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集微网
集微网,半导体、手机行业专业信息服务平台,使用帮助请发送help。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ETOP  ·  今天,向芯片码农致敬! ·  2 天前  
哎咆科技  ·  清华大学,这次的瓜有点大! ·  4 天前  
EETOP  ·  FPGA 控制 RGMII 接口 PHY芯片基础 ·  5 天前  
ZOL中关村在线  ·  vivo Y300 ... ·  6 天前  
哎咆科技  ·  iOS 18开倒车:iPhone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集微网

东芝半导体新公司 股权转让5月落实,传苹果谷歌亚马逊都在觊觎,银湖联手博通出价180亿美元;社评:东芝半导体业务应该卖给谁?

集微网  · 公众号  · 硬件  · 2017-04-02 07:20

正文

1.东芝半导体新公司 股权转让5月落实;

2.银湖联手博通欲收购东芝芯片业务 出价180亿美元;

3.传苹果谷歌亚马逊都在觊觎东芝NAND闪存业务;

4.社评:东芝半导体业务应该卖给谁?

5.美光声明:制程转换符合预期,今年大量产出;

6.英特尔大笔收购背后,已转型为一家数据驱动公司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天天IC”,重大新闻即时发布,天天IC、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阅读原文”或长按 laoyaoic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1.东芝半导体新公司 股权转让5月落实;


集微网消息,日媒报道,现正进行重组的日本东芝公司成立接手其半导体业务的新公司「东芝存储器」后,东芝公司最新消息透露,将会在5月选定新公司出售对象,并在今财政年度内完成转让手续。


报道称,东芝的存储媒体的「闪存」业务在全球受好评,半导体业务价值达2万亿日圆(约1,380亿港元)。 在上月底的首轮竞标中,海外竞争对手,基金等约10家公司参与投标,当中盛传有企业提出高达2.5万亿日圆的收购方案。 据了解,有兴趣竞标的海外企业包括美国西部数据、台湾鸿海集团、韩国SK海力士、苹果公司、谷歌以及亚马逊等等。


报道指出,由于东芝公司旗下已经破产的美国核电子公司严重亏损,东芝2016财年净利润亏损将高达约1万亿日圆(约692亿港元),东芝社长纲川智表示,将会选择能够帮助提高企业价值的公司以增强财务基础。



2.银湖联手博通欲收购东芝芯片业务 出价180亿美元;


据金融时报报道,知情人士爆料称,科技型私募股权投资集团银湖(Silver Lake)已经联手美国芯片制造商博通(Broadcom),试图以180亿美元价格收购日本东芝公司旗下半导体业务。东芝目前正与多个潜在买家商谈出售芯片业务事宜,并希望此举能够帮助其弥补因美国核电业务西屋破产申请带来的财政缺口。消息人士称,东芝股东本周已经批准芯片业务拆分计划,此后决定出售这项业务。


《日经新闻》首先报道了银湖与博通联手收购东芝芯片业务的新闻,是否出售的最终决定将在6月份东芝股东大会之前做出。路透社近来报道称,其他潜在买家包括美国数据存储公司Western Digital、Micron Technology、韩国芯片制造商SK Hynix以及其他不明身份的投资者。



在过去几年中,半导体行业经历了整合浪潮,许多公司合并以努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近年来,高通斥资470亿美元收购了NXP,博通370亿美元并购了Avago,英特尔150亿美元收购Mobileye,并斥资170亿美元收购Altera。


银湖和博通都拒绝置评,东芝也没有做出回应。 网易科技                   



3.传苹果谷歌亚马逊都在觊觎东芝NAND闪存业务;



腾讯科技讯 日本《读卖新闻》(Yomiuri Shimbun)周六报道称,苹果、亚马逊和谷歌(微博)均参与了东芝NAND闪存部门的竞购。


东芝股东在本周四举行的股东大会中批准了分拆旗下NAND闪存业务的提案,这也为东芝随后出售闪存业务控股股权或全部股权铺平了道路。东芝希望募集到至少90亿美元资金,以应对美国核电业务破产可能给集团构成的影响。该公司此前表示,旗下闪存业务的估值在180亿美元左右。消息人士透露,目前约有10家潜在竞购方对东芝闪存业务很感兴趣,其中包括与东芝在日本合资投建芯片工厂的西部数据、美光、SK海力士、以及其它财务投资人。虽然富士康对收购东芝芯片业务充满信心,但消息人士称,由于富士康与中国关系紧密,日本政府可能会阻止该交易。


《读卖新闻》在报道中并未透露苹果、亚马逊和谷歌竞购东芝NAND闪存业务的价格。《日本经济新闻》周五报道称,美国私募公司银湖和美国芯片制造商博通已向东芝提供了约2万亿日元(约合180亿美元)的报价,欲收购后者的NAND闪存业务。截至目前,东芝方面对此报道未予置评。


东芝本月初就出售内存芯片业务向10家潜在收购方发出问询函,力争竞购价格能达到约1.5万亿日元(约合131亿美元)。若整个芯片业务的估值定为1.5万亿日元,则低于此前报道的2万亿日元或2.5万亿日元。收购方对东芝芯片业务的出价将在本月底结束。


东芝预计,公司本财年的净亏损将达到1万亿日元(约合90亿美元)。这一亏损将是日本企业史上最大的亏损之一。(编译/明轩)


4.社评:东芝半导体业务应该卖给谁?


