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房地产税收20个热点问题(11-13)
盘点房地产税收20个热点问题(13-20)完结篇
房地产开发企业多期项目汇缴时收入确认的纳税调整
首先声明我(
财税评论
Lawping
)的文章都是一字字打出来的,有朋友问到我的文章为啥没标注原创,是因为之前有文章引用政策原文过多导致被限制一段时间,不过这几篇也是我用自己另一个号标注过原创的,所以麻烦有的公众号尊重原创,不要洗稿盗用。如果喜欢就麻烦关注或转发朋友圈。
上期说到,对于
涉及多期项目成本变化、收入结转的项目以上逻辑需要做一定修正。
本期主要先学习多期项目收入结转的纳税调整逻辑。前文已说明的这里不再赘述。
这是后续计税收入、成本计算的最基础数据。主要包括:
1
、各期占地面积情况,以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有明确划分的优先,便于后期土地成本按占地面积划分测算;
2
、各期各楼栋建筑面积、可售面积、计容面积等情况,已竣备的以房屋面积实测报告优先,未竣备的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判断。该项数据最好能精确到各业态最小竣备单元,便于后期测算成本对象选择对当期毛利额的影响。
后期汇总可通过
sumifs
、
GETPIVOTDATA
、数据透视表等操作即可,下同。
1
、各销售单元应收款(包括合同总价
+
面积补差款
+
滞纳金
/
违约金等)、累计已收款、合同签约建筑面积等原始关键信息
2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考虑项目属于新老项目(
2016-5-1
起营改增)、以及增值税选择简易或一般计税方式、以及收款时间在营改增前后,以及增值税税率变化(
2018
年
5
月
1
日起
11%
到
9%
)、以及交房时点增值税清算纳税义务产生等来做价税拆分……
到这里读者是不是要晕掉了,当然做的好的台账这一块应该是比较清晰的,但如果分了七八期,跨越了特别是涉及到
16
、
18
年等七八个年头,加之跨越了营改增的销售台账、开票台账比较乱的话,估计真要晕菜了。据
Lawping
所知,确实有很多公司这块已经是糊涂账了。
这里还是有必要要复习一下营业税、增值税纳税义务时间:
已废止的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规定,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
并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
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销售不动产,
采用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也就是说营改增前预收款直接作为收入,而营改增后收款需按交房时点拆分为不含税收入。
在销售台账各销售产品后再增加对应期数、成本对象、收款比例、计税面积、计税收入等字段。
计税收入的确认原则上需按
31
号公告第六条规定了
7
种收入确认情形来判断。
实操上简化处理,可根据收款比例(累计已收款
/
应收款)计算计税收入和计税面积,存在少计应税收入的风险。
有的房企按签约收入和签约面积来确认计税收入和结转计税成本,甚至有的按累计收款确认收入、签约面积对应结转计税成本,都是有问题的。
三、汇总形成分期分业态(成本对象)计税面积和计税收入数据
通过
sumifs
等函数汇总,可形成以下汇总表:
需注意,各期各成本对象对应的总可售面积无法从销售台账中获取,需回到步骤一的面积表中取数。
以上细化到分期分核算对象的计税收入表格,可以和后续计税成本计算对应,形成对各期动态毛利额的调整。
通过以前年度汇缴底稿和申报表取数,得到以下汇总表。
此处纳税调整正数为收入调增,负数为收入调减。下同。
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是按公司计算的,所以通过以下各期混同的轧差法计算纳税调整额即可。没太大必要具体到每期应做的纳税调整。
此处(
1
)
=
步骤三中的计税收入汇总
7
或者换个逻辑计算
2019
年纳税调整金额(
5
)
=
(
1
)
-
步骤四汇总
A-
(
4
)
-
步骤四汇总
C
,结果是一样的。
通过以上操作逻辑,多期项目汇缴时收入确认纳税调整基本完成了,下一篇和财税评论Lawping一起学习最复杂的多期项目成本结转的纳税调整。
-- END --
【房地产税筹72变之1】变局
【房地产税筹72变之2】购入在建项目再开发能否加计扣除?
【房地产税筹72变之3】增值税销售额、企业所得税收入、土地增值税收入不再傻傻分不清
【房地产税筹72变4】一头雾水的劳务报酬和经营所得?以地产企业全民营销为例
【房地产税筹72变5】营改增后回迁安置房涉税处理的敏感性分析
【房地产税筹72变6】营改增后无偿移交保障房涉税处理的敏感性分析
【房地产税筹72变7】增值税预缴税会处理及超税负率预缴的解决方案
(上)
【房地产税筹72变8】增值税超税负率预缴解决方案(下)
【房地产税筹72变9】土增税超税负率预缴解决方案(上)
【房地产税筹72变10】土增税超税负率预缴解决方案(下)
【房地产税筹72变11】计税毛利率对企业所得税税负的敏感性分析
【房地产税筹72变12】计税毛利率对三大税综合税负的敏感性分析
【房地产税筹72变13】期间费用对预售阶段企业所得税以及综合税负率的影响
【房地产税筹72变14】成本核算程序的税会差异
【房地产税筹72变15】成本核算对象的税会差异分析
【房地产税筹72变16】成本项目的税会对比
【房地产税筹72变17】成本归集和分摊的税会差异
【房地产税筹72变18】各项面积指标及土地成本分摊的两种方法
【房地产税筹72变19】对一个纳税评估案例的解析
【房地产税筹72变20】房企降价让利促销,买单的是税局?
【房地产税筹72变21】案例解析视同销售纳税调整填报
【房地产税筹72变22】案例解析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纳税调整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