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视剧鹰眼
电视剧鹰眼专注于电视剧内容及市场研究,为您提供最及时、最准确的行业信息,是您不可或缺的资深顾问伙伴!
51好读  ›  专栏  ›  电视剧鹰眼

【资本】2019影视行业融资仅29起,缩水80%

电视剧鹰眼  · 公众号  · 电视剧  · 2019-12-10 21:35

正文

【来源:铅笔道(ID:pencilnews)】

【记 者:付艳翠


“一场前所未有的“影视寒冬”,从2018年蔓延至2019年,并且尚没有“回暖”的信号。


2019年以来,已经有1884家影视公司关停;房产中介直言,年底写字楼退租最多的就是影视公司;横店影视城的剧组与几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半;好多制片人不得不转行,甚至做起了保险和房产销售员;一位知名编剧表示,剧本写了也找不到出品方,所以他已经开始接软文赚钱;影视行业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开始奉行“做项目可能死得快,不做项目还能活得久一点”的原则……


据铅笔道不完全统计, 在资本寒冬之下,今年仅有27家影视公司获得29起融资。而去年,影视赛道有130起融资事件,缩水近80%。


文娱赛道的投资人开始整齐划一地表示,影视行业回款慢、10个项目9个亏,政策风险也高,所以已经不看影视项目了。


2019年进入倒计时,创投市场持续去年的严峻态势,热钱集体退出,影视行业的阵痛期还在持续。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铅笔道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影视寒冬到来

1884家公司关停


“何止是寒冬啊?现在影视行业的温度已经直逼漠河了。” 致力于解决影视项目资金需求的众筹平台“影大人”创始人白松向铅笔道感慨,今年开始,他身边的影视行业创业者都不太好过。


白松预计,如果项目方在过往经历中没有太强的实力和背景,在这一轮寒冬中基本就会出局。


影视教育培训公司大曾文化COO殷实向铅笔道表示,在行业寒冬中,公司也受到的一些影响。


大曾文化成立于2014年7月,与一些经纪公司、影视公司的出发点不同,大曾文化把自己定位在STEAM行业,课程、教材、教研团队是大曾文化的发展重心。殷实透露,公司的影视剧等通告从去年的3000多个,降到今年大约2200个。


不过,因为公司主营的是教育培训业务,受到的影响还不算太大。他解释,在综艺大热之下,用户反而更能理解影视行业。所以公司向用户的解释成本降低,培训业务反而处于增量阶段。


事实确实如此,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已经有1884家影视公司关停,具体表现为注销、吊销、清算、停业。


对于倒闭潮,业内人士其实早有预感。2019年6月,在上海电影节期间,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发表公开言论称,“2018年我就预判会有上千家影视公司倒闭,没想到行业的倒闭潮会愈演愈烈,一直持续到现在。寒冬越来越加剧,一场场风暴刮来,行业已经跌入谷底,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企业倒闭也是市场的正常反馈。”


最直观的,是行业内影视作品正在不断减少。白松向铅笔道透露,今年之前,他的微信朋友圈上,几乎每天都有制片人发布开机的“喜讯”。但今年到现在,他一个月也就能刷到一、两个制片人发布开机的消息。


有横店影视工作人员也曾对媒体透露,横店影视城的剧组与几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半。


据横店影视城官网剧组公告显示, 11月21日,开机剧组21家, 2016年至2018年同期,这个数字分别为39家、33家、38家。 与此同时,在广电总局网站上的可查询的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的备案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7%。


僧多粥少之下,就连一线明星们也常年处于无戏可拍的窘境。


“今年已经有八个月没拍戏了”,2019年8月的一档真人秀节目上,当红花旦迪丽热巴对同行倾诉道;被外界普遍视作迪丽热巴“老板”的杨幂,开始频繁在综艺节目出镜,玩《密室大逃脱》,或者在《明日之子》当导师;今年39岁,戏龄15年的“荧屏霸道总裁专业户”明道在《演员请就位》上哽咽表示,“这是我今年第一次演戏。”


实际上,倒闭潮之下,已经有大量从业者无奈转型。


白松向铅笔道透露,他身边好多制片人或者在行业内从事某一环节的从业者,已经转行。他表示,他们大都流向保险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对于这种现象,白松解释,“其实这两种行业可能也不一定能赚到钱,但是在影视行业又实在过不下去,大家不得不死心,选择转行。”


无独有偶,另外一位知名编剧也向铅笔道透露,最近,他因为剧本写了也找不到出品方,所以已经开始接软文赚钱了。


外部资金离场

内部资本不敢押注


2015~2017年的影视圈,有很多“煤老板”、房地产开发商等传统实业的热钱涌入,市场资金充裕。但去年开始,资本寒冬之下,外面的资金离场,行业内剩下的资金被收缩到一个“可怕”的程度。


白松介绍,之前影视行业能够迅速的发展,是通过行业内的资金去撬动行业外的资金入局。但现在,外部资金撬不动了,只剩下行业内有限的资金在发展。他分析道, “影视是二八定律极为突出的行业,80%的资源掌握在20%的人手中,行业内现在有资金的项目并不多。”


事实上,影视赛道已经变得异常“冷清”。


IT桔子数据显示,去年,影视赛道有130起融资事件,2016年至2018年,影视行业投融资总金额分别是 234.24亿元 214.77亿元 314.05亿元


但据铅笔道不完全统计,在资本寒冬之下,今年仅有27家影视公司获得29起融资,资方包括腾讯投资、华创资本、青山资本、红杉资本中国等一线投资机构外,更多的是来自如阿里影业、英皇集团、猫眼娱乐、博纳影业等行业内企业。


