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季刊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泉安安海在线  ·  泉州刚刚发布:延长至2月28日! ·  昨天  
开发者全社区  ·  大S走了,两任老公争遗产式撕逼表演 ·  昨天  
开发者全社区  ·  恒大歌舞团团长嫁人了 ·  昨天  
开发者全社区  ·  网传大S去世前三天的超详细节 ·  昨天  
鸿洋  ·  ActivityTaskManagerSer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季刊

谁是圣经的真正作者?

生命季刊  · 公众号  ·  · 2017-12-02 13:51

正文

(请击点图片上方蓝色的 生命季刊 ,选择 关注 ,您就会每天收到生命季刊播发的文章)


圣经——一本无与伦比的书

文/里程

《生命与信仰》第1期

神借着普遍启示(大自然、人的良知、道德本性等)和特殊启示(神直接显现、异梦、异象等)向人类启示他自己。《圣经》则是神的特殊启示的完备内容。使徒保罗指出:“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摩太后书3:16-17)“默示”二字希腊原文的意思是“吹气”,“神所默示的”即“神的吹气”(theopnustos),也就是说《圣经》是神“吹气”的结果。《圣经》各书卷的作者并不是机械地笔录神说的话。各书卷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作者是在神的灵感动下,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写出。神的灵在他们身上有控制性的影响,使他们在著作中透过自己的语言所表达的,不折不扣地是神要说的话。神学家贺智(Charles Hodge)把“默示”解释为,“圣灵对某些被拣选的人的影响,使他们成为神的工具,能够丝毫不错误地传达神的心思和旨意”①。

在基督徒心中,《圣经》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其信仰和生活的唯一准则。《圣经》这种绝对权威是由它的一系列特性所确立的,证明它是神的话语。


一、上帝是《圣经》的真正作者

《圣经》共66卷(旧约39卷,新约27卷),由不同的作者写成。旧约主要用希伯来文写成(其中有一小部分用亚兰语),新约用希腊文写成。旧约完成于耶稣降生前数百年,新约则始于耶稣受难、复活、升天以后。新旧约的写作历时1500年左右。

《圣经》的四十几位作者,不仅各自所处的时代不同,职业、身分不同,写作的环境也有很大差异。摩西是政治领袖,约书亚是军事领袖,大卫和所罗门是君王,但以理是宰相,保罗是犹太律法家,路加是医生,彼得、约翰是渔夫,阿摩司是牧羊人,马太则是税吏。有的写于皇宫之中,有的则著书在牢狱或流放岛上;有的写于戎马战时,有的却完成于太平盛世;有的写于喜乐的高潮,有的则写于悲恸、失望的低谷之中。《圣经》各卷书都是独立写成的,写成后即在各犹太会堂或基督教堂传读。《圣经》的作者们并不知道这些书卷日后会被汇编成册,形成新、旧约正典。奇妙的是,当人们把这66卷书编在一起时,这些跨越六十代人写成的、风格迥异的作品却是那样的和谐,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不用说一千多年所造成的时空差异,就是同一时代的人独立写成的作品,也很难彼此和谐。即便是同一人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观点也会自相矛盾呢!《圣经》的奇特的连贯性,只能解释为是神的灵贯穿始终,神是《圣经》的真正作者。

我们现在读到的由66卷书组成的圣经,被历世历代称为圣经的“正典”,以区别于形形色色的“伪经”。由于《圣经》66卷书的收集历史过程涉及到人的方面,有人会以为成为正典与否是由人决定的,似乎人的判断是订定正典的关键。但事实不是如此。这66卷书之所以是正典,是因为它们是神默示的。它们在被写成时就是正典了。神的子民公认这些著作是神的默示,这件事本身并不能使它们成为神的默示。神的默示是一件事实,不因人是否认可而改变。人的公认只是正式“追认”、接纳那些散在各地的会众早已承认的正典书卷而已。新旧约订定的实质是:神默示这些书卷,使之成为正典;它们在神的护卫下,得以流传、保存;神的子民在圣灵的启示下,承认、接纳他们为神默示的《圣经》正典。《圣经》从写作到正典形成都是神的作为,只不过是借着人达成的罢了。正像《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却是人手写成的一样。

二、《圣经》的教训

《圣经》博大精深,远远超过了人类的能力,《圣经》中的基本真理更常与人们的心思意念相反,充分显明只有神才是其真正的作者。

《圣经》的焦点从始至终都在神身上。大自然启示我们一位超然的造物主的存在,《圣经》则详尽地向人类启示他的属性和位格。这位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神是万有的源头,他不仅创造了万有,而且用大能托住万有,使之维持正常运转。神是公义、圣洁、慈爱、善良的,在绝对的公义和无限的怜爱中为犯罪的人类预备了救赎之道。这位神是独一无二的,却又有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个位格,是“三位一体”的独一真神。这既不是有三位神,又不是只有一个位格的神。

