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talich为虹膜电子杂志所开设的「娱乐的逻辑」专栏。该专栏希望透过对多种美国大众娱乐形式的刨根究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影作为大众娱乐之一种的实质。本专栏也包含多篇关于NBA的文章。
熟悉本专栏的读者应该会记得本专栏的娱乐历史故事里的很多套路。所谓「娱乐的逻辑」,和娱乐常挂在一起的,一个是商家/资本,一个是政治/传统。
娱乐本身,是一个具有强烈革命属性的文化,它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保持生命力,越是在娱乐业繁荣,从业者与观众交流频繁的地方,娱乐的进化速度就越快。
而政治与传统则是一个非常有惰性的体系,不愿意看到娱乐不断地颠覆既有文化传统。商家则是一个相对纯粹的载体,它需要娱乐所代表的文化品牌来为自己挣钱。同时,政治体系的稳定又非常依赖于商业繁荣,所以资本又能借机来影响政治,为娱乐的演进开绿灯。所以这三者的关系,就变得非常微妙。
一个经常被提及的例子,就是当一种新的娱乐形式被引入时,常常会挑战既有的社会观念,尤其是当这种娱乐是从黑人等受歧视的少数族裔,或下层社会中被发掘出来的,表演者也自然是来自这些受歧视的人群。
对此的一种解决方法,是让新的娱乐形式让能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人来演绎,比如接受了正规白人教育的黑人,或者干脆就是可以被信任的白人。比如在舞蹈热中的卡索尔夫妇,又比如后来把爵士乐引入主流社会的保罗·怀特曼,或者让摇滚被大众接受的猫王普莱斯利,甚至唱hip hop的阿姆。
保罗·怀特曼
历史就是这样不停地在重复自己。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拉里·伯德,就是这样一位承前启后的巨星。
那是在1978年,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总经理「红衣主教」奥尔巴赫知道球队遇到大麻烦了。
拉里·伯德
在告别了辉煌的六十年代后,随着比尔·拉塞尔在1969年退位后,凯尔特人真正的明星球员,就是白人双星约翰·哈弗里塞克和戴夫·考恩斯。
1962年被球队选中的哈弗里塞克,曾在六十年代随凯尔特人队拿下六个总冠军。这位白人小前锋是「标准的凯尔特人」:无私、自律、一切以球队为先。每当他在场上,就会让人想起凯尔特人的黄金时代,那个「球员们更关心荣耀、团队、和输赢这样的琐碎小事」的时代(《体育画报》的Curry Kirkpatrick语)。
哈弗里塞克
作为中锋的戴夫·考恩斯则更是众里寻他的宝贝:在黑人中锋开始统治球场的时代,考恩斯异军突起,不仅在1973年拿到了最有价值球员的称号,而且还在次年和哈弗里塞克一起拿到了拉塞尔走后的第一个总冠军,被波士顿球迷视为白人的希望。
但是到1978年,哈弗里塞克和考恩斯的组合已经光芒不在。在NBA球场上打拼了十六年的哈弗里塞克终于在这一年宣布退役,而考恩斯的技术水平也出现了严重退化。凯尔特人队开始变成一个和其他NBA球队一样,由黑人球星撑大梁的球队。
戴夫·考恩斯
更糟糕的是,球队的成绩也在这一赛季一落千丈,在1969-1970赛季32胜50负的战绩让球队第一次胜率跌破了五成,也是1950年以来的最差战绩。到下一季,球队还会创下29胜53负的惨淡纪录。
奥尔巴赫知道此时他需要一个白人明星,继考恩斯之后的下一个「白人的伟大希望」(Great White Hope)来让球队重振雄风,赢回球迷的支持。
