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捐”闹剧,为啥我们看不了“苦情戏”?
“悲情营销”通常指网络中,某些媒体或个人为了“搞个大新闻”而上演的“苦情戏”。事件的主角通常是弱者、受害者,用悲剧性的命运来抓住受众“痛点”;当大家看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时,情不自禁就会把自己代入到主角的世界里。除了同情,同为“弱势群体”的受众,也很容易就把错都归结于社会、体制,忽略其他重要细节。
这种抓人情绪的营销,会在短时间内产生海量传播和超级关注,让人们在有限的空间内,高密度地谈论此事,整个群体被亢奋和激动的精神状态所操控,甚至丧失理智的分析判断力。想让“流言止于智者”,谈何容易?勒庞在《乌合之众》 中,就提出,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的所作所为就不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约束的一面。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尤其是牵扯到自身利益时,人们更容易“关心则乱”。只要对自己有利或构成威胁,智力、阅历、专业、信念都能一股脑抛开;同样,自我保护意识还会自动屏蔽别人发出的不同声音,一旦观点被强化,就会出现“非好即坏”的极端想法,查到海枯石烂,争个你死我活,哪怕为他人做嫁衣,也要证明自己是对的。
但受众的情绪不能被滥用,尤其是爱心,更不能被利用。不管是转发大军、打赏的人,还是各路围观的吃瓜群众,都是希望善心得到善待,毕竟生病的孩子是无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