古往今来,很多人曾借用各种类比来解释“三位一体”,但至今无法理解这个奥秘。因为三一神是独一的造物之主,而人们用的一切比喻都是受造之物,没有可比性。“那圣者说:你们将谁比我,叫他与我相等呢?”(以赛亚书40:25)“耶和华啊,照我耳中听见,没有可比你的,除你以外再无神。”(历代志上17:20)。这并非不合理性而是超越理性,不是人能想出来的理念,而是神启示的真理。

《圣经》中的耶稣基督也是非常奇特的。他是无限的真神,却借童女所生,进入有限,取了人的形象。他身为万有的创造者却死于人手;他完美无疵却被人钉上十架。他的教训带有极大的权柄,却不迎合人意。他行了许多神迹奇事,但拒绝作犹太人的王。他智慧、谦卑,却坚称自己是那独一的真神。若不是受到神的独特启示,福音书的作者是不可能如此描绘耶稣的。

《圣经》不仅使人类认识神,而且让人认识自己。人对自己的天性一直大惑不解,众说纷纭。有人发现人性的复杂性,称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有人则鼓吹人的神性:“诸神是不朽的人,人是会死的神明。”在我国,素有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之争。随着进化论的崛起,不少人则认为人仅是进化到高级阶段的动物而已。

只有《圣经》清楚地启示了人类的本性。人是神造的,是按着神的形象和样式造的。神在造人类的始祖亚当时,将生气吹进亚当的鼻孔里,使他成为有灵的活人。人不仅像别的动物那样有体、有魂,而且还有灵。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差别。人是万物之灵,可以与神相交,追求永恒而无法从所处的自然界得到完全的满足。由于始祖的悖逆,人和神的关系中断,人类开始过一种以自己为中心的生活,陷在各种罪中不能自拔。《圣经》严厉地指出人的罪性和罪行,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3:23)。《圣经》在描写以色列人的祖先时,对他们的过失、污点直言不讳,毫不掩饰,与一般的传记、历史文学形成鲜明的对比。《圣经》指出,即使像被誉为“信心之父”的以色列人祖先亚伯拉罕、被称为“合神心意的人”的以色列国王大卫等伟大的先贤人物,都不过是亟待神的救恩的罪人。对人的这种鞭辟入里的描绘,实非人手所为。美国德州达拉斯神学院创始人查非(LewisChafer)精辟地说:“《圣经》不是人想写便写得出来的,也不是人愿意写便能写得成的。”②

神爱世人,为在罪中痛苦挣扎的世人预备了救恩。《圣经》的救恩观是非常独特的。世界一切别的宗教都劝人行善、赚取功德,靠人的好行为去“成佛”、“成圣”。《圣经》却指出,活在罪中、被罪所捆绑的世人是无法达到神的道德标准的。因此,神差派他的独生子耶稣降世为人,作人的替罪羊,用他在十字架流出的血洗净世人的罪,使一切相信他的人不再被定罪,并成为神家的儿女,进入永生。所以,《圣经》的救恩观是“因信得救”。“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罗马书10:9-10)。

这种救恩观丝毫不迎合人的普遍存有的“行善积德”的心态,与一切别的宗教划出明确的界限。“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以弗所书2:8-9)。《圣经》中神的这种救恩并不是神话或空话,而是真实可靠的,因为它是植根于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的历史事实之中的。 (未完待续)


注释

① Robert L. Saucy著,《圣经可靠吗?》黄汉森译(香港;基道书楼,1990),页65。

② Josh McDowell著,《铁证待判》,韩伟等译(美国:更新传道会1993)页32。


里程  来自中国大陆,毕业于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87年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年信主,于1999年入海外神学院进修神学;现为宣教牧师。著有护教性作品《游子吟——永恒在召唤》,广受慕道朋友喜爱。本文选自该书的第2章,有删节。

===========

福音的真义如下,请你仔细阅读:

1.至真、至善、至美的全能的上帝创造了宇宙万物;万物之中唯有人是神按照祂自己的形像创造的。

2.我们的始祖亚当、夏娃悖逆神,犯罪堕落了;罪因一人进入世界,世人都犯了罪;罪的结局就是死。人类开始过着悲惨的生活;并且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

3.神爱我们,把祂的独生子耶稣赐给我们。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世上,祂担当我们的罪,代替我们死在十字架上,完成了救赎的工作;死后被埋葬,第三天,神使祂从死里复活;祂回到天上,还要再来,施行审判。

4.耶稣基督是人类唯一的救主。我们认罪悔改,归信耶稣,接受祂作我们的救主和生命的主,便能与神和好,脱离罪和死,得享永生。

亲爱的朋友,今天,神的恩典借着这篇微信临到了你。神在寻找你,祂在敲叩你的心扉,祂白白地赐给你恩典。你失去的,只是罪和死的枷锁;得到的,却是一个充满平安喜乐的新生命!如果你承认自己是一个罪人,愿意信耶稣、接受祂的救恩,请你以心灵和诚实作这样的祷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