这听上去可能有点奇怪。因为凯尔特人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排斥黑人球员的球队。在1950年,凯尔特人就在第二轮第一顺位选中了NBA史上第一位黑人球员查克·库珀(第一位上场的黑人球队,则是第九轮总第100顺位被华盛顿首都队选中的厄尔·劳埃德。他比库珀早一天登场)。
查克·库珀
在1963-1964赛季,凯尔特人队成了史上第一个以全黑人阵容上阵的球队。在比尔·拉塞尔的带领下,凯尔特人赢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11个总冠军。1966年奥尔巴赫退休后,他更是亲点了拉塞尔继任主教练,让拉塞尔成为NBA史上第一位黑人主教练。
但是这些并不够。
在凯尔特人的巅峰时代,也就是所向披靡的1959-1966赛季,凯尔特人队能容纳1.4万人的球场,平均只坐了6783位球迷。球馆里最高最远也是最便宜的座位,被球迷们称作「黑鬼天堂」。
像比尔·拉塞尔这样的黑人巨星为凯尔特人队拿到11个总冠军,换来的,其实并没有多少球迷的爱与支持,更多的只是球迷与评论员对球队的宽容:只要能赢球,黑人球员撑大梁我们也能接受。
奥尔巴赫(中)
但是如果球队开始输球了,麻烦就大了。毕竟,绝大部分球迷都是白人。球队副主席杰弗里·科恩就说,现在球队战绩不佳,球迷们就「突然开始注意到球员的肤色了」。相比起来,同是波士顿的冰球棕熊队,就全是白人球员,战绩不错,也就场场爆满。
这是来自球场上下的压力。除此之外,还有与篮球毫不直接相关的社会大环境,也让球队感到种族压力需要宣泄。
比尔·拉塞尔
虽然说处于北方的波士顿当年是废奴者的大本营,也从来没有过种族隔离,但是,隐性种族主义的情绪在波士顿一直很盛。因为波士顿其实有着大批的白人保守派,只是因为波士顿的黑人人口很低,所以种族矛盾也就没有机会现身,大家都是相安无事各过各的。但是民众的种族主义热情,反而在民权运动开始,美国南方解除种族隔离后,变得益发明显。
这就必须提1974年开始的波士顿公立学校去隔离事件。虽说麻省没有法律上的种族隔离,但各个族裔的居住和工作区域,却因为历史原因,呈现出典型的自我隔离。
黑人、爱尔兰人、意大利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社区。由于美国地方自治的特点,这样的种族聚居区可以起到保护一个族裔的作用。但是封闭社区也会让整个地区与社会的整体发展脱节。在1965年的一个调查中,麻省被认定总共有55个学校里的学生种族比例不平衡,其中有44个在波士顿市。
于是麻省在当年通过了《种族欠平衡法案》。不过直到1972年,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ACP)代表14个家庭一路打官司,最后一直打到高院,波士顿才被要求结束公立学校事实上的种族隔离。
于是在1974年,波士顿的公立学校推出了新的校车接送方案,强制将一些学生送到另一族裔占多数的学校。这一作法过于粗暴,只是把两个差校学生进行交换,没有明显的帮助学生提升学业的考量,自然遭到了来自白人社区的强烈反对,甚至发生了流血冲突乃至死了人,以至于一些学校不得不安装金属探测器来检查学生是否携带了武器。
这次冲突的标地性画面,被定格在1976年4月5日。那天一位叫泰德·兰斯马克的黑人律师在前往市政厅参加会议时,遭遇了一群反对校车改革方案的白人抗议者。其中有一位参加抗议的学生拿起抗议时举着的美国国旗,用金属旗杆向兰斯马克挥去。这个瞬间被一名记者拍下,获得了1977年的普利策奖。1976年适逢美国两百周年大庆,看到的却是如此场面,让人唏嘘不已。
用校车路线来去种族隔离的做法,直到1999年才正式宣布作古,但既有的校车路线,则一直保留到2013年。在此期间,大量白人选择搬到郊区,现在波士顿城中只有19%的学龄儿童是白人,在公立学校里的白人学生比例更是只有13%。
