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释这些重新界定产权的法案会密集出现在18世纪至19世纪呢?作者认为,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得到巩固,这使得英国出现了一个可以反映社会利益变化的政治市场。当要素价格变动后,相关利益方可以通过政治代表在议会中推动原来落后法律的修改,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经济机会的变动通过政治市场反映了出来,政治市场的自由与经济市场的自由携手而进。
为了检验产权调整议案的变动是否是由于市场机会的变动,作者用市场实际利率以及国家贸易额作为解释变量,法案通过数量的滞后两期值(考虑到法案提出、制定到通过所需要的时间)作为被解释变量,实证了经济机会的变动对议案通过的影响,发现两者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同时,作者利用其他类型的议案,比如婚姻类的法案,上述法案的修正案等作为安慰剂检验,发现只有调整产权的法案才会对市场机会做出反应,其他法案与以实际利率与国家贸易额衡量的经济机会之间则不存在显著关系。为了检验上述关系的因果性,作者利用树木年轮的宽度作为工具变量(与经济机会直接相关,与议案通过不相关),重新估计了上述命题,发现结果依然稳健。
该研究表明,资源的有效配置离不开竞争性政治市场的建立。经济机会的变动不仅要反映在要素价格上,还要通过法律体系的调整以重新界定产权,释放经济活力。经济体系的灵活性需要一个可以将社会利益转化为公共政策的政治博弈机制,英国议会无疑充当了这一机制。
18世纪初的英国议会充当了土地和多种要素重新配置产权的平台,这个平台让个人、家庭和社区能够利用一些发展机会,而这些发展机会曾因为在旧英国法律传统中刚性的产权界定而不能被利用。这种重新界定产权的过程是快速的、付得起的、一致同意的。英国议会这个平台的运行是弹性地。如果重新界定产权的收益上升,那么公众就会要求议会通过大量的法律。上述产权重新界定恰巧就发生在工业革命前。从1700年至1830年,财产法案(Estate Acts)、圈地法案(Enclosure Acts)、法定机构法案(Statutory Authority Acts)等构成了英国议会一半的立法内容。产权变革为英国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而同时期其他欧洲国家由于不能很好地保护产权导致失去了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