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企鹅吃喝指南
客观独立,亲身实测,专业严选,找遍来自全世界的好东西,和你分享吃得到、喝得出的快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日食记  ·  节后刮油菜谱,少油少盐还很鲜。 ·  2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无锡人,今天一定要吃! ·  4 天前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决定离婚那晚,我发了1条朋友圈,收到28个 ... ·  4 天前  
台州交通广播  ·  6天625.5万!台州这里持续火爆! ·  5 天前  
台州交通广播  ·  6天625.5万!台州这里持续火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企鹅吃喝指南

全城都找不到第二家的土菜馆,一周连吃三次都不够!

企鹅吃喝指南  · 公众号  · 美食  · 2024-08-29 19:0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一家专注于恩施美食的小店,包括其特色菜品、食材、氛围和服务等。文章总结了该店的几个关键点,包括其坚持食材新鲜、呈现恩施土菜风味以及具有人情味的小店经营方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美食作者发现这家具有爆款特质的餐厅,展示了恩施特色菜品。

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这家餐厅的特色,包括其菜单上的恩施特色菜品,如豆皮、土家族合渣、鲊广椒、腊猪脚等。

关键观点2: 餐厅坚持对食材的精选和用心制作。

老板对食材的坚持,包括鲜做空运的本地豆皮、腊肉等,以及独特的制作工艺,如豆皮的制作和腊肉的熏制。

关键观点3: 餐厅呈现恩施土菜风味,吸引食客。

餐厅的菜品融合了恩施山味,具有独特的酸辣口感和丰富的层次感。独特的菜品如酸菜炒肥肠、鲊广椒炒腊肉等,展现了恩施风味的独特魅力。

关键观点4: 餐厅具有人情味的小店经营方式。

虽然是一家平价小馆,但餐厅的服务和氛围令人印象深刻。老板和家人亲自服务,每一道菜都体现了对食材的敬意和对食物的热爱。

关键观点5: 餐厅值得一试,但需注意菜品口味差异。

虽然这家餐厅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但也有一些菜品可能不适合所有人的口味。作者在文中提醒食客注意菜品口味的差异,并对一些菜品进行了评价。


正文

作为一个上班和下班都在找好吃餐厅的美食作者,当我发现这家店时,整个人都精神了!这小店,浑身上下都带着爆款特质啊......

看菜单,你可能会以为这就是家其貌不扬的打工人简餐食堂,翻来覆去米饭米粉盖浇面老几样是不是?

但仔细看,这里竟然有湖北恩施特色 豆皮 !在预制菜泛滥的大城市里,能够看到豆皮这样的地方性小众主食,真是非常不容易。 ‍‍‍‍‍‍‍‍‍‍‍‍‍‍‍‍‍‍‍‍‍‍‍‍‍‍‍‍‍‍‍‍‍‍‍‍‍‍‍‍‍‍‍

继续看菜单:竟然还有更小众细分的 土家族合渣 鲊广椒 腊猪脚…… 如果你去过湖北的恩施,一定懂得这些菜的含金量。 之前专门写过恩施的美味,现在还是可以拿来复习一下。

我拉上大江南北的朋友们一起 吃了好几遍, 得出结论: 这家店绝不仅仅是恩施本地人的食堂!

非常好吃,值得一去!

虽然这是一家平价小馆,但老板对食材的坚持,已经到了让人不由得为他担心的程度,真怕他这样不能把店顺利开下去。

鲜做空运的本地豆皮 ,口感劲道,浇头用的是 烟熏土家腊肉,香得那叫一个汹涌澎湃。

什么小店,连豆皮这种主食都舍得空运啊

夜幕降临,这家小面馆更是摇身一变,端出更多恩施土菜。

麻鸭、酸菜炒肥肠、合渣 (他们还把 磨具都搞来了北京,只为还原那道恩施菜的灵魂) ……个个都是下饭高手,点上一大桌吃得满足打嗝,一看人均才百元出头。

也所以,最近当我得知陈晓卿老师也光顾了这家小店并表示喜爱时,心里咯噔了好几下: 糟糕,以后可能不排队吃不上了。

也许大部分人都不了解恩施土菜,没关系,跟我们一起吃完这家店,你大概可以get到80%的恩施美味,还能省下一张机票钱!


01

坚持照搬食材

把恩施的山味 带到京城

只要吃过这家小店午市的“简餐”,你就会感受到老板对家乡味道的 执念。

或许是因为他自己就是个在北京奋斗、深受工作餐平淡无味之苦的北漂。 (老板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 CEO,公司就在面馆楼上 所以势必要 将恩施的山野风味,浓缩进一份日常工作餐中。

一份最简单的 恩施花杂 豆皮 ,就能让人吃得心花怒放。

在北京,你只有在这里,才能够吃 到新鲜的恩施豆

与武汉的糯米豆皮不同,恩施豆皮的原料不只是豆子,而是由米和其他谷物混合磨制。

店家特意选了 鲜做的湿豆皮 (较干豆皮更重且不易保存,很舍得花成本了) ,从老家空运,只为留住那一口干豆皮永远不可及其的风味:如若不掺杂任何调料,入口便是 甘甜的米香和谷物清香

豆皮的制作工艺也很复杂:先磨成流动的米浆,再在抹了猪油的铁锅上烙制而成,豆皮的厚度均匀一致,熟度将好。

搭配的浇头,更是美妙:

蛋花与青椒丁同炒,配上腊肉丁制成的杂酱,整齐地浇在豆皮上,食材细细切成小块,才能 保持食材质感又 迅速入味。

豆皮的口感,会比普通的粉和面更为劲道,挂上味后十分耐嚼。 拌匀后,腊肉的熏香慢慢渗透,每一口都充满恩施山野气息。

腊肉也不是普通腊肉, 店里选用的腊肉全都来自恩施山中的农户,山养的猪制成的腊肉带着天然的脂香和烟熏的醇香,香气持久,在口中久久不散。

与湖北其他地区主要依靠冬日阳光和风干的“被动式”腊肉制作方法不同,恩施的土家族人会把猪肉和猪蹄等材料整齐地挂在火房的梁上,再燃烧松柏枝条,让木材的香气缓慢渗透进肉中。

连小菜辅料也是格外讲究。

泡菜每隔几日,就在北京库房新鲜制作,而那关键的酸水,却是特意从恩施老家带来。

工作日的简餐尚且如此用心,那晚市自然更不能错过。


02

不只是一家简单面馆:

别具一格的湖北土菜风味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店内的气氛悄然改变,大堂内乡音嘈杂,络绎不绝的熟客,都是为了一口地道恩施锅仔、小炒而来。

狭小的后厨里,掌勺的师傅只有一个。 白天他炒炒浇头,煮煮面,现在却忙得脚不沾地。

恩施的小炒,自成一派风味: 浓墨重彩的调味之余,你总能觅得一抹“清秀”

这一道 酸菜炒肥肠 就炒得极妙: 肥肠水汽炒干,外皮煎得酥脆,每一口都带着愉悦的咀嚼感,咬开后内里的油脂带着香气缓缓渗出,没有一点下水的异味。

但它不是简单的干煸肥肠,加了本地泡菜后,点睛之处就是那 一抹 贯穿始终,却又巧妙退居幕后的酸。

这微妙的酸香,都得归功于自己店里腌制的恩施泡菜。

恩施泡菜 (类似于四川的跳水泡菜,腌渍时间更长,但又不像湖南剁椒、贵州糟辣椒那样重辣重发酵) 整体酸度清淡明亮,并不高调张扬到让你不由自主分泌唾液, 但带来的酸香既开胃爽口,又层次分明,巧妙衬托出肥肠的脂香。

本地人说,“三天不吃酸,走路打闹蹿”。 许多 恩施菜,都会搭配酸萝卜、酸包菜等泡菜,去增添滋味;恩施人喜欢的酸, 不似云贵般高昂,但又比川菜中的酸香更瞩目一些。

酸主要源自酸菜,但此处所说的酸菜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单一腌制蔬菜。恩施人家家都有酸菜缸,而他们的“酸菜”代指一类广义的泡菜,就如同四川人所说的“泡菜”泛指所有经过泡制的食材。酸菜、酸豇豆、酸大蔸菜、酸藠头等等。

图@苇杭EaToday

更多时候,恩施的酸与辣会并肩而行。

一道 鲊广椒炒腊肉 ,绝对是恩施风味的集大成者:

将玉米面和剁碎的辣椒。逐层压实在坛中发酵, 有谷物的清香、发酵的酸鲜、还有提神的辣 ,与浓香的腊肉同炒,简直是香到摄人魂魄。

广椒指辣椒,鲊是动词。将玉米面和剁碎的辣椒逐层压实在坛中,覆盖桐麻叶,扎紧封口,倒扣在盐水盆中。一月左右时间发酵,鲊广椒便制成了。可以炒菜、也可以作扣碗底料蒸食。

细节在这玉米面的粗细:玉米面太粗,容易吸油太多,腻口;玉米面太细,难以炒出焦香硬脆口感。

恰好粗细的玉米面均匀与辣椒相裹,吸收了腊肉的油脂后又重新附着在晶莹腊肉上——这是恩施人独有的「脂肪加碳水,好吃胖成贵」表达。

线椒微辣中透着草本香, 最后 恩施腊肉率领着烟熏香、咸香、肉香、脂香......完成 鲊广椒腊肉 的致命一击。

拌饭! 必须拌三碗饭!

虽然上面的豆皮和小炒都香,但只有这道 肉沫 合渣 ,香到让人失去理智。

恩施老乡想吃都要拼手速,老板不够卖,没办法只能送份腊排骨。

它其实是豆浆+豆渣煮沸澄清后的混合体,未经过滤, 保留了豆渣,且没有上卤,所以豆香爆炸浓郁

更令人叫绝的是,老板为了还原这道在恩施人心中颇有分量家乡菜, 特意从老家带来 磨具 ,每天在库房现磨……

要知道,如今连恩施当地,用磨具现做合渣的店已经不多,很多商家使用的是合渣粉,区别就像速溶咖啡和手冲。

这的确是 我吃过的,香气最为浓郁的合渣了: 口感粗中带柔,豆香顺着汁浆在舌尖缓缓流淌,真不愧是恩施人魂牵梦萦的那一口 。

此外,老板 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肉沫、辣油和一颗鲜鸡蛋,更是香上加香,香浓无比。

合渣诞生于困苦年代,最初只是因为不舍得扔掉豆渣,才会一起加水食用。想想看,许多出自那个艰难时期的食物,如今都需要赋予特殊的意义,比如改名为“忆苦思甜菜”,才能勾起人们的情怀,愿意品尝一二。可是合渣却凭借自身的本事,坚挺于恩施本地年轻人的外卖盒里,这足以证明它的美味程度。

‍‍ 如果说合渣的香是“淡妆”,那腊猪蹄的香便是“浓抹”了。

这道 腊猪蹄锅仔 ,是恩施菜中的 浓香顶流, 年菜中也能压轴的存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