其实这次种族冲突背后,是白人蓝领工作不断消失下的焦虑感,恰如在最近大选中美国白人蓝领的焦虑。只不过,在1970年代他们担心的,是被黑人抢去自己的工作,而在今天,则是来自海外国家的竞争。
对于凯尔特人,他们在兰斯马克事件后两个月,他们在哈弗里塞克的率领下,再次拿到了总冠军,算是给了球迷一剂强心剂。但两年之后,球队战绩一落千丈,奥尔巴赫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时,拉里·伯德出现了。
拉里·伯德
拉里·伯德简直就是天降的一位凯尔特人。
伯德来自印第安那的一个人口不过两千出头的小镇,他出身贫寒,父亲因为参加朝鲜战争染上了酗酒和一些心理疾病(最终在伯德十八岁那年,他父亲选择了自杀)。对于伯德,打球就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因为无所事事,所以打球就成了生活本身。
所以伯德对于白人的意义,可以比照一下那些在衰败的内城打街球长大的黑人孩子对黑人的意义。
拉里·伯德
在被著名教头鲍比·奈特招入印第安那大学后,性格内向的伯德竟然因为觉得学校太大不适应,老队员待他不好,而选择退学。他回到家乡,割草,刷墙,开垃圾车,直到1975年被鲍勃·金教练说服,去了印第安那州立大学。因为那个学校比印第安那大学小很多,又离家近:「我是个想家的孩子」。
在NCAA,拉里·伯德大杀四方,在1976-1977赛季,他更是成了NCAA第三得分手,带领校篮球队拿到了25胜3负的傲人战绩。
拉里·伯德
虽然在大学里已经成为了明星,但是拉里·伯德却没有明星架子,或者说根本就不想当明星。内向的伯德不喜欢抛头露面,有时甚至拒绝和记者说话。他喜欢简单的生活,穿普通的牛仔裤,T恤,戴个棒帽,和朋友在一起喝喝啤酒,打打台球。每年夏天会回到家乡,割草,树篱笆墙,打猎钩鱼,加入NBA后也是如此。
表面上看,伯德的身体素质并不出众,他看上去不能跑也不能跳,但是这恰恰是伯德的魅力所在:对于球评人来说,这是一个靠个人努力超越自身缺陷的属于白人的故事。
伯德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无死角的精准投篮,无以伦比的篮球智商,杰出的视野和过人的判断力,强悍的躯干和一双大手,为自己,也为队友创造机会。虽然在场下内向,但一旦上场,无比强烈的求胜欲就让伯德毫无保留的释放自己来碾压对手,甚至会成为场上的垃圾话大王。这简直就是完美的传统白人篮球运动员的形象:「更关心荣耀,团队,和输赢这样的琐碎小事」。
拉里·伯德
这就是凯尔特人梦寐以求的明星,一个不想当明星的明星,一个白人蓝领球迷所津津乐道的美国梦:来自中西部小镇不被人待见的穷乡巴佬,一个金钱与政治浪潮冲击下安然不动的老派共和党男人,到东部充满污秽的大城市来接受挑战,用最纯粹的美国精神来征服世界。
看中伯德的当然不止奥尔巴赫。金州勇士队的球探彼得·纽维尔就表示,伯德作为白人球员的市场价值很大。不过,最终还是奥尔巴赫在1978年在选秀大会上以第六顺位摘下了伯德。
伯德则做出了一个相当伯德的决定:他没有签约急着去NBA挣钱,而是回到大学,完成学业,再战一年。这对于伯德的形象又是一笔加分。
拉里·伯德
1979年,伯德带领大学校队以全胜战绩杀入NCAA锦标赛的决赛,对阵魔术师约翰逊率领的密歇根州立大学。这也是伯德和约翰逊的第一次巅峰对决。因为密歇根州立大学普遍被人看好,这次决赛也被媒体形容成大卫和歌利亚的对决,拿到了前所未有的收视率。
最终奇迹没有诞生,大卫输给了歌利亚,但伯德依然拿到了年度奈史密斯大学最佳球员,成为整个NCAA最炙手可热的球员。
一个夏天,波士顿的媒体每天都在关注伯德的新动向。奥尔巴赫还是想按照去年第六顺位出价,伯德的经纪人以重新参加选秀相威胁,终于让凯尔特人队给出了史上最大的新秀合同(NBA最终修改规则,禁止了像伯德这样参加选秀却不立即签约的行为)。到训练营开营时,奥尔巴赫完全了最后调整:全队十五人里有八名白人,正好占多数。
