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了一篇《老板,你被你的亚马逊运营骗了》。
里面给了一些问题,但是没有答案。
很多人留言要答案。今明两天会把答案全部发给大家。
亚马逊秒杀活动类型一般有:Best Deal(BD)、Lighting Deals(LD)、Deal OF The Day(DOTD)
卖家们有两个渠道可以申请:
1)后台自动出现的Lighting Deals推荐或通过后台advertising下的lighting deals进行申请(就时所谓的推荐秒杀);
2)通过招商经理渠道进行申请。对于一些新品没有推荐,卖家们就可以通过招商经理的渠道进行表格填写申请。
当然在亚马逊上也有规定,烟、酒、医疗、婴儿配方奶粉是不能参加LD秒杀的。
申请/系统推荐Lighting Deals秒杀,卖家们需要满足的条件:
①必须要有4颗星以上顾客评价(Customer feedback);
②评价越多越好,电子产品等需要获得10个以上的顾客评价(Product Reviews);
③活动价格是现在购物车里价格的8折或更低(不是在List price基础上,而是现在的购物车售价基础上打折);
④必须使用FBA,登录卖家后台,进入Manage FBA Inventory,查看FBA库存数量,必须大于100(建议为2000左右);
⑤一个月申请一次(系统推荐的可以每天上班就去关注下有没有推荐的,有推荐的话至少有一个可以报,甚至有多个)。
⑥新品转化率高,也会有推荐。
你怎么做送测?留评率控制在什么程度?安全测评需要注意什么?
送测的方式有很多,我就主要讲通过FACEBOOK来送测的方式(略做讲述)。
1)送测要找目标对象,怎么找到是第一步。方式可通过如下:
①Facebook的群主:
大部分人会主动去Facebook加群主。如果疯狂就就容易触发Facebook的审核机制,引发封号(避嫌:刷单)。
②国外亲朋友好友帮忙:
③收集竞争对手listing下顾客信息:
④华人论坛找测评人:
⑤合作过的测评人:
⑥同行交换资源:
⑦黑科技爬数据:
2)留评率建议不超过20%~30%!
3)找人的问题解决了,那么测评中的安全测评需要注意事项又有哪些?
①不要买家给你review 链接:
②不要买家在同个店铺多次下单:
③买家收到产品之后不要马上做测评:
④不要通过虚拟IP和多VPS 刷单:
⑤买家必须通过搜索关键词进去购买:
⑥全部留五星review不可取:
⑦最好协商好不要提前转账:
做站外推广的前提是站内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做站外引流是为了突破现有的瓶颈。站外推广,如果你直接放产品链接,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转化率。
转化率是影响店权重的重要指标,如果光有流量,没有下单导致转化率下滑也得不偿失,所以引流的时候还是要适当的兼顾到转化率。除非是做站外Deal的刊登,领码后直接在亚马逊页面下单。
亚马逊的红线之一:试图转移交易或买家(引流而不能是分流)。禁止任何试图规避已制定的亚马逊销售流程或将亚马逊用户转移到其他网站或销售流程的行为。具体地说,禁止使用任何广告、营销信息(特价优惠)或“购买号召”引导、提示或鼓励亚马逊用户离开亚马逊网站。
方式包括使用电子邮件或者在任何卖家生成的确认电子邮件信息或任何商品/商品信息描述字段中包含超链接、URL 或网址。
为了保障安全,卖家在站外推广或者发链接给测评客户时,可以这样做:
(1)发送链接做测评的时候,可以选择把产品的时间戳去掉。
比如:https://www.amazon.com/..../dp/A S I N码/ref
(2)直接找工具转换链接,可以做到不同人点进来时间戳随机变换。
目的或者作用:提高排名,增加搜索引擎的流量入口。
超级链接就像一个重定向服务,类似于tinyurl.com,生成一个短URL,可以在整个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
这个简短的URL将用户重新定向到一个动态的URL生成器,该生成器将访问亚马逊创建qid参数和搜索位置参数,使它看起来像是在亚马逊搜索并产生购买。
卖家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在其他渠道发布链接: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等。当用户点击链接,亚马逊超级URL服务动态生成qid参数和搜索排名参数,然后执行HTTP302重定向,所以它看起来像是用户在亚马逊执行相关的搜索。
如果用户购买产品,该产品也会被视为是此关键词产生的销售,即使买家没有实际执行搜索该产品。
短链,是一中比较让人能接受的东西。
如果看到推广Amazon产品链接用的都是短网址,比如http://amzn.to/xxxxx,大家都喜欢这种短链接,一看就知道是亚马逊的,短小简洁好看,点击直接进入listing购买页面。
对比起长的链接,短链就绕开很多广告,少了跳转,不浪费时间和流量,直接进入amazon Listing页面。比如:有些社交网站发帖字数有限制,比如推特,短链接可以缩短链接长度。
关键词上首页并不是难事,难在保持在第一页。人为干预单量(刷单)是最直接的方式,但风险同在。
首先,我们要了解亚马逊排名的机制大概是怎么样的。亚马逊A9搜索引擎如何决定关键词的排名,属于亚马逊搜索引擎的核心机密,外人基本很难得知,只能根据一些同类机构的常识去做一些基本推测。
