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老人看的是“AI孙子”,不如说是花钱“买陪伴”“买亲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年轻网友过年回家探望老人,发现奶奶正在对着手机里一群穿着红色小肚兜、小棉袄的小胖孩喜笑颜开,短短5秒的视频要反复播放一个小时……最近,全国各地的真孙子好像都暂时失宠了,因为奶奶们纷纷爱上了社交平台上的“AI孙子”。
尽管屏幕里这些可爱的大眼睛萌娃AI味儿浓重,但是老人们却很难抗拒“AI孙子”的诱惑。他们相信视频里1岁小孩能徒手端起一整只乳猪,并光脚送到奶奶家门口,为孩子们的孝心而感动;他们还相信手机里没断奶的孩子能熟练地使用筷子,并狂吃一碗放了辣椒油的面条,为孩子们的成熟而惊叹……快速发展的AI技术,让中老年网友们每天都能刷到身怀绝技的“新孙子”,大为震惊却又信以为真,不但把儿女们的劝说当成“耳旁风”,往往还拿视频中的“孙子”与真孙子对比。
技术的进步正在让AI角色比人更懂人、更善解人意。在手机里养一个“AI孙子”,给老人提供了亲情慰藉和情绪价值,缓解了孩子成长离家后的孤独寂寞,为老人晚年生活增添了一抹温暖亮色,具有积极的一面。但是,“AI孙子”背后还是数据和算法,所谓的孝顺体贴,不过是利用老人对亲情的渴望、不断刺激用户对AI亲人的消费欲望和情感期待。据媒体报道,短视频平台上本来就有一批运营“起号”的公司,会专门生成针对中老年网友的视频内容,AI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它们的成本。2023年,绍兴警方就曾抓获了一个制作虚假新闻的团伙,从收集热门话题用AI生成“脚本”和素材,到最后一键生成视频,最短只需要1分钟……这些3分钱一个的AI视频赚不到年轻人的目光,但足以硬控老年人。
根据规定,现在主流社交平台都会给AI制作的视频加上提示,作者们也会打上AI相关的标签,再加上儿女的提醒,为什么老人们依然被AI的算计所拿捏呢?关键在于亲情陪伴的稀缺失。儿女工作、孙辈上学,独居老人越来越多,空巢老人家庭不断增长,他们长年累月看不到子女,别说天伦之乐,就是“常回家看看”也成为奢望。AI见缝插针地扮演了亲情补偿的角色,与其说老人买的是“AI孙子”,不如说是花钱“买陪伴”“买亲情”。老人们沉迷AI,与其说是上当受骗,不如说是心甘情愿。
因此,对正在享受AI亲情的老人来讲,单纯的说教和阻止可能效果不明显。只有平时多陪伴老人,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跟老人聊聊工作学习、谈谈生活趣事,让亲情真实具体、可感可及,不再虚无缥缈,老人们的“亲情饥渴症”才能治愈,生出对AI的免疫力。
二审:曹路遥
三审:吴珺
终审:李星佺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