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b Laughter, unsplash.com
合
作方:
柏林戏剧节国际论坛,中国传媒大学跨媒体艺术研究中心
时间:
2024年10月22日-23日
工作坊导师:
陈思安,吕雨舟,尼蒂什·贾因,诺拉·科勒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创意广场
自1980年起,歌德学院与柏林戏剧节国际论坛展开项目合作,邀请全世界优秀的戏剧人才在每年柏林戏剧节期间齐聚柏林,探索多元表达与共同行动的可能。
这一项目发展至2024年,已经为许多青年戏剧人才搭建了国际交流与协作的桥梁, 我们不仅需要谈论戏剧的历史与当下的演出场域,也需要关注戏剧的未来。
在
2024年“柏林戏剧节在中国”项
目框架下,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希望延续柏林戏剧节国际论坛的青年能量,在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歌德学院空间内为青年戏剧人带来内容丰富多元的戏剧工作坊。
工作坊将围绕青年戏剧人切近关心的戏剧构思与创作、跨界艺术融合、剧场协作等内容展开,我们将邀请四位参与2024年柏林戏剧节国际论坛的嘉宾,分别为大家带来现场与线上工作坊并展开分享与交流。
2024年10月22日
13:30 - 16:00
主题:剧场中的概念与构图
导师:吕雨舟
群体是如何形成的?一群陌生人相遇,如何形成我们和他们?一群个体,如何在行动中成为集体?在剧场中,我们的身体,是否代表了更多?
16:30 - 18:30
主题1:“感官艺术在剧场中的应用”
导师:尼蒂什·贾因(Nitish Jain)
气味如何影响一个观众的感知?如何让戏剧表演成为一次与触觉、味觉、听觉、嗅觉、视觉五感所交互的现场性体验?来自印度的戏剧工作者尼蒂什·贾因(Nitish Jain)拥有丰富的感官艺术知识背景与创作经历,他将分享包括亲密表演《光辉岁月》(In All Its Glory)、一对一剧场《勺喂》(Spoonfed)、参与式装置《消失的宇宙地图》(Cartography of the Disappeared Cosmos)以及互动物品《痒痒果》(Ticklish Fruits)和《室内森林》(The Forest Indoors):苔藓脚毯。通过这些案例,他将重点介绍他制作感官行为艺术的方法,随后将邀请与会者参加一个游戏工作坊,将触觉、味觉、听觉、嗅觉和想象力联系起来。
主题2:跨媒介剧场
导师:诺拉·科勒(Nora Köhler)
在电子游戏、现场音乐、多媒体艺术等媒介的刺激下,戏剧如何转化不同的艺术形式将其共同作用于制造令人难忘的现场演出?如何运用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来增加表达意义的层次? 拥有表演与音乐专业背景的奥地利表演艺术家诺拉·科勒(Nora Köhler)将在线上分享如何尝试用不同形式的跨媒介剧场方式为观众创造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的体验。
2024年10月23日
13:00 - 16:00
主题:剧场新文本创作
导师:陈思安
如何在剧场中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将萦绕在你心里的叙事转化为可实践的舞台文本?在剧场呈现日益多元化的当下,故事和人物依然重要吗,国内外又有哪些新的文本形式和创作路径?本次工作坊将以剧场新文本写作为核心,与参与者共同探索这些问题。
19:30 - 21:30
工作坊回顾与分享
本次工作坊旨在为年轻的戏剧人分享经验,报名者需满足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项:
- 就读于戏剧相关专业(包括且不限于戏剧导演,表演,戏剧文学,舞台美术,多媒体影像设计,音乐设计,戏剧制作……)
- 从事戏剧行业工作不超过三年
主办方将于
10月15日
向报名成功的参与者通过邮件或电话发送通知,未收到通知者默认为未申请成功。
陈思安
,作家,戏剧编剧、导演,译者。
“声嚣”剧读节创办人及艺术总监。
出版短篇小说集《体内火焰》《活食》《冒牌人生》等。
译著《诗与歌:
帕蒂·史密斯诗歌选1970-2015》《蒙辱:
阿亚德·阿赫塔尔剧作集》等。
主要戏剧作品《凡人之梦》《请问最近的无障碍厕所在哪里?
》《冒牌人生》《随黄公望游富春山》《在荒野》等。
吕雨舟
,独立剧场创作者,当代表演团体老妖精ensemble联合创始人。
剧场实践围绕“纪录剧场”“集体创作”“社会介入”展开,常在工作中使用“真实素材”(口述、纪实影像、流文本等)与“文学隐喻”杂糅。
作品曾受赫尔辛基艺术节、挪威易卜生奖、乌镇戏剧节、南锣鼓巷戏剧节、上海明当代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外滩美术馆等机构邀演或委约;
入选Theaterformen 2017,台北艺术节2019,柏林戏剧节2024 fellowship参与国际论坛交流。
尼蒂什·贾因(Nitish Jain)
,行为艺术家、建筑师、教育家。
尼蒂什·贾因(1989 年生于印度勒克瑙)在捷克布拉格生活和工作。
他的艺术实践跨越行为艺术、建筑、故事讲述和制作物品等不同媒介,执着于对非视觉美学和氛围的探索。尼蒂什于 2012 年在印度 SSAA 完成建筑培训并获得执照,2018 年在布拉格 DAMU 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场景设计)。2024 年,他获得了国际论坛、柏林艺术节剧院和 ASEF LinkUp 的奖学金:新加坡亚欧基金会的亚欧文化外交实验室。尼蒂什和他的艺术团 “MoreThanThat 工作室 ”通过多感官方式探讨生态、人类世和气候危机等主题,制作参与式亲密表演、一对一戏剧、空间氛围和物品。他的作品曾在捷克、德国、印度、阿联酋的各种国际艺术节以及意大利、挪威、葡萄牙和英国的地区和社区展出。
www.studiomorethanthat.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