影响产品排名因素分两部分:产品权重和店铺权重。
①产品权重=转化率+预期转化率+ 退货率 +Review评分;
②店铺权重=店铺的Feedback等健康度指标;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排名的最重要因素是转化率和预期转化率。
网上或者群里,都有很多服务商提供黑科技推关键词上首页,靠的是影响这个关键词的预期转化率,但是亚马逊有个特点,每次重要活动开始前1~2个月都是暂停考量“预期转化率”这个因素,而且以后的趋势是“预期转化率”的权重会降低,所以越来越多的黑科技公司无法再做关键词排名上首页。
刷单,是实实在在的影响真实的转化率,所以这种排名更稳定,更加真实。
对于亚马逊卖家来说,某种程度上,流量等于销量、等于利润,没有流量,无论再高超的运营技巧也都是空谈。
亚马逊站内流量的两大组成部分为关联流量和搜索流量,用户点击搜索产品进入listing页面,展示的亚马逊推荐产品为该产品的关联流量。
关联流量最直接的其实是亚马逊上的关联销售,常见的类型有:Frequently bought together,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Compare to similar items等。
如果你的产品和热销爆款、排名靠前的产品关联在一起,流量自然主动的来到你的产品页。
Frequently bought together(简称FBT,组合购买)是亚马逊根据买家的购买习惯自动生成,相关性越强,越可能促成订单。
一般互补的产品会出现在这里,有时绑定的是你自己的产品,有时是和别的卖家产品绑定在一起。
怎样才会出现这种关联?
(1)买家购买了A产品,也买了B产品,这个一起购买的动作发生多次以后,亚马逊就会把他们关联起来,形成购买组合。(6次以上出现在FBT概率较大)
A、B产品多是互补产品或者同类,两者之间要有直接的相关性。不一定A和B要同时买,这个月买了A,下个月买B,这也是同样权重的组合购买动作。
(2)将A、B产品一起加入购物车,这个动作发生多次以后也是会产生组合购买。
如何人为实现组合购买?
(1)
设置捆绑销售
两者一起买的话可以打折,比如说冰箱和插座一起买,手机和贴膜一起买。
卖家通过刷单的方式,找不同的买家进行组合购买,多次以后自己的产品就会和另外爆款产品产生组合购买。
不要再listing上绑定太多产品,分清主次,不能本末倒置,主产品的价格高于要绑上去的产品。
(2)
通过不同的IP频繁来回点击两个listing形成组合关联。
这种情况短期内可以奏效,但是如果生效之后很少有人真的这样购买,那很快就会被真实一起购买的产品替换。
(3)
寻找曾经购买过大卖产品的买家,通过优惠手段让他们购买自己的产品,这属于买了又买的行为。这个动作重复多次就会出现在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当这个动作次数再累计多次,就会进去Frequently bought together。
关于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很多卖家不知道自己的ASIN所有亚马逊关联商品流量,哪个关联度高、流量多,要蹭谁家的产品流量比较好都不得而知,无法精准的获取有效的关联流量。
Compare to similar items (亚马逊系统设置)
这个栏目在产品描述的上方,说明Amazon非常看重这个栏目的转化率。假如有变体,你自己的产品更容易出现在这个位置。
另外一种情况是Compare to similar items也有可能出现的都是不同卖家的产品。这就要求你的listing和价格要有竞争力,而且产品要有变体。
关联,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自身的流量导到别人家的产品,也有可能把别人家的流量导到你这边,对卖家的要求较高。你想要做的关联对象是个listing,那么就一定会设置长尾词,在你的PPC的广告词组里面设置这些长尾词,只要卖家进入到对方的listing中,就会出现你的广告。
如果买家点击广告查看或者购买了你的产品,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关联了,后期亚马逊就会加大关联曝光。(关联购买,适合推新品)
当然,还有产品页顶部推荐(除了设置最低价,这个栏目卖家基本无法干预)、跟卖关联等,卖家可以根据自己店铺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关联销售方法,促进整体销量的提升。
①更多的类目可以帮你的产品增加更多的曝光率,因此而带来流量,从而提升产品的销量。
②在冷门的类目中可以更快的提升产品的排名上升速度,创造更多的价值,挤到top100里面。
一个
UPC
能够创建几个
listing
,如果多次创建会有什么后果?
1)一个UPC码正常的话只能创建1个listing。
在亚马逊上传产品时,大多数分类均要求卖家使用所需的特定 GTIN(全球贸易项目代码,有UPC、EAN、JAN 或 ISBN等类型),最常使用的是UPC码。如果购买到假的UPC码,将导致listing无法上传。
2)同一个UPC码,多次创建不同的产品后果:
①使用重复的UPC,即使产品成功上架,后期还会出现listing被篡改现象,导致产品无法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