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99美元的高级账户订阅收费,不到10%的收费用户转化率,臃肿的产品界面,隐私政策上的负面新闻......硅谷独角兽 Evernote 似乎一直在摸索着正确的商业模式。
而前不久,Evernote 推出的 8.0 版本带来的产品体验上的提升似乎又燃起了希望。但是, iOS 版本的「瘦身」或是被寄予厚望的 AI(人工智能)真的能给Evernote带来正确的商业模式吗?
文|Casey Newton
编译 | 自然卷
1月17日,Evernote 推出了 iOS 8.0版本,新版本所带来全新使用体验似乎意味着 Evernote 找到了正确的产品形态。
不同于过去越加繁琐臃肿的操作和用户界面,在产品体验上新版本的确有了不小的提升。
新版app建立新笔记更快,只需点击底部绿色的「+」按钮就可以新建空白文档书写;光标处于正文而非标题处,节省了用户移动光标的时间;另外,通过长按「+」按钮,可以新增不同类型的笔记文件:音频、照片(拍摄文档、白板或是待办事项等)以及特定笔记的提醒功能。
可以说,8.0 版本是 Evernote 有史以来最快的笔记创建移动端 app。
总的来说,8.0 版本的 Evernote 总算是找回了作为一款笔记类工具app的初衷:快速记笔记,迅速找到文档。
Evernote 本应为这次优化体验鼓掌,但至今为止他们最为迫切的问题尚未解决。
不足以撑起「亮点」的功能,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随便浏览 App Store 里的免费笔记类app,你会发现一大堆APP也同样拥有内容抓取和搜索优化等功能。抓取和搜索已经成为app圈内的基本功能,而且用户需要为其支付的成本也往往为0。
而Evernote 过去几年却一直在涨价,高级版本的价格几乎涨了3倍,曾经免费的功能被转为了收费。
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免费用户的笔记只能在两台设备间实现同步。要知道过去 Evernote 的同步功能不限设备数量。
毫无疑问,他们过去曾尝试过其他的商业模式—— Evernote曾推出过几款实验性的app功能,例如名为「工作群聊」的企业通讯工具以及「幻灯片模式」功能。
可惜,无法达到用户和市场的期望,Evernote 并未发展成为一款精简型「外部辅助大脑」类型软件。
Evernote 更像是在向后期的微软 Office靠拢——但是,不同于科技巨头型app(其中一些常用软件的移动端app市场份额超过5%),对于 Evernote 而言,无论是移动端还是桌面版,整个过程仿佛是穿过巨大的迷雾一样——尝试为不同平台设计不一样的用户界面并没有起到太多用处。
或许从8.0版本开始,移动端app的精简化会是一个好的苗头——移除过去那些臃肿的操作流程和功能特性,或者至少是隐藏起来,也能给予 Evernote 更好的地基。
正如其他硅谷公司所做的那样,Evernote 将其未来作为赌注押在了人工智能上面。前同事 David Pierce 在 Wired 上写道,「不久之后,当你拍下一张会议室的白板照片后,添加进 Evernote,它将自动识别其中的计划行动,将其加入你的待办事项文档。」Pierce在其中写道,「或者会直接把事务加入 Salesforce 列表,这样就为你节省了无尽的纸头工作。」
灾难性的「隐私政策」,AI真的能弥补这块用户流失?
另外,Evernote 正在解决他们的一项灾难性的隐私政策更新——之前曝料 Evernote 允许企业员工阅览用户笔记以提高机器学习特性。虽然最终他们终止了这项政策,但伤害已经造成了。于我而言,这也是底线了——我取消了高级会员订阅服务,然后把笔记转移到了一款更加简洁、便宜的笔记软件。
毫无疑问的是,Evernote2017年的第一次产品优化值得被褒奖。但是这次更新对于其他平台(PC、Mac等)用户并未产生影响。而且,Evernote 磕磕绊绊的机器学习之路和隐私政策能让多少人相信 AI 会成为 Evernote 的救世主呢?
我很高兴 Evernote 推出了一款更好的 iOS 软件,但是他们也许也很快就能会发现的是,这次的改变太小、太晚了。
原文:http://www.theverge.com/2017/1/17/14300782/evernote-redesign-machine-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