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家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知名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平台聚集数百万优秀创业者、资深PE/VC、投资银行家、上市公司及实业高管、专家学者等,致力于构建起资本、产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生态服务体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于小戈  ·  ​3亿离婚,孩子才是导火索... ·  昨天  
莓辣MAYLOVE  ·  2.19 男性因心梗导致的心肌损伤比女性更严重 ·  2 天前  
莓辣MAYLOVE  ·  爱上“男妈妈”,不只是馋那口胸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家

市值缩水6400亿,又一超级巨头爆雷!

投资家  · 公众号  ·  · 2024-11-17 19:33

正文

作者 | 枫叶
来源 | 正商参阅(ID:zhengshangcanyue)

航空工业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伟大成就,也是大国重器最重要的赛场,欧美率先入场,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二战前的螺旋桨飞机时代, 美国、欧洲的航空水平几乎不相上下,但二战结束后美国在科技领域全方位爆发,航空技术成了全球追赶的目标。

彼时,航空工业领域,美国三大航空巨头波音、麦道和洛克希德可谓是横扫世界,称霸全球商用飞机市场。

1970 年,法国、德国等不甘落后的欧洲国家共同成立空中客车,从而对抗美国, 空客和波音长达 53 年的角逐拉开帷幕。

直到去年国产大飞机的商飞成功,航空业的“三国争霸”正式开启。

波音事故频发,空客产能不足,中国商飞顺势崛起,抢占飞机市场客户心智,订单不断, 更是在中国航展上“大杀四方”,令国内外参展人士感叹不已!

01

中外风月同天,企业悲欢却并不相通!

商飞在中国航展“叱咤风云”的时候,全球飞机制造商龙头波音却在忙着裁员。

波音公司将从本周开始向被裁员工发出通知,称 公司计划削减 17000 个工作岗位,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 10%

波音公司还表示,将把新机型 777X 的投产推迟一年至 2026 年。同时在完成现有订单后,波音将于 2027 年停止生产 767 货运飞机。

如今看来, 2023 年四季度可能是波音最后的好日子, 刚刚熬出头的波音又陷入了新的危机。

纵观 2023 全年的数据,波音不仅在第四季度拿出了亮眼的财报,波音去年营收还高达 777.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79% 。其中,市场最关注的波音商用飞机业务全年营收同比增长了 30% ,达到 339 亿美元,并在 2023 年第四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如果没有后续的 737MAX9 机型舱门爆炸事件,波音本来有希望走出泥潭。

实际上,波音公司今年的危机一个接着一个,从 1 5 日一架 737 MAX 飞机在空中吹掉机门面板开始,到 11 8 日一架波音 737-800 型客机起飞时出现发动机故障,波音接连曝出一系列质量安全丑闻,引发联邦航空局对波音发起调查。

监管机构调查后发现, 波音飞机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居然普遍存在。

美国多家航司发现自家购买或租赁的波音飞机存在螺丝松动,即便是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波音专机上也同样发现安全隐患,就连波音刚刚向政府客户交付的全新飞机中,也发现了扳手、垃圾甚至是空的龙舌兰酒瓶。

这样的“工匠净剩”,也难怪波音越做越差,产能“腰斩式”递减。

波音公司当地时间 11 12 日披露, 10 月交付 14 架飞机,创 2020 11 月以来新低,去年同期交付 34 架。

因波音新飞机供应不足,美国西南航空将裁减部分机场员工,计划到今年年底裁员 2000 人。

02

航空业苦波音久矣!

考虑到成本,大多数航司很难切换飞机的品牌。

因为飞行员们几乎都是专精一款窄体或宽体客机,切换机型甚至飞机品牌的难度很高。

同时,拥有不同的品牌和型号的飞机,意味着航司需要采购大量昂贵的零部件。

这样的现状,也许正是波音在不断承认错误后,仍然拒绝改革的底气。

财务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波音实现收入 178.40 亿美元,净亏损 61.74 亿美元,同比扩大 277%

波音前三季度共营收 512.75 亿美元,同比下滑 8% 净亏损累计 79.68 亿美元,亏损额约是去年同期的 3.6 倍,创下 2020 年以来最大亏损记录。

若从年度亏损来看,波音今年前三季度亏损额已超过 2022 年、 2023 年两年亏损额的总和。

不仅如此, 波音经营现金流也由正转负。

去年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为 25.79 亿美元,而今年前三季的经营现金流为负 86.30 亿元。

波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交付各类商用飞机共计 291 架,而去年同期为 371 架,减少 80 架,骤降 22%

截止 11 14 日收盘,今年以来波音股价已累计下跌超 47% ,市值蒸发约 895 亿美元( 6468.5 亿元)。

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商之一,波音如何陨落至此?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1997 年波音与麦道的合并,是波音内部崩坏最重要的转折点。