整个波士顿都沸腾了。
新赛季还没开始,凯尔特人队的球迷就买下了六千张季票,几乎就赶上了拉塞尔八连冠时代的平均上座率。在拉里·伯德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他穿着红色衬衣和卡其布裤子的「家居便装」上台,面对一屋子穿着定制西装的媒体记者,表示自己不想当凯尔特人的救世主,让《波士顿环球报》的Leigh Montville大呼「真实」:
他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有一种让人愉悦的,自然的谦卑。他讲到团队的价值,就好像在说宗教信仰一样。
拉里·伯德
要么是伯德每一步都能打在波士顿人的兴奋点上从未失误,要么就是他的形像被纯粹化了。不管是什么,伯德已经成为了波士顿凯尔特人队苦苦追求的那位不情愿的救世主。伯德也以实际表现,成为了凯尔特人的救世主。
NBA第一年,拉里·伯德帮助凯尔特人队多赢下了32场比赛,成为史上战绩提升的最高纪录,伯德也众望所归地拿下了最佳新人。凯尔特人的球票全部销售一空,上座率提高近五成。就连客场比赛也不例外:41场客场卖空了27场。凯尔特人和湖人队的比赛转播收视率更是比其他比赛高出一倍。
伯德用凯尔特人的战绩,证明了大家对他的期待:他是一个能在球场任何位置出手命中的可怕投手,他也知道如何让队友变得更好,在强硬对抗面前,他从不退缩,硬碰硬地抢篮板、防守。
拉里·伯德
到1981年,凯尔特人队又招募了中锋罗伯特·帕里什,和新人前锋凯文·麦克黑尔,两位后来的名人堂成员,在总决赛中一举击败了休斯敦火箭队拿下总冠军。虽说拿到总决赛MVP的是塞德里克·麦克斯维尔,但球迷都知道,伯德才是凯尔特人的灵魂。
至此,凯尔特人队算是完成了一个重回巅峰的轮回。他们在正确的时间,为球迷找到了正确的球星,带回了伟大的传统篮球传统,找回了那个属于白人球星的辉煌时代。这里面有运气,也有波士顿城的大趋势,和奥尔巴赫的运筹帷幄。
如果光是如此的话,故事也就是一个老套的轮回故事。不是说好了,要讲「一种新的娱乐形式被引入时」的社会挑战么?
因为,对于凯尔特人或许是一次轮回,但对于NBA,这不是轮回。这一回,伯德这位不想当明星的明星,并没有带回那个球队第一的黄金时代。NBA最终要告别球队中心制的时代,而迈入一个球星中心制的时代,而埋葬那个旧时代的人,就是伯德自己。拉里·伯德表面上带回了伟大的传统篮球传统,但传统却只是大家的一厢情愿。
拉里·伯德
因为还有比凯尔特人队更重要的危机,需要他来拯救,这就是NBA本身。
这个专栏本来没准备讲现代的事,但因为娱乐的历史是发散状的,本来现代传媒出现以前的娱乐史前史,形式就相对简单,而且历史资料也相对较少,好研究一些。
现代娱乐史到了一战以后基本上以爆炸式的形式在扩张,不同的娱乐形式也在迅速地相互影响衍生出新的娱乐形式,所以就很难系统地去写了。相反,虽然一百多年前的娱乐故事看着比较简单,但或是因为时间久远,经过沉淀,脉络也更清晰,很多基本的娱乐逻辑也容易把握。
写历史终归是写历史,不是历史本身。所以我对于娱乐业的观察,也必定是片面的,有着强烈个人角度的,得出的逻辑也是有着偏见的。与其说是历史,更应该是历史的一个建模。
统计学大师George Box有句名言:「所有的模型都是错的,有些模型是有用的」。我也希望自己写的这些娱乐历史,不仅是读着觉得有意思,到头来也是有点用的。
所以尝试写NBA,也是这个意思。
* 最后要感谢好友张亮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
往期精彩内容
贬低黑泽明的理由,把竹子用光了都写不完
他是好莱坞体制扼杀的第一个天才,第一代奥逊·威尔斯(1)
好莱坞电影叙事手段的几次变革,或者说改良