   社评:东芝的重建迎来重要局面。 由于旗下美国的核能子公司西屋电气申请适用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条,损失出现扩大,预计2016财年(截至17年3月)将出现超过1万亿日元的合并最终亏损。 自有资本也已经见底,截止年度末超过资本的债务额将达到6200亿日元。

 

为了摆脱这一窘境,东芝将出售剩下的最大的优良业务——半导体内存业务。 将通过计提出售额来摆脱资不抵债局面,同时获得大量现金来化解融资困难。 3月底实施的第1次招标中,以美韩台的外资企业为中心,约有10家企业出现在出资收购名单中。

 

对于东芝出售半导体业务,存在各种各样的声音。 日本最大经济团体「经团连」的榊原定征会长表示「东芝的半导体技术是日本的核心技术」,担心技术外流到国外。 官房长官菅义伟也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东芝半导体业务的)竞争力很高,从维持就业的观点来看该业务也很重要」,表示将关注事态发展。

 

半导体的重要性自不必说。 半导体对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活跃的新时代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技术,在国防领域也占据重要地位。

 

如果有声音担心东芝的技术外流将影响到国家安全,日本政府应该在详细说明情况的基础上,讨论基于日本《外国汇兑及外国贸易法》来启动资本限制。

 

出于国防上的理由而实施外资限制并不罕见。 例如,近年来中国企业对美国半导体相关企业的收购牵动着美国政府的神经,美国政府出于安全保障上的担忧多次叫停了收购案。

 

不过,没有正当理由排斥外资的风气的抬头也令人困惑。 半导体业务要想取得成功,需要以每年高达千亿日元投资为基础的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能够预测技术动向、与全球的竞争对手对抗的全球性经营人才。

 

但是,当今的日本没有能够满足上述2个条件的半导体相关企业。 在液晶等电子零部件领域,存在日本企业携手成立「日企联盟」的案例,但是未必一定会成功。 事态步入僵局之际有必要引入外部的人才和智能。

 

因此,东芝有必要寻找不会引起安全保障上的担忧,在半导体业务方面拥有专业的经营实力,同时愿意给出高价能够帮助东芝摆脱目前窘境的企业。 东芝的经营层肩负重任。

  日经中文网                   



5.美光声明:制程转换符合预期,今年大量产出;



DRAM大厂三星与美光接连传出先进制程转换不顺消息,使得市场担忧供需缺口扩大;美光则澄清表示,1x奈米制程进度符合预期,可望于今年大量产出。

今年稍早,三星传出召回18奈米制程记忆体模组后,近期美光也传出1x奈米制程转换不顺的消息,市场认为,三星与美光接连传出先进制程转换不顺,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RAM)供需缺口恐将进一步扩大,第2季的DRAM价格涨幅可能扩大。


但美光声明表示,1x奈米制程进度符合预期,可望于今年大量产出。


今早随着市场担忧今年DRAM供需更难平衡,价格将持续大涨,带动南亚科 (2408) 、威刚 (3260) 等联袂开高,但盘中随着台股出现卖压,记忆体模组厂股价多翻黑。


美光现阶段DRAM生产以原本的华亚科(现为台湾美光)20奈米制程产品为主,目前正转进1X奈米,先前预计2017年就会有大量产出。

台湾美光也声明表示,相关生产仍然按照原订进度进行。此外,美光台中厂现阶段以25奈米制程为主,已试产1X奈米制程,预计明年首季可全数转换完毕。 工商时报


6.英特尔大笔收购背后,已转型为一家数据驱动公司


集微网  3月31日报道


“可能这一段时间很多媒体朋友比较关注的动态,英特尔今天收购了这个公司,明天收购了那个公司。所以今天有一个机会,给各位媒体朋友们一个专场,介绍英特尔未来怎么布局,怎么考虑的。实际上这一切还是回到英特尔公司的创新之本,就是数据本身。” 



3月31日英特尔在北京举办的媒体分享会上,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首先回应了外界对英特尔土豪式收购的议论。


也正如杨旭所说,过去一年多英特尔进入了密集的“收、收、收”节奏,而且涉及公司与金额都让人惊讶。


最近的一次收购就发生在本月中旬,英特尔豪掷153亿美元买下了自动驾驶汽车关键零部件供应商Mobileye。而更早之前2016年9月6日,宣布收购计算机视觉芯片公司Movidius;2016年8月,宣布收购AI初创公司Nervana;2016年4月,宣布收购意大利半导体制造公司Yogitech……


