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听玛玛的话
了解最内核的财经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佛商业评论  ·  无论处在人生哪一站,成为自己永远来得及 ·  21 小时前  
哈佛商业评论  ·  职场大变局来了,你还在按部就班工作吗? ·  2 天前  
鹤城发布  ·  突然公告!他确认辞职 ·  2 天前  
鹤城发布  ·  突然公告!他确认辞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听玛玛的话

被删文《终极策略2》,美国大选前的最关键的时间点

听玛玛的话  · 公众号  ·  · 2024-10-28 13:13

主要观点总结

作者发表了两篇关于《终极策略》的文章,主要讨论了不同时间段的策略推演、经济周期、市场波动以及交易模型等。文章还涉及大方向的选择、战略正确性、市场博弈和技术面推演等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主要讨论了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不同策略

作者分析了不同时间段内的经济周期、市场震荡以及应对策略等,提醒读者注意关键的时间点及其策略推演。

关键观点2: 文章强调了市场博弈和技术面推演的重要性

作者指出市场的资金博弈和一致性预期过强时会产生偏差,需要通过技术面推演来观察市场的变化。

关键观点3: 文章提到了重要时间窗口和嵌套变量的影响

作者强调了11月8日的重要时间窗口,以及不同前提下的不同思考方式和应对策略。同时提到了市场的共识与偏差,强调了仓位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4: 文章涉及大方向和战略正确的思考

作者认为科技消费和重组并购是未来的大方向,同时强调了国家战略的胜利和防守策略的重要性。


正文














作者/玛玛

昨天发文又被删了...

我再发一下,

没保存的抓紧。2篇《终极策略》值得一起看:


上一篇,

是9.30《 大涨3天后,怎么做?一篇覆盖2024年剩余交易的终极策略! 提示了 十一后的这轮震荡


这一篇,

写的是一周后的关键时间点,包含“短中长期”策略,包含“条件嵌套”思考方法。


抓紧看,转发,扩大。

我不知道又写到什么雷点了... 应该是某队那段真实描述,我在文中做了一些修改删除..


以下,为被删文!



本周,本删文2篇,公号文章表述连续性被破坏,我在这里给大家梳理一遍,作为大选前最后一周: 关键的时间点, 及其 策略推演备注

基本思考路径:
1、 短-中-长期,逻辑区分
2、“如果那么”,逻辑嵌套


短-中-长期,逻辑区分

一、长期,5年以上

观点不变:处于国家战略目的, 我国已经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周期—— 大通胀时代


详见10.22发文:《 从8月开始,我国,已经悄悄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周期

二、中期,1-2年

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前面10月8日高点巨量,是XXX巨量放货-调控所为。事后再去看那个天量,除了XXX之外,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造就!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不希望市场波动过于剧烈,那样涨很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回看十一前的交易日,照着那个天量再继续涨?

1个月就走完牛市了,可能吗?
只会引发危机。


既然打下来了,XXX现在就是要稳市场,就是要震荡消化这个天量,形成一个有力的中枢。这样,才能稳住市场, 中期1-2年,才能走出慢牛


除非,
你觉得GJ意志终会失败。


否则,
最终一定会完成这波 人工杠杆牛:

具体观点,
早在十一9.30发文:《 终极策略1
十一后10.20再次发文《 这次玩真的

三、短期,1个月内

目前是尾部B,后面还有C。
这观点不变


《70%》那篇被删文的ABC结构,我再发一遍:
有了这个“ 思考都要有前提 ”的共识后,我们再来聊聊这次,咱们写了两周的 B反,是什么?

今天我在小程序画了几张图,是典型的ABC结构:



后面2张,都是B反。
B后面,就是C,要躲。
前面几年
我一直说苟着,
是在每个ABC里面,还要 搓小波段抠铜板 ,因为——下跌趋势里, 保不齐,任何一个B反没走完就垮掉了。

然而今年
小号,9.19写完那篇《 双龙构想

就基本确认了经过几年的打磨后,港股已经进入了 右侧结构, 也就是可以做 完整的ABC 了。

但,二极管ETF死开!
任何思考都有前提 同样,在这个 不变 的观点之下, 有几个 变化 的推演嵌套:

1、 下周
是B 的完成和 C 的开始阶段

但,具体是周一还是周二还是周三,有没有随机冲,能不能做盘中T0,这些细节,只有盘中随机判断。

事前,你能知道能推演的,只是B与C的转换节点,具体哪一天哪个60分钟线,谁都不知道,这是市场共识走出来的。

事前, 只有 模糊的正确

2、 C,有没有阶段新低?


这是最近,我们在小程序每次的 盘中、盘后总结 里,不断发图,反复推演的 嵌套变量 之一。


①市场博弈

因为市场的资金互相博弈,一致性预期过强的时候,又会导致大家互相卷,这种提前量的卷,又最容易产生正常情况下的偏差。

所以,我总说的那句:“ 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实际说的就是 市场结果 ,是大家互相博弈出来的结果,不是谁规定出来的,更不是你自我感动去幻想出来的!

