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他相识,是澈澈去年十月初次来杭州的时候。
偶然的机会,我们在电影院相遇。
他介绍自己是设计师,我说自己是文字工作者。
要了对方的微信,离开杭州后便断断续续地聊天。
我在杭州相识的男生里,他是最好看的一个。
或者说,是我偏爱的外貌类型。
身材修长且单薄,气质清冷、皮肤白净、鼻梁高挺,眉目如画,满身的书卷气。
对于文化气息浓郁,且身材消瘦的男生,总是能吸引澈澈。
当他寸丝不挂,赤裸着站在我面前,
我觉得他的美得像一幅画。
可这幅画,却无法激起我原始的情欲。
我只愿远远地欣赏这幅画,没有云雨之思,没有贪恋渴求。
今年四月我返回杭州,决定在这座城市安居。
他知道后,第一时间来找我。
他有男友,感情淡薄,形同虚设
只等对方提结束。
但我们之间依旧没有出格的行为。
有拥抱,有抚摸,有亲昵。
却没有发生实质的性关系。
因为我们内心都迈不过道德坎,
彼此的冲动也不够强烈。
我们之间相距的直线距离20千米。
每次都是他来找我。
我不否认,有那么几个瞬间,我有过感动。
第一次。
搬家,让他早上来我家帮我打包东西。
早上我发信息,问他到哪了?
他回复:马路对面。
我看完信息,一抬头,有一个身影几乎是冲进我的视线。
没认出是他,只看到侧脸,心想:“这小伙子是谁,侧脸真帅啊!”
他转过头,我才识出是他。
第二次。
相约吃饭。
我在地铁口给他发信息:下雨了,没带伞。
他回复:站着别动,我来接你。
转过身,看见他拿着伞,在人群中急匆匆地往我这边跑。
第三次。
他来我家帮我打扫房间。
我躺在沙发上玩手机。
他开始拖地、擦桌、整理垃圾。
某刻,澈澈发现,
他正认真地帮我换剃须刀的刀片。
出乎意料,连换刀片这样的小事,
他竟然也情愿主动帮我做。
可这些时刻,仅仅是感动。
真正让我动心的,只有那么一次。
某次他送我回家,路经公司取文件。
恰好家里没纸,我便从办公桌上抽了几张纸。
我继续找文件,一回头。
发现他将纸巾一张一张叠好,连对角都折得齐整。
老实说,当时澈澈有些震惊。
以我的习惯,会随意揉成纸团塞进衣袋。
这样细致的男生,弥补了我性格上的缺陷。
左边还原他当时折叠的纸,右边是
澈澈平日口袋里的纸
前不久我搬家了。
我们的直线距离从20千米变成40千米。
路程2小时。
上周末杭州飘大雪,
他跨越40千米帮我按书架。
前一晚我开玩笑说,你明天来早点,我希望一起床就听到你的敲门声。
第二天早上9点,他给我发信息。
“快到你家楼下了。”
我问他几点起床,
他轻描淡写应一句:起的挺早。
我不否认,在杭州这所城市,他是给过我最多温暖的男生。
他家教好,总是为他人着想,脸皮薄,不会拒绝,自信心不高。
他请我吃饭,便是带我去海鲜自助。
换做我请他,他便选沙县小吃。
在雪中散步的时候,我说有点冷,他就脱下手套让我戴。
佯言说自己戴着手套撑伞不方便。
认真想想,
从相识到现在,似乎都是他在为我付出,澈澈几乎没有为他做过什么。
可这么好的一个男生,
我们依然无法突破朋友的界限,成为恋人。
我们的性格、兴趣、对未来的规划,甚至对感情的需求,
相合的部分太少。
如今的澈澈,对激情之爱已失去热情。
我渴望的是陪伴。
夜晚或周末,两个人共处一室,各忙各的,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
转过身能看到那个人,侧过身能听到那个人。
把爱情克制温柔地变成生活里的小事,
细水长流,温柔常在。
由于主客观原因,
他无法给予我足够的陪伴。
他不是一个有太大追求的人。
家境优渥,父母疼爱,有房有车。
他工作稳定,每月的收入不多,却足够他在这所城市生活。
他是一个没有多少物欲的人。
而澈澈是一个对生活质量有要求的人。
他觉得只要有栖身之地就好,
而我移居环境稍差的房子,会难过得掉眼泪。
他不喜欢社交,不会想着往上层走,
而澈澈,总想着如何提高自己,开阔视野。
他想着如何节流,
我想着如何开源。
他喜欢给我讲宗教、地缘政治、军事。
我渴望他能给我学习上、事业上的指导。
朋友说我和他就差临门一脚,
我持以不同观点。
我能感受到他给我的温暖和关怀,
却感受不到他对我的迷恋。
我对他,同样燃不起熊熊欲火。
细想来,
他的英俊,温暖、关怀,
可替代性又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