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听说过这个说法:长眉毛、高前额、大耳垂、手掌生命线长,是一个人长寿的标志。
然而,科学家研究发现,与健康长寿有关的三个特征其实应该是:心率、握力、肺活量。科学家们怎么解释呢?还有什么长寿诀窍吗?接着往下看。
心血管科大夫常说心率慢一点好,说的是早起还躺在床上时,测得的心率慢一点好。也就是静息状态下心率在55~60次/分最好。
有研究对比老年人心率与寿命的关系发现,男性静息心率大于80次/分比男性静息心率小于60次/分活到85岁的比率下降了近一半。也就是说,静息心率偏快的人,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加,死亡率也高。
如何控制静息心率在55~60次/分?专家推荐了三种途径:
一是常运动,使心脏功能得到锻炼;
二是控制体重,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
让心率加快;
三是戒烟限酒,因为吸烟与饮酒均可使静息心率加快。
一般来说,握力常随身体机能的衰老而减弱。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的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握力最强的人通常比握力弱的人活得更长。
握力除了反映肌肉力量外,跟我们的心脏功能是成比例的。英国《柳叶刀》杂志就曾刊登加拿大一项研究发现,握力减退预示着患心脏病、中风等严重疾病的几率会更大,预期寿命也会随之缩短。
提高握力的途径有很多,方法也很简单。像握力器这类小器械可带在身上随时练习。另外,健身球、皮球都是有助于增加握力的。
肺活量可以预测寿命,这是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科学家经过长达30年的研究得出的结论。研究显示,肺活量大小和身体各系统的机能、新陈代谢的能力等密切相关。肺活量下降,内部机体能力也随之下降。
中老年人可以做个检查,了解自己的肺活量状况,以便更好地进行锻炼。
提高肺活量主要靠坚持运动,适合大众的健身项目有游泳、慢跑、骑车等。在安静的状态下,有些运动也可以有效锻炼肺活量,比如打太极拳、做呼吸操等。甚至吹气球、吹蜡烛等也助提高肺活量。
★长按二维码3秒,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我们。
支持我们请点赞或使用评论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