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川大叔
相处关系助推者,生活不易;伴你成长,治愈所有不开心。让更多的家庭越来越幸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艾邦高分子  ·  BOPP电容膜生产企业盘点 ·  6 小时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重磅发布:武书连2025中国大学排名! ·  昨天  
艾邦高分子  ·  30+(国内)气凝胶材料生产企业盘点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陈青ACS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川大叔

真正爱你的人,会让你做回孩子

南川大叔  · 公众号  ·  · 2018-05-12 21:00

正文

点上方 绿标 即可收听

晚安曲《妈妈》/赵雷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一到母亲节,各种合照、童年照、礼物都纷至沓来,朋友圈被塞的满满当当,不仅想起网上有个词叫做 朋友圈孝子


在办公室里,同事也在调侃:


“大家在朋友圈里那么孝顺,爸妈知道吗?”

我大学师弟,平时发的朋友圈不是今天去夜店嗨到半夜,就是明天在KTV通宵喝酒唱歌。


我问他:“你天天这样发朋友圈,不怕你爸妈看了叨叨你啊?”

他用惊奇的眼光看着我说:


“这年头,谁发朋友圈不屏蔽父母啊?再说了,就因为他们唠叨,我才把他们屏蔽了。”


上个月,看到他在朋友圈发了一张自己和妈妈的合照,并配上文字“生日快乐,妈妈,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平常一个电话没有,一句问候都不说,父母打电话发微信过来,还没说几句就嫌烦,这个时候,怎么又开始在朋友圈晒孝顺了?


我摇摇头,不置可否,但看看周围,发一张照片,说几句暖心的话表白父母的人不在少数,其实啊, 回家陪父母吃一顿饭,听听父母的唠叨,比什么都强。





记得小时候只要出去玩,老妈就跟在我屁股后面问,和谁出去玩?去哪啊?一定要注意安全!


长大了工作了唠叨还是没停过:


“好好工作,好好努力,别一天光知道玩,记得按时吃饭,本来身体就不好,别饿病了,挣了钱别大手大脚,存着点……”


直到现在也还是一样,30多岁的人了,原以为母亲的唠叨会少点,但其实我妈现在只是把当面唠叨转移到了微信上而已:


“看了那边的天气预报,要下雨,你多穿点!”

“看照片最近瘦了,别一工作起来没日没夜的,记得吃饭”

……


父母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打开微信对话框总是白的多,绿的少,老妈说10句话,我可能才回答一两句,有时候看完之后,忙得也就忘了回。




一次老妈脚扭了,所幸不是很严重,简单处理后也能走路,我爸打电话跟我说的时候,还能听到我妈在旁边埋怨:


“你给孩子说什么啊,又不是什么大事,说了又该让他担心了。”


我刚准备开口问我爸到底怎么回事,老妈就把电话抢了过去:


“我没事,你别操心,好好上班。”


知道这件事情后,第一天第二天我还在微信上关心老妈,后来关心的次数也就少了。


直到一次我随口说了声嗓子有点难受,她便每天打电话唠叨我,问我看医生了吗,吃药了吗,有没有严重啊。


那个时候我才想起来,我感冒这么小的事情她记得,她脚扭的事,我却没有真正用心询问过。




那时候我很是自责,立即给我妈道了歉,她听后笑着说:


其实,所有母亲都知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自己饿了肯定会吃饭,累了也会去放松,生病了也知道吃药看医生,不需要我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去叮嘱、去唠叨,我也知道你烦我唠叨你,可作为母亲,我实在没有办法停止对孩子的关心。





一个人无论长得多大,永远是他们眼里的孩子。他们只是想让你知道,他们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请回答1988》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善宇的妈妈善英,是胡同妈妈里边最穷困的一个,她靠着亡夫微薄的抚恤金拉扯上高中的善宇和年幼的女儿。


有天,善英的妈妈要来,她怕妈妈流泪心疼自己,所以将家布置成富足生活的样子。


她从周边四邻借来了大米、饮料、蜂窝煤、化妆品,给自己和小女儿穿上了最好的衣服,装扮成贵妇,以一种别扭可笑的姿势静待妈妈的检阅。




而妈妈一把年纪,也只是来去匆匆,不在女儿家吃一顿饭添一点点麻烦,而是带来了大包小包各种吃的。


把妈妈欢喜送走后,善英本以为一切天衣无缝,结果看见了妈妈偷偷留在卫生间里的贴补钱,和几句简短的话:亲爱的女儿,不要畏缩,你没有做错什么。


妈妈就像个福尔摩斯,什么也瞒不过她啊。


善英看着晾在院子里的衣服,内裤边沿破烂不堪、袜子也破了几个洞,这一切都被眼尖的老妈妈看在眼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