②技术面推演

再不断地推演 嵌套变量 ,然后再观察:
下周如何完成B?

  • 可以再冲高,横着震荡,然后完成B
  • 也可以直接就下杀,迅速完成B。


然后,C的低点附近,再根据模型的具体情况和时间点,综合看: C有没有阶段新低

从周末的各渠道沟通结果看:
大部分机构认为有阶段新低 ——因为根据历年政策判断,如果特朗普上台→经济矛盾会更糟糕→所以短期产生预期→产生阶段新低→而我们会通过更强刺激政策→ 导致新低产生新行情

下一轮行情,
将从C的低点中爆发

3、重要时间点!


担忧>期待

前面,一直判断 11月8日 是重要时间窗口。所以早在10.14《 高层的决心。虽迟,但到! 》一文中,就倒推出了下周的市场状态:

所以,上周看不清下周的市场状态,且担忧>期待,所以就反复T0套利后,先出来看看,保护今年的本金和利润。

为什么“ 担忧>期待”?
前面写过10月8号,XXX减持了非常非常多的筹码。这XXX是谁大家都很清楚。说白了,十一前的上涨是被硬打上去的,后面连续天量大跌也是被硬打下来的。

XXX的三季报都是截止到9月30号,XXX10月8号开始卖卖。 你现在从数据上根本看不见 ,所以再结合美国大选前这一周的市场博弈情绪,我不想拿着今年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利润,暴露在风险之下。

与其,天天在里面担惊受怕;
不如,看清了,再进入。

②同时

11月6日-11月7日,美国大选基本上尘埃落定。 同时 ,RD会议也安排在11月8日审议“ 刺激政策 ”。

为什么这样同时去开?
↑和我们的策略推演逻辑一样,都是“ 根据不同的前提,进行不同的思考 ”——

我们也将 根据 老美的大选 结果,根据 不同的人 上台, 新人出台 政策的不同, 我们同样给出 相应的不同“ 刺激政策

同时 ,美联储11月的政策决定,也会在11月7日也出来了。大家必须要注意这个时间窗口:
所有时间都指向那一天!
所以,那一天前后最容易发生大事
而且,应该是国庆前以来到现在,最重要的一天。可能也是 C出现转折点 的一天。

③重要时间点之前

距离11月8号,还有9个交易日 。我将冷静的去观察这9个交易日里:
  • 市场情绪和↑的预期管理如何博弈,
  • 各路资金如果如何互相卷,
  • 最终形成一个怎样的市场结构!

④共识与偏差
以上观点,是整个周末出差期间,与各渠道大佬们私下聊天的共识了。但, 共识一般都会产生偏差

这种充满了不确定性的阶段,仓位上,就要在自己风险承受力范围内灵活控制。多观察 未来9个交易日里, 大家是怎么互相卷的。

这也将是:
最不可测、最大变数、最卷的9个交易日。

如果 ,C下杀的很凶,
那么 ,估计上拉的也会一样突然。就像上次十一前,9月底的地狱天堂,纯靠外力,很突然。

所以,需要 眼疾手快
不论,加仓还是减仓。
(星友下周注意盯住小程序,周末已经上线更新完电脑版 玛上发

如果 ,C先温和震荡,
那么 ,C尾部最后大概率突然2根大阴结束。

所以,以上2种 嵌套变量 ,怎么走,事前谁也不好说。 事前, 只有 模糊的正确

也就是说,事前,我只知道要走C了,我就先躲。大家都在等这个节点,只是有人选择那真金白银去等,有人选择免费等。

我怂,所以每次都选后者。

这就是咱反复写的: 牛市起点,你的本金还剩多少,是一切开始的基础!

这个位置,
如果 下去不创新低,
那么 再起来,基本信心就恢复了,

④综上,
所以,上周这时候减, 是有原因的。

因为谁也不知道市场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不怕涨,不怕跌,就怕不确定性

因为我们的交易模型, 不是看空,也不是看多,我们是在等市场给出选择,去跟随。

“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不幻想,只跟随趋势。

所以,我在公号写的一直不断推演后的:
预案,不是预期。

所以,别说盘中不看小程序的星友,有时都来不及。那些只是选择性看公号文章,连前后逻辑都不看全的白眼狼,更不可能指着 等公号喊,那肯定来不及!

所以,我们炒股,都是自己要有脑子,这脑子还要提前长好,盘中临时现场生长,肯定来不及!


四、大方向

这种人工助推的牛市,大家在过程中,不用在基本面上的思考过多,因为本身就是阴谋套着阴谋...

节奏的细节,都是很突然的。还是那句话, 事前, 只有 模糊的正确 ——

1、大方向正确:
没变化。
科技消费 +重组并购(大年)

2、战略正确:
单看业绩基本面这些,没有牛市的可能。这波,纯粹人工助推, 通过制造通胀,来对抗通缩,债挽救经济 。能不能成功,只能祈祷战略正确,国家必胜!

安。

选择>努力!

苦难,
永远不是通向财富之路的必备要素。

财富是对认知的奖励,
而不是对勤奋的补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