意禁止转载,否则一律视为抄袭。


我是世界上仅存的一头情商 0 分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