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际法促进中心
把中国人带到国际法的前沿,把国际法带到世界华人的身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台媒:王大陆还能回大陆吗? ·  昨天  
参考消息  ·  俄罗斯上将宣布战果 ·  昨天  
经济学人双语精读  ·  25期外刊精读·写作课丨招生啦丨图文+音频课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这个“中国味”火遍全球——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哪吒2》,延长上映!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际法促进中心

我的 “朝圣”之旅 | 2017年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比赛

国际法促进中心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4-25 20:54

正文

我的 “朝圣”之旅

——记 2017 年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中文赛


“女士们,先生们:飞机已经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机场,外面温度……。” 从海口到北京, 2700 多公里,我的“朝圣”之旅正式开始。

加入组委会


自去年11月份担任国际法促进中心微信平台美编以来,因为学校地域的限制,我只能远程关注着这个远在帝都的神奇组织,殊不知在越来越多的日子里,她在我心里逐渐种下了一颗种子,关于国际法,关于国际法促进中心。本次ICC中文赛,我有幸成为组委会的一员,终于得到机会进京面基各位传说中的大佬,真真切切地成为国际法促进中心的一员。


组委会的工作条理非常清晰,每一个环节都极高效且有序。老师们对于工作的细致程度超乎我的想象,即使天色再晚也要将第二天的工作整理一遍才离开,每一场比赛分数的录入、得分排名要核对至少三次以保证准确无误……在短短三天的日子里,不论是赛会的筹备还是与中心各位老师的接触,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


本次赛会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


初识模拟法庭


在此行之前,模拟法庭比赛对于学习法学不到一年的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怀着好奇心,在工作间隙,我默默地端起小板凳围观了两场比赛。每场庭辩分为陈述与反驳两个环节。其中,我认为陈述环节中的法官提问最为斗智斗勇。法官时不时抛出的各种“刁钻”问题,与其说是考验庭辩人临场发挥的急智,不如说是赛队的前期准备是否足够充足。赛场上不仅要求庭辩人对本案例要十分熟悉、能够灵活应用,并且要对国际法律及其应用规则,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非常考验一个庭辩人的综合能力。


每场比赛,法官从案件事实与法律原则的掌握和运用、说服力与逻辑合理性、表达陈词风格、法律问题分析、权威文献引用五个方面进行打分。让我印象极深刻的是,在这么苛刻的判分规则下,在4月22日的正赛中,竟有一位选手获得了满分,着实让人佩服。推动国际法法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ICC中文赛举办目的之一,也是国际法促进中心一直致力在做的事。此次赛会的参与,让我深深意识到自己离成为一名真正的法科学子还很遥远,还有太多,太多,太多需要学习的东西。

作者(左一)与母校海南大学代表队合影留念


走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


4月23日下午在中文赛闭幕式结束后,我们来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参加了“平等与保护:LGBTI群体权益研讨会”。虽然在本次ICC中文赛中涉及的维尔达什及其背景均为虚构,但在现实生活中,针对性少数群体的暴力和歧视依然普遍存在。通过这次研讨会的讲解,我第一次了解到LGBTI群体这一概念,而在我国,也正是由于人们对性少数群体认识的匮乏,使得整个社会缺少对他们的关注,没有相关立法,让他们从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更加困难。这次研讨会,一方面让我看到了我国在人权议题上的国际参与,另一方面让我看到了国际法促进中心作为一个NGO的强大力量,并以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感到深深的骄傲和自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