大笔收购背后,英特尔看到数据的机会


按照杨旭的说法,如此密集的收购是英特尔看到数据洪流时代的到来,这一切都在为转型成数据公司而做准备。


未来数据量到底有多大?根据英特尔估算,如果人类上网每天可能仅仅就1.5G的数据量。不过在即将到来物联网时代就会产生数据洪流。例如,智能医院每天产生的数据量是3TB,也就是3000GB;一辆无人驾驶汽车,每天可以产生的数据量是4000GB,比一座医院还多;一架智能飞机收集数据的是40TB;一个智慧的工厂是100万GB,如果一个工厂,成千上万的设备每时每刻都在收集数据,这个体量更是大的惊人。


杨旭表示:“数据是新石油,不仅是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其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要用创新技术端对端深加工,英特尔将凭借独到的智能互联全栈实力释放全部创新潜能。”


英特尔要做的就是从各种设备中收集数据,快速传输数据,到云端再处理、挖掘、分析数据,并找出有意义的东西提供给消费者。


面对数据洪流,英特尔制定了数据战略
三个体系


找到“数据”这个中心以后,就要开始构建业务体系。不过,物联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横跨生活方方面面,这些数据背后是无序、无规则的。英特尔面对这样的数据洪流,制定了数据战略,主要围绕三个体系布局。


1. 云、网络、人工智能。


英特尔把云打造成一个空前的创新平台,提供卓越的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为大数据、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支持。


人工智能是云创新的另一个前沿,英特尔在这方面有全栈的实力。英特尔通过Nervana平台,打造Lake Crest深度学习芯片,探索全新的架构和算法,整合全公司的相关资源,推动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在局端数据中心之上,必须加速未来网络转型,核心是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和软件定义网络(SDN),这也是英特尔进军新的细分市场最重大机会之一。


总之,在云计算、数据中心、网络方面,英特尔是产业的领先者,有些关键技术在不断创新,特别是人工智能,预示着巨大机会。


2. 在云、物与设备两者之间,“加速技术”也是巨大的推动力,包括存储、FPGA、5G等。


在“加速技术”上,英特尔加大投入,推动创新。存储方面,最新推出的英特尔傲腾TM(OptaneTM)产品系列,采用革命性的英特尔3D XPointTM技术,打破了内存和闪存界限。FPGA也会起到“加速器”的作用,有效提升大数据密集计算的效率,在高性能基础上,提供定制化算法。


有媒体指出,在加速下一代深度学习方面,FPGA将远超GPU、更具优势。5G将会推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有些公司认为5G是通信技术的演进,而英特尔认为5G是一次革命,5G不仅仅是移动宽带,更要满足更高带宽、更低延迟和更大规模连接的智能互联未来需求,将会创造更为广泛的业务应用。英特尔将在这场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


3. 物和设备。


英特尔曾经的传统业务主要在PC领域,而现在数以亿万计的智能设备,带动了物联网发展。目前物联网仍处于起步阶段,智能设备发展将深远影响行业增值。以无人驾驶为例,未来汽车也会变成车轮上的超级计算机。2017年初,英特尔发布了英特尔Go智能驾驶平台;将来收购Mobileye后,它将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眼睛”,而英特尔则会提供“大脑”,两者结合,将推动产业更快接近智能无人驾驶的蓝图。


英特尔将在八大领域与中国厂商建立深度合作



在谈到中国对英特尔的重要性时,杨旭说道,英特尔的CEO科再奇曾说数据就是未来的新石油。中国的石油储存量可以没有中东大,但数据时代中国的数据量肯定是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如果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那中国的石油储存量将是全世界最大的。


杨旭表示,英特尔要做中国高价值的合作伙伴。要把我们所有的技术、积累,以及经验拿出来和中国的产业链厂商合作。英特尔在中国的策略将会集中在八个领域寻求更深的合作。包括人工智能、无人驾驶、5G、VR、中国制造2025、精准医疗、体育、机器人。


事实上,过去几年英特尔已经深度参与到中国整个产业链当中。杨旭举例说,比如目前在芯片领域,2014年90亿人民币投资紫光展讯,联合开发基于英特尔架构和通信技术的手机解决方案;之后,再与澜起和清华大学的合作,做数据中心芯片。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和很多公司建立了生态链,这些公司包括科大讯飞、京东等等。在5G方面英特尔切入更早,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华为、中兴等一起积极进行技术布局。


杨旭最后表示,英特尔的合作有一个特征就是非常开放,而且一定是生态链模式的合作,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创新的产品和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天天IC”,重大新闻即时发布,天天IC、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阅读原文”或长按 laoyaoic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天天IC”个人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