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侧重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社会史、政治经济史,中共党史;历史学新书、新刊、论文;中央地方文献资源;以及很少有我们找不到的电子书。总之,专业是中国近现代史当代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豹变  ·  “0首付”,2025年车圈价格战打疯了 ·  20 小时前  
豹变  ·  “0首付”,2025年车圈价格战打疯了 ·  20 小时前  
autocarweekly  ·  比亚迪这一次是对的,尽管也是没办法 ·  3 天前  
玩车教授  ·  全新纯电奶爸车!理想2025新车规划一览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新书:《马上治天下:鳌拜辅政时期的满人政治(1661-1669)》出版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 公众号  ·  · 2019-12-16 16:56

正文

作者: (美) 安熙龙 (Robert B.Oxnam)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Ruling from Horseback: Manchu Politics in the Oboi Regency, 1661-1669

译者: 陈晨 译 / 董建中 校

出版年: 2019-8

定价: 6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海外中国研究文库

ISBN: 9787300272689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英文写就的第一部,也是海内外清史学界迄今唯一一部全面研究鳌拜辅政时期的专著。 作者围绕鳌拜辅政时期的制度、政策及政治人物,探讨了满洲精英群体在首崇满洲、调适满汉过程中的选择与困境,揭示出清朝入关后满人政治的复杂面相。 传统观念往往将鳌拜辅政时期视作一段失败的复旧尝试,却忽视了其在清初政治演变中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本书认为,四辅臣在官僚体制、地方治理策略以及军事与对外实践等方面,均试图建立以满人为主体的新政治秩序,并在整体的治理策略上纠正顺治朝后期明显的汉化倾向,其部分遗产亦为康熙帝所继承。
作者/译者简介

安熙龙(Robert B. Oxnam),1942年生,1969年于耶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任教于康涅狄格州三一学院。 1975年加入美国亚洲协会(Asia Society,1981年至1992年担任主席。 1990年代先后于哥伦比亚大学及威廉姆斯学院执教。 早年师从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研习清史,后致力于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关注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 除本书外,另有论著涉及当代中美关系,并创作了两部中国题材的历史小说《朱砂》(Cinnabar: A Novel Of China)与《明》(Ming: A Novel of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译者简介

陈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清代政治史,发表学术论文及译文数篇。


校者简介

董建中,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清代政治史与财政史。


目录

| contents致谢

第一章 | 绪论
第二章 | 辅政起源(一): 1580—1643
努尔哈赤统治时期的四大家族
皇太极统治时期的满洲四臣
第三章 | 辅政起源(二): 1643—1661
逆境中的政治教育(1643—1650)
一场光荣的介入(1651—1653)
一位汉化者的满洲遗产(1653—1661)
辅政统治的建立: 1661年2月
第四章 | 辅政统治与京师官僚体制
满人的德治: 1661年初
京师政府机构(1661—1666): 满洲机构
京师政府机构(1661—1666): 传统的官僚机构
为满人所用的汉人制度: 考课制度与科举制度
第五章 | 鳌拜辅政与地方治理
鳌拜辅政与地方官僚政治: 寻找忠臣
鳌拜辅政与地方精英: 极端专制
鳌拜辅政时期地方政策中的满洲观念
第六章 | 鳌拜辅政时期的军事政策
军队结构与武职官场
鳌拜辅政时期的统一战争
17世纪60年代的吴三桂及“三藩”
第七章 | 鳌拜辅政时期的对外政策
鳌拜辅政时期对耶稣会士的迫害
17世纪60年代的朝觐、朝贡关系与中西关系
鳌拜辅政时期与东北地区
第八章 | 党争与鳌拜辅政时期的终结
四辅臣集团的分裂与鳌拜集团的先兆(1665—1666)
鳌拜集团的鼎盛时期(1667—1668)
皇帝集团的出现
鳌拜集团与索额图—明珠集团: 转向权力均势
鳌拜之死
第九章 | 鳌拜辅政与康熙统治
附录1顺治皇帝之“死”与遗诏的伪造
附录2重要京官的仕宦模式(1661—1666)
附录3鳌拜辅政时期地方官的任命与任期
附录4鳌拜辅政时期的经济政策
征引文献
索引
译后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