在冷战结束后的十年里, 51 家美国国防和航空航天承包商逐渐合并成了 5 家大公司,其中就包括波音和麦道。

当时,以工程师文化为核心的波音公司,曾是安全和质量的代名词。正巧彼时麦道公司的高管大多擅长削减成本、追求利润,以股东的利益至上。

于是在 合并后的波音公司,深耕行业的工程师管理层不断被缺乏航空业背景,却擅长金融游戏的职业经理人所取代。

03

这种管理策略在波音内部一度被认为是成功的。

2018 年,波音公司的营收在历史上首次超过 1000 亿美元,公司业绩蒸蒸日上。彼时的空客,则因为 A380 的失败而损失了超过 250 亿美元,陷入财务困境。

但好景不长, 2018 年和 2019 年的两次严重空难无疑是波音崩溃的导火索, 导致波音主力机型 737MAX 的安全性陷入长期危机。

波音公司多年以来将利润置于安全至上的策略,将自己拖入了泥潭,不仅致使其连续五年未实现盈利,飞机的事故发生率似乎也越来越频繁。

如今的波音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外界对公司的信任已经被侵蚀,同时波音身上还背负了太多债务,整个公司都表现出严重失误,这让众多客户感到失望。

在飞机制造这个两大巨头此消彼长的行业,波音的陨落也意味着它将市场拱手让给了空客。

当然, 这一切将在中国国产大飞机 C919 获得 EASA 适航认可、走出国门后,发生了重大改变。

作为我国国产飞机制造商,中国商飞旗下共拥有支线客机商飞 C909 、单通道窄体干线客机商飞 C919 以及双通道宽体干线客机商飞 C929 三款飞机产品。

毫无疑问, 商飞统一产品线命名此举,就是为了和波音、空客在民用飞机上掰一掰手腕。

截至 2024 10 月,国航的 C919 客机累计飞行 174 架次,安全飞行 389 小时,运输旅客 2.38 万人次。

作为 大飞机的好伙伴 C909 飞机自 2016 年投入商业运营以来,截至 11 5 日,已累计交付 150 架、服务于 11 家客户。开通航线 615 条,安全载客达 1750 万人次。

C909 已经成为中国支线航空市场的主力机型,也正在吸引东南亚、中东、中亚以及欧美的航空公司的关注。

其实早在 2 年前, C909 就服务了首家海外客户印尼翎亚航空( TransNusa ),是中国的喷气式客机首次进入海外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 新一届的中国航展见证了我国大飞机事业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 中国国航与中国商飞签署框架协议,有意成为 C929 客机的全球首家用户。

04

大国重器星光熠熠,新兴产业动能澎湃!

11 12 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中国航展”)在广东珠海拉开帷幕。

作为世界五大航展之一,不仅展览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还成为一系列大国重器、增长新动能的首展之地, 吸引了 47 个国家和地区的 1022 家企业参展参会,中国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精、尖”展品也集体亮相。

-35A 、歼 -15T 、彩虹 -9 等先进军工装备一经亮相就成为万众追捧的明星;国产大飞机 C919 携手家族成员 C929 C909 ARJ21 飞机)闪亮登场惊叹众人;小鹏汇天的“陆地航母”无人机的载人飞行全球“首秀”,一系列无人船的机动航行演示则充分展示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澎湃动能。

技术成果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中国航展促成多家公司拿下百亿大单!

航展首日,中国商飞与海航航空集团签署 60 C919 飞机确认订单和 40 C909 飞机确认订单;与多彩贵州航空签署 30 C909 飞机订单,其中 20 架为确认订单, 10 架为意向订单;

航天科技集团共签署了 70 余项合作协议及合作意向,累计签约金额近 600 亿元,再创新高;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同样首日斩获各类民机订单 280 架;

中国航发 13 日宣布,在中国航展上与航空工业直升机所、联合飞机、中航无人机等 10 家重要客户签署 1500 余台通航动力产品的意向采购合同,总金额超过 100 亿元;

小鹏汇天 陆地航母 斩获 2008 台的签约订单,这是全球飞行汽车领域迄今为止的最大订单量;

中航工业特飞所卖出 187 祥云 ”AS700 飞艇 …… 两年前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航展,共成交各种型号飞机 549 架,签订总值超 398 亿美元的合作协议书,今年的中国航展订单“满天飞”,势必再创新佳绩!

不得不说, 商业航天是我国在过去十年发展取得巨大的成绩又一领域。

2023 年全年,我们整体的火箭发射是 67 次,商业火箭成功入轨 12 次,占比 18% 。同时,包括液氧甲烷发动机可重复使用等关键技术也取得重大突破。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24 年上半年,国内已注册并有效经营的商业航天企业达到 546 家(未统计子公司数量)。

据中国航天工业质量协会统计,从 2015 年至 2020 年,我国商业航天产值由 3764.2 亿元突破至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 22% 预计 2024 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超 2.3 万亿元。

2024 年,商业航天作为 新增长引擎 之一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产业发展按下 加速键 ,多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助推行业发展,商业航天的竞争正成为全球航天竞争的主要形态之一,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航展迎来新赛道,万亿商业航天产业将加速起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