今年5月、7月,甚至没有一家影视公司拿到融资;2月、11月,仅有2笔交易;交易最多的3月份,也仅有5笔融资。



此前开始看文娱赛道的资本们,从今年开始都整齐划一地表示不会再考虑影视公司项目了。


“今年公司对影视收紧了资金,已经不看影视项目了。”投资人刘强(化名)向铅笔道透露,影视行业回款慢,政策风险也高,最近公司将投资转向了消费和教育。


刘强所在的公司是一家曾专注于文化娱乐产业的投资基金。他介绍,前几年,公司平均每年在影视行业上的投资有一、两个,今年一家项目也没有下注。


随着政策对内容的审核和监管开始趋严,确实让资本对行业却步。白松透露,之前影片审核周期大概在3个月左右,就可以拿到备案号正式上线。但现在,这个时间正无限延长。“最快要半年时间,甚至有很多影片,已经过去1年还没有进展。”


白松在做项目时也开始更慎重了。他所在的“影大人”成立于2015年12月,在对急需资金的影视项目进行筛选、审核后,“影大人”会定期将其上线至网站,开放给投资人进行众筹投资。以往,每个电影项目“影大人”会参投30%,但现在,项目越来越少,“影大人”的投资也很“艰难”。


白松透露,现在就算他给项目投资了30%后,剩下的70%就要靠项目方自己想办法。但因为资金短缺,资本对影视行业的信心严重不足,往往就这70%的资金,项目方都没办法“填满”。


如今,影视行业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点资金的资本根本不敢轻易投资。甚至开始奉行做项目可能死得快,不做项目还能活得久一点的原则。白松表示,影视行业投资的风险太高了,现在投资人投资后已经不想着能够回本,而是盼着让片子少亏点。“因为环境太恶劣了,不说赚钱,投资人能够回本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事实确实如此,对于中小型影视公司而言,行业根基较薄,资金又有限,1、2部影片的亏损可能就足以让公司不复存在。


刘强也表示,影视行业一直都是投资的高风险行业,就连以往环境好时,也是做10个项目,有8、9个都处于亏损。


但一直不投资,对于公司来说并不现实。白松表示,因为这样不光打击整个团队的信心,还会让资方对行业的印象更加大打折扣,所以有些人还是会冒着倒闭的危险去做。白松补充道,“但大家的投资金额和体量也自然会降低。”


坐吃山空or寻求转型


曾经,养猪、做乳制品、开餐馆、做金属管材等传统行业,都转型做成了影视公司。但现在,大公司接连亏损,中小型影视企业不得不转变经营思路,重新规划业务方向。


据央视财经报道,从今年三季度的财报数据来看,在可比的14家上市影视公司中,业绩报喜的只有北京文化和华录百纳,北京文化业绩增长超过100%,华录百纳则扭亏为盈。


另有7家影视公司虽然实现盈利,但净利润降幅都超过了 50% ,更有甚者下降超 90% 。华谊兄弟、唐德影视等五家公司则是陷入了亏损的泥沼,曾经的明星股华谊兄弟更是巨亏6亿多元。


不转型只能是坐吃山空,死路一条。因此,不少公司走上转型这条路。选择业务转型的影视公司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转型后的业务仍属影视行业;另一种则是完全与影视行业毫不相关。


“影大人”就是正在寻求转型的公司之一。此前,白松将重点放在了资源变现,团队在项目端资源上较匮乏,所以他也尝试了网络大电影的制作和宣发,意在打通全产业链。


白松坦言,在众筹方面,他已经不敢轻易押注。未来,“影大人”将主要以宣发为主。与此同时,公司也正在寻求其他的项目,“只要是跟文娱相关都可以考虑尝试。”


也有已经找到转型之路的影视公司。此前一直在做国产恐怖类型电影的北京菲尔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已经转型做培训教育。据悉,由于政策对恐怖题材的收紧,致使此类影片积压,新的恐怖题材影视项目又不被审查通过,该公司开始另辟蹊径,转向对儿童影视教育领域的业务拓展。


有媒体报道,一家曾经靠内容赚取的广告费就能养活整个团队的影视内容平台,好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不得不开始完全转型,跨界到利用现有渠道做电商,以期活下去。


更多的影视传媒公司在面对传统制作下滑困境下,开始通过新媒体的渠道,寻求其他的变现方式。比如,小型的传媒公司霍达传媒转型到抖音平台后,短时间内吸引了300W粉丝,不仅成为了短视频平台前10的企业蓝V号,还与支付宝等大品牌建立宣发合作关系。


当然,焦虑之下,也是一件好事儿,这期间,不仅考验创业者应变能力,大家也都更注重内容创作了。事实上,回望中国电影的2019,确实也诞生了不少佳作。《流浪地球》累计票房46.56亿元、《哪吒》累计票房49.74亿元、《我和我的祖国》累计票房29.88亿、《中国机长》累计票房28.69亿元……


正如企鹅影视高级副总裁韩志杰所说,“阵痛期不可怕,更重要的是尽快健全行业规范,让优质内容的产生变成必然现 象。 要走出阵痛期,必须要保持做内容的初心,尊重艺术规律,才能赢得观众。


热门头条推送链接

【一】腾讯影业《明月照我心》内容突围法则:基于新文创生态的闭环协作

【二】芳香绵远《老酒馆》:95天登陆10家省级卫视黄金档,拿下3家卫视年度冠军!
【三】落地现实,深耕专业,行业剧革新后的生存之道
【四】全投/主投/参投:扫描BAT的剧集“弹药库”
【五】“双备案”实行后,网剧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