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鱼羊秘史」关注,每晚八点推送
回复「揭秘」,看欲罢不能,闻所未闻的野史奇谈
(图)电视剧《卫子夫》中的汉武帝,林峰饰
汉武帝时,河南洛阳有个农民,名叫卜式。卜式别无他长,就会牧羊,如果不出意外,他这一辈子顶多就是个有钱的羊倌了。但是,一场战争带来的后遗症,让这个忠义无双的农民脱颖而出,不仅入朝为官,而且名垂青史。
汉武帝不仅是皇帝中的战斗机,而且是一位大气的慧眼伯乐,在位期间,不拘一格选拔了大批人才,其中“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栗竖,卫青奋于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汉书·卷五十八》),不管是牧羊的,种田的,为奴的,投降的,只要有过人之处,统统提拔重用。卜式的发迹,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任何人,都不是随随便便成功的。卜式,出生在农民家庭,父母早亡,年轻时在家乡耕耘着祖上留下来的几亩薄田,牧养着十几只羊,同时还要抚养年幼的弟弟。卜式是牧羊高手,短短数年,十几只羊就变成了羊群,家产丰盈。
弟弟长大后,无立家之本,卜式念手足之义,只留下了一百只羊,把家产都送给了弟弟。十几年后,卜式置办了田宅,羊数上千。弟弟无能,偌大家产被他败了个精光,卜式毫不在意,多次把家产分给弟弟。没几年,卜式又富了。
当时,西汉正跟匈奴开战,钱粮消耗太大,朝廷库存紧张,边关将士们吃不饱、穿不暖,还领不到饷银。卜式知道后,表示愿意捐出一半的家产,为边疆战事出力。这件事惊动了汉武帝,汉武帝派人问卜式,你是想求官呢,还是想求事?卜式回答,“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汉书·卜式传》)。汉武帝不信,卜式的一片忠心碰了钉子。
仗还是要打的。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不负众望,大败匈奴。次年,降服匈奴浑邪王及部众四万人。这些人的吃饭问题,成为西汉胜利后的重大后遗症,“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徒,皆卬(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汉书·卜式传》)。
(图)《汉书》,又称《前汉书》,由中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由唐朝颜师古释注,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四万匈奴人,四万张嘴,必须填饱,不然就会出乱子。这一巨大开销,朝廷无力担负,只能转嫁到老百姓头上。卜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二十万钱,在当时能购买四百八十万斤大米,折合现在的人民币约一千五百万元。卜式无偿捐助的这笔巨款,让大批流离失所的老百姓得到了妥善安置,功德无量啊!
卜式成了人人颂扬的爱民模范,也带动了其他好心人捐款。河南太守将捐款人造册,逐级上报,汉武帝看到卜式的名字,说这人我知道,上一次他就想捐出一半家产。卜式的行为,感动了天下苍生,也感动了汉武帝。汉武帝赏赐卜式丰厚,卜式又把这笔钱捐了出去。汉武帝很欣慰,破例“召拜式式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汉书·卜式传》),卜式名扬天下。
中郎,属郎中令,光禄勋,近侍之官;左庶长,爵名,第十级;官爵都不低。但是,卜式不愿意当官,提出要回乡继续牧羊。汉武帝舍不得他走,说皇家也有羊群,你在别处也是牧羊,何不替我牧羊?从此,长安城多了一位牧羊的高官。一年后,汉武帝闲暇无事四处游走,路过卜式的牧场时,发现“羊肥息”(《汉书·卜式传》),非常高兴,也非常满意,便向卜式讨教牧羊之法。
此时,天下安定,法纪松弛,朝廷小人丛生,州郡刁民成群,卜式很忧心。见汉武帝问话,卜式先回答如何牧羊,继而拐弯抹角把话引导了治民上,说治民与牧羊是一个道理,并提出了八字方针,“恶者辄去,毋令败群”(《汉书·卜式传》)。这八个字的意思很好理解,严惩媚官刁民,以防其带坏了好人。
这八个字,虽然浅显,但涵义深邃。汉武帝听后,非常惊奇,认为卜式通过牧羊,能够举一反三,并领略到了政治的要领,决定把他放任外职。果不其然,卜式接连两个差事都干得非常出色,都让汉武帝很满意。汉武帝认为卜式是个能够干事创业的好干部,且忠诚可嘉,便升他为齐王太傅,后转任齐相。
卜式在临淄数年,后因政绩显著,被召回长安,擢升为御史大夫,封关内侯,成为朝廷重臣。然而,卜式毕竟没有多少文化,为人又太过耿直,在勾心斗角的官场上是很难立足的。最终,因为抨击盐铁官营,卜式被贬为太子太傅,后寿终正寝。一个羊倌,因为忠义,入朝为官,名垂青史,堪称一个传奇。
*作者:刘秉光,鱼羊秘史签约作者。历史学者,今日头条签约作家。已出版《历史上那些帝王们》《你所不知道的帝王》《笑